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瞬間,李賢整個人是懵逼的。

  什麼?

  要遠征大食?

  你征大食就算了,與我李賢何干?

  「不,這個不行……」

  「有何不可?」

  蘇大為身體前傾,予人一種虎視眈眈之感:「方才二王不是說,願為我效力,百死不辭,莫非是騙我的?」

  呃,這話沒法答。

  感覺被蘇大為這頭猛虎牢牢盯住了。

  但凡有一個「不」字出來。

  只怕就會……

  「不不,此事應該上報朝廷,征西之事,豈能如此草率!」

  李賢一邊抗爭,一邊乞求的目光看向蘇大為身後的王勃。

  誰料王勃避開頭去,並不敢看他。

  蘇大為冷冷一笑,手執一份聖旨,輕拍在桌上:「這是我出征前,陛下親自頒下聖旨,許我臨機決斷,有專斷之權,這事陛下許我便宜行事,我意已決,不知二王可有為難處?」

  可有為難處?

  李賢和李顯整個人都不好了。

  親眼見到大兄李弘賜給蘇大為的密旨,兩人並非尋常人家的少年,瞬間心中雪亮。

  這是大兄,與蘇大為的好計啊。

  將二王支開,朝中還有誰能威脅到大兄的皇帝位置?

  除非母后自己坐那個寶座,否則……

  否則就只有阿旦了。

  不過阿旦年幼。

  這一路軍陣,又被蘇大為迷得不行,只怕也是蘇大為的囊中之物。

  好一招……好一招絕戶計。

  李賢和李顯臉上頓時失去血色。

  「看來二王都無異議,那此事,就這麼辦吧。」

  蘇大為大筆一揮,取來帥印用上,即刻成法。

  李賢和李顯還想著征西結束,就可以回長安,回洛陽。

  卻不料被蘇大為遠遠一腳踢去大食。

  天知道,大食是什麼地方。

  天知道大食距離長安多遠。

  李賢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李賢被踢去大食。

  而李顯,稍微好一點,蘇大為另點郭待封和阿史那延、阿史那順率僕從軍赴天竺支援王玄策,李顯為監軍。

  二王都支開。

  朝中只剩下李弘與李旦,是武媚娘的嫡親骨血。

  而李旦年幼,也被蘇大為洗腦洗得差不多了。

  征西唐軍尚未迴轉大唐,先將遠征大食的胡人僕從給歡送走了。

  蘇大為親自送別。

  向阿史那道真等將囑託:不破大食不許回來,要將大唐旗幟遍插中亞乃至歐洲。

  聽得阿史那道真等胡將一臉錯愕。

  不知蘇大為意指何處。

  蘇大為只是哈哈大笑,同時給此次遠征大食的軍隊定下名為「上帝之鞭」。

  說是要讓大食和一些白皮蠻子,好好見識大唐的鞭子。

  一番話雲裡霧裡的,聽得阿史那道真等人不甚了了。

  不過好在大家對他這種說話方式也算是習慣了。

  想著即將到手的軍功,諸軍將心中一片火熱。

  從大食人手裡狠狠發了一筆財的胡人僕從軍,聽說大食比西域更富饒十倍,亢奮得眼珠子都紅了。

  大軍行過,歡聲雷動。

  唯一的例外,只有做監軍的沛王殿下。

  一路頻頻回首,望向長安方向,淚灑衣襟。

  西域平定。

  諸事底定。

  蘇大為終於率著大軍迴轉大唐。

  行至隴右,這一夜,月朗星稀。

  或有故人在帳外求見。

  待親衛通傳,引入帳中,即見是李客師和李淳風、袁守誠以及聶蘇四人。

  大驚失色之下,聽諸人細說後,方才知道,巴顏喀拉山出了變故。

  也不知是騰迅提前觸動天劫,又或是想挖坑給蘇大為。

  就在蘇大為與大食軍激戰於西域時。

  天降雷霆,擊碎了巴顏喀拉山主峰。

  剛剛融合了苯教聖女,還未及融合聶蘇的騰迅,連同蘇大為的分身,一齊消失在電光中。

  事發突然。

  袁守誠和李淳風等人聯手保下了聶蘇,從山中逃出。

  只可惜行者與老鬼桂建超一同消失在電光中,再也沒見到。

  而蘇大為的分身消失,自身居然沒能得到感應。

  蘇大為與聶蘇相見,細察聶蘇身體,見其並無大礙,這才有空去反思整件事的始末。

  最後也只能得出一個猜測。

  自己那分身,或許是真正的騰根之瞳那部份。

  騰迅將他留下,大概另有圖謀。

  只是最後不知為何功虧一簣。

  雖然騰迅失蹤,成仙的機會就絕了。

  但聶蘇能平安,而且細察身體隱患全消。

  自身也沒有任何不適。

  除了神魂之中,再也找不到半點騰根之瞳的蹤跡,似乎並無不妥。

  細想之下,是福非禍。

  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失去了一品大能的力量。

  一品之境,隨著那個分身,一齊消失在天雷之中。

  蘇大為本體的境界大跌,只勉強維持異人三品。

  好在他並不以此為念,力量雖失,但心境境界還在。

  緊握著聶蘇的手,四目相對。

  只覺人生至樂,至親親人在身邊,夫復何言。

  大丈夫行事,於國有功,於百姓有益,於天子和天后有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