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達五萬餘顆人頭。

  高高壘起。

  簡直能嚇得小兒止啼。

  這是大唐誇耀武功,同樣也是對西域諸胡無聲的敲打和警告。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大唐還是那個大唐。

  普天之下,皆為唐土。

  大唐皇帝,依然是天可汗。

  若有不臣,京觀上的頭顱便是榜樣。

  連綿不盡的巨大營帳,是唐軍軍陣大營。

  當中一頂最巨大的潔白帷幕,在夜色下,依舊燈火通明。

  在大帳之外,是成片跪倒在地,以膝行地,排出長長隊伍,等待大總管接近的諸胡人酋長。

  戰戰兢兢,頭都不敢抬。

  對大唐的恐懼,對蘇大為的恐懼,已經深入靈魂。

  若得一聲大總管接見,不亞於聽到天籟之音。

  若是等不到大總管接見,則喪魂落魄,如世界末日一般。

  這一夜,通宵達旦,人馬未歇。

  與大食人在戰場上的勝負分了。

  但後續依然有許多事要做。

  對草原和西域諸胡的威懾。

  重建大唐對西域的統懾力。

  對親善大唐各族的褒獎。

  對叛亂依附大食,各胡人的追討。

  對潰散大食人的追殺。

  還有唐軍這邊戰果的清點。

  將士們的封賞賞格,戰死者的撫恤。

  千頭萬緒,紛至沓來。

  及到天色微明。

  揉著惺忪睡眼的李賢從帳中走出,一眼看到大總管帥帳依舊燈火未消,帳外還跪著不少胡人,時不時有人進出。

  顯然蘇大為忙碌了一夜。

  不由心下微有些佩服。

  才剛洗漱,就有兵卒來請,說是大總管請沛王有事相商。

  李賢左思右想,不明白蘇大為此時召自己是何意。

  不過兵士在面前候著,蘇大為挾著大勝之威,他也不敢不從。

  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去到蘇大為的帥帳。

  剛一進去,就見一個身材胖大,面色白淨,兩眼眯起如睡貓一般的將軍上來,親切的施禮參見。

  李賢記得此人是蘇大為的副手,名安文生則。

  好像是安大將軍。

  跟著他前行數十步,看到蘇大為正伏首案間,處理著各項公文,左右候著那個駱賓王、王勃、盧照鄰、楊炯等人。

  王勃他倒是熟悉的。

  一路上也曾有過幾次交流,問及他如何從流放蜀中,到了蘇大為麾下任主薄和幕僚。

  才剛想沖王勃使眼色,蘇大為已經抬頭道:「沛王來了。」

  「阿舅喚我何事?」

  尋常的大臣一定先向李賢見禮。

  但蘇大為不同。

  功勞太大,煞氣太重。

  特別是最後那一箭,直接射殺數里之外大食人的賊酋。

  簡直如后羿射日一般。

  直接讓李賢心中留下陰影。

  見了蘇大為不待他先開口,自己主動搶先行禮。

  就如做錯了事的孩子在長輩面前。

  而且開口就叫阿舅,態度良好。

  蘇大為平靜的看了他一眼說了聲稍待。

  片刻之後,又見李顯被人領了來。

  兄弟兩,仿佛昔年在宮裡鬥雞一般,大眼瞪小眼。

  此時才聽得蘇大為道:「我有一個任務要交給沛王和英王。」

  一聽有任務,李顯和李賢先是一愣,接著都把胸脯拍得呯呯作響:「阿舅但有吩咐,萬死不辭。」

  開玩笑,征西大總管,如此戰神名將,開口給你任務,有哪個頭鐵的敢不答應。

  哪怕是皇子也怕了他。

  在他面前,不得不陪著小心。

  這裡可是軍營里。

  小命都捏在人家手裡。

  「也不是什麼大事。」

  蘇大為微微點頭,似對李賢和李顯的態度比較滿意,接著道:「就是關於大食的事。」

  「大食?」

  李賢一臉疑惑:「大總管不是已經打敗大食了嗎?」

  「雖然挫敗了他們的遠征軍,但豈有被人打到家裡,卻不還回去的道理。」

  蘇大為雖然在笑,但笑容透著冷意。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意令各胡族僕從為前驅,替大唐攻入大食,向大食人先收點利息。」

  這個說法,倒沒令李賢太過驚訝。

  蘇大為本來就是不吃虧的主。

  唐軍又素來出驕兵悍將。

  之前兩次大敗,損兵十五萬。

  此次雖然將大食十幾萬大軍擊潰,但這顯然不足以報仇。

  大唐的報仇,就是要將敵國從地圖上消失,將大唐的旗幟插上對方的帝都。

  再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立起都護府或都督府。

  這才算是報仇。

  因此蘇大為這麼一說,李賢和李顯也跟著點頭:「阿舅所言極是。」

  蘇大為終於露出真正的笑容,向身邊的駱賓王和安文生等人看了一眼,那個眼色仿佛說:看,我說得沒錯吧,英王和沛王都是願意為國分憂的。

  李賢和李顯不知他葫蘆里究竟賣什麼藥,只是跟著笑。

  笑了兩聲,李賢忽然反應過來:「阿舅,那你說給我們任務是?」

  「大軍西進,不可不派大將,也不可不派監軍,這也是朝廷慣例。」

  蘇大為看了一眼李賢和李顯:「我意以薛訥、蘇炎為副將,胡商思莫爾為嚮導,阿史那道真為總管,率諸胡僕從軍,遠征大食,至於監軍一職,就勞煩沛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