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秋好像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確對於那一次的旅行他已經完全沒有印象,這個人就是在這裡消失又突然出現在了洪村莫名其妙的一處古蹟里。

  龍爺這時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道:「查老弟,你繼續說,我給你的那些資料上還是可以看出一點東西的對吧。」

  「那是自然,要不是您的那份圖,或許我永遠也不會往這方面聯想。」說著,查文斌從懷裡掏出一張照片,這照片看似是從天上往下照的,照片上的景物都很模糊,綠油油的一片,依稀還是可以看出山脈和河流的走勢。

  「衛星遙感技術,最新的科技,這還是內部測試的我就先拿來用了。」龍爺嘿嘿笑了兩聲道:「上一次這個地方我們就專門做過研究,把這裡炸了也是我的主意,目的就是去掉外面的邊邊角角,露出真正的殼子,現在不就有點眉目出來了。」

  伏羲八卦台為上中下三層,最頂部是一個不規則的等邊八角,真正的那具伏羲八卦台現存淮陽城北的龍湖裡,台高約莫有兩米,四面環水,就是這裡曾經升起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當年的伏羲就是站在八卦台上推衍出了先天八卦圖。

  根據龍爺出世的這張從高空俯瞰的圖中,查文斌用紅色的筆圈出了我們所在的位置,若是他不圈在這一片綠色里還真的很難發現隱藏在其中的那一點黑色。而這時候,他又在懷裡掏出了第二張圖,這張圖比起先前那一張就要清晰的多了,龍爺說:「這是根據查老弟提供的位置,我又專門拍了飛機進行航拍拿到的,到手後的第一時間就帶人趕了過來和你們會合,只是沒想到這才一開始就折了我的三個弟兄。」

  這張圖上方圓幾十里的景物就顯得有趣了,查文斌指著圖中一塊帶著明顯八角痕跡的區域說道:「這裡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如果以這裡作為八卦台的話,那麼獅子峰所在的位置就剛好是那一盤石盤算,山頂的房屋大多還保持著原樣,偶爾有幾幢的也基本是在原址上重建,所以區域變化不是很大,從空中看,屋子就是一顆顆的棋子。」

  被他這麼一說,還真得挺像那麼回事,我也聽得出奇便說道:「那如果它是棋盤,我們洪村又是什麼?」

  「是碑!」查文斌用筆描了一下洪村的位置道:「這裡大概就是那座大廟義莊,原本的洪村應該是以這裡為中心,只是你們的先祖輩到了之後洪村已經空無一人,原本的建築大多都被毀壞,現在的洪村人更多選擇靠山面水的自建宅基地,真正的洪村其實已經消失了差不多一半。從位置上看,如果洪村是碑的話,那麼應該屬於那塊寫著『先天精蘊』的,而我們在上獅子峰時看到的那一塊則是『開物成霧』碑。

  從地理上看,這個分布應該是符合八卦台的建築規格,唯一和原建築不同的是站在如今狀元村地理位置上是看不到石算盤的,一道天目山脈剛好把這兩者之間的視線給完全遮擋了,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也恰恰是整個布局裡最為巧妙的地方。」

  龍爺說道:「何為巧妙?查老弟,我也找過一些人,不瞞你說,他們有很多論資歷和輩分都遠遠在你之上,能看出這是一幅八卦台的你是第二個。」

  查文斌並不客氣,他冷冷道:「我想第一個看出來的那位應該是叫葉歡吧?」

  龍爺的眼睛突然收縮了一下,我感覺一股殺氣從他身上渾身泄出,不過轉瞬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他看了一眼葉秋又對查文斌說道:「怎麼,認識?」

  「都是明白人就別說暗話了,我不管你們為什麼把葉秋說成是他的兒子,至少你們以後不要再想拿這個來糊弄了。葉歡是什麼人,我很清楚,這種形制的八卦台普天之下只有一副,便是出自我的師祖凌正陽,我也是到現在才想起來原來師祖他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到過了獅子峰,並且一目了然的看穿了這裡的所有布局,只是他老人家窮其一身也無法破開這幅圖的用意,所以他給我們這些後人留了一個謎,也是一個遺囑:一山兩廟三墳包,一龍兩灣三重繞,落子不空問誰借?笑指仙人把路遙。」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衍大道

  這段話據說是當年天正道的師祖凌正陽傳下來的,歷經千年數代掌門早已是式微,可這組訓是哪朝哪代的都不敢忘記。這四句話,看似是詩卻又不是詩,更多的掌門從字裡行間的隱約都推斷出是一幅圖。什麼圖,自然便是解開石算盤的終究奧妙了。

  查文斌坐下來開始仔細分析道:「一山指的就是天目山脈,兩廟,林中廟和那座義莊大廟,外加不遠處的三元鄉,三座大墳包,這對應的便是第一句話。」

  「這一龍指的當然是龍脈,方圓百里之內,能被稱為龍脈的就是這條天目山脈了。其實這世上沒有那麼多龍脈,所有的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天目山脈應屬南龍分支,屬於支龍一脈,由浙皖交界起,經天台入東海,過海峽直至台灣。這裡的『兩灣』應該指的是這座獅子峰對應兩側的山灣,各有一條河流繞山而過,這在風水學上叫作『龍游淺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