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后大袖揚起,雙眼盯向蘇大為時,眼中別有深意。

  關中受重災,雖不符合大唐和關隴的利益。

  但對武媚娘和李弘來說,卻未必都是壞事。

  至少,關中軍事貴族力量得以削弱。

  這也意味著,對皇室的掣肘更少一些。

  武媚娘行事,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這也是她明知蕭禮所做之事,有極大禍患,卻也沒有出言阻止的原言。

  政治只講利弊。

  並不看那些人命和數字。

  只要目地達到。

  死一些人,對站在帝國金字塔最頂尖的人來說,也不過是一些數字。

  所以,阿彌,你可不要在這時給我出些妖蛾子啊。

  「關中受災後,對西域的貿易往來也大損。臣建議,召在長安的西域胡商,命他們以糧草換我們的蜀錦、瓷器,百工。」

  嗯?

  李弘眼睛一亮。

  武媚娘若有所思。

  閻立本拈鬚不語。

  六部官員小聲嘀咕。

  片刻之後,閻立本上前一步,叉手道:「天后,陛下,臣以為,蘇郡公此計可行。」

  這便是大唐版的鹽引策略嘛。

  據說後世明朝曾有一年受災,守山海關的將士沒有糧食吃。

  若從朝廷調撥糧草,費日持久不說,而且沿路消耗,等運到山海關,十不存一。

  後來朝中重臣向皇帝建議,對天下商人下令,運糧到山海關換鹽引。

  明朝的鹽是憑「鹽引」才能兌換,相當於「額度」。

  有錢沒關係都弄不到鹽引。

  只要能換到鹽引,便有大利。

  結果商人聞風而動,很快將糧草運集山海關,並且兌換到鹽引,歡天喜地。

  這一個策略,朝廷省了糧草損耗。

  山海關將士得到需要的糧草。

  而商人得到鹽引,狠狠賺了一票,可謂三贏。

  蘇大為此策,沒有那麼複雜。

  但是效果也定然不差。

  如今從江南調的糧草,要先緊著神都洛陽的公卿。

  能調往關中的不多。

  其餘各地運糧過去,也有一個沿路損耗問題。

  但若此策一出,則西域胡商會想方設法,運糧入關中,以換蜀錦。

  這個時代,蜀錦便是硬通貨。

  皇帝賞賜都會帶上一些。

  平日裡對胡商供應的蜀錦也是有限額的,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而大唐之錦,遠銷西域,暴利百倍。

  供不應求。

  再加上瓷器,和大唐各類百工商品。

  此策一出,那些胡商必然聞風而動。

  而且關中受災,製造業暫時不能恢復。

  要湊齊這些貨物,又會間接推動公交署等物流業發展。

  蜀地、各州的手工業也會因此更加興盛。

  通過公交署源源不斷的匯聚關中。

  這樣一來,關中缺糧問題可以解決。

  各地的製造業可以興旺。

  朝廷不用消耗庫藏,便能解決關中之患。

  武媚娘越想眼睛越亮,看向李弘:「弘兒以為如何?」

  「母后,兒臣也覺得,蘇郡公此計可行。」

  李弘高興的道。

  武媚娘再看向六部官員:「眾卿以為如何?」

  「回天后,蘇郡公此計甚善!」

  「若真能解關中缺糧困窘,則善莫大焉。」

  顏道禮、閻仲和等臣子齊聲道。

  武媚娘在心中盤算。

  蘇大為此策,能解決關中長期乏糧問題。

  倒也不會很快就肥了關中那些軍事貴族,關隴世家。

  就算那些世家賺取更多財貨,但是失去對府兵的掌握,這關中,今後還是她天后說了算。

  於是武媚娘頷首道:「既是如此,哀家也無疑議,就照此計施行吧。」

  李弘大喜,這算是他難得與武后保持一致的地方。

  忙召來掌筆執禮的太監,以口念出聖旨,令中書省官員抄記下,待用印之後,頒行天下。

  雖然此次議政,花去不少時間。

  但是武媚娘與李弘,還有各部官員都比較滿意。

  沒有花費朝廷太多公帑,已經解決了困擾大唐的兩個重大議題。

  但是現在,還有最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

  武媚娘凝神細思片刻,然後向蘇大為道:「愛卿方才說了借西域胡商輸送糧草之事,但是西域叛亂未曾解決,大食國步步進逼,到時只怕商路斷絕,借胡商運糧之事,只怕成無源之水。」

  此話一出,狄仁傑、閻立本等重臣頓時心中一驚。

  暗呼武后不愧是昔年由天皇大帝欽點,代為掌筆執政的女強人。

  這眼光老辣,一眼看出問題關鍵所在。

  李弘急道:「如之奈何?」

  「陛下,太后,請容獻上平定西域之策。」

  蘇大為叉手行禮。

  滿殿重臣,包括武媚娘、李弘、閻立本、蘇慶節、狄仁傑、程務挺、程處嗣、尉遲寶琳、三省六部官員,十二衛大將軍,及眾軍將,頓時精神一振。

  知道戲肉來了。

  蘇大為終於要將最終的,也是最關鍵的解決辦法逞上。

  說也奇怪,好像自記麟德年起,那個從不良人一路升遷上來,在軍事上嶄露頭角的蘇大為就蛻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