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叫什麼?

  一場大災,等同於關中所有府兵集體來了場大敗。

  死傷近十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

  一支軍隊,若死傷超過三成,便會失去戰力而崩潰。

  相對於每三個人里,便死掉一個。

  折損過半,則更可怕。

  任何精銳強軍,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

  李弘的話卻還沒說完:「還有前次李敬業征西域,調撥的兵,大部也從關中府兵中徵召,十萬大軍,只回來一萬餘人。」

  這話一出,滿場軍將,一個個臉色不僅是青,更是發黑。

  恥辱啊!

  奇恥大辱!

  但比恥辱更嚴重的是這個傷亡,加上關中此次災情減員。

  差不多等於把關中二百六十一個折衝府的兵員全數殲滅了。

  別說兵員暫時無法補充到位。

  就算把兵全部補上。

  正如之前蘇大為所說的,百戰精銳死了,是那麼容易長出來的嗎?

  這些死去的,都是大唐的脊樑,大唐鼎立關中,控扼天下的精華所在。

  被李敬業敗家,被天災摧毀,如今已是毀於一旦。

  這種情況,休說去對付攻入西域的大食人。

  對付西域諸胡和突厥人的叛亂。

  就是能否再彈壓住天下,保證大唐各州不生亂子,都還是未知之數。

  大唐執行強幹弱枝之策。

  天下共計六百三十四個折衝府,有兩百六十一處在關中。

  但如今,關中的折衝府算是廢了。

  沒有五到十年光景,恢復不過來。

  李弘臉色也很不好看。

  作為大唐皇帝,他清楚失去關中府兵,對大唐意味著什麼。

  然而話還得繼續說完。

  「除了李敬玄那次,還有薛禮前次率兵抵禦大食,也是從關中抽調。」

  得了,全涼了。

  關中共計二十五萬軍。

  天災敗掉十萬。

  李敬玄送了十萬。

  薛仁貴又仆了五萬。

  這特麼就是全死光了啊。

  饒是蘇大為有些心理準備,聽到這些數字,嘴角也是抽了抽。

  牙疼。

  「關中受災,元氣大傷,關中的折衝府已是不堪用了,而且還得從各地抽調府兵,以實關中。」

  蘇大為緩緩說著。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從各地抽調府兵,意味著大唐對各州各地的控制,又會降低幾個級數。

  若一旦有變。

  那就是潑天之禍。

  當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到這個時候,蘇慶節突然罵道:「全怪那個蕭禮。」

  這話提醒了眾人。

  若不是蕭禮剋扣關中糧草,以致朝廷對災情救濟不力。

  若非蕭禮激李敬玄,令李敬玄親自領兵征西域。

  若非蕭禮令薛仁貴抵禦大食……

  雖然這些事情換一個人,也會做。

  但至少,出征不應該都從關中抽調兵力。

  至少在賑災上,不會在那個時候抽調救命的糧草。

  蕭禮這些做法,簡直是掘斷大唐的根。

  此人究竟想做什麼?

  武媚娘的臉色有些難看,揚聲道:「說起此事,蕭禮現在究竟抓到沒有?」

  都察寺卿嚴守鏡忙上前道:「各地都頒布海捕文書,臣也派都察寺探員追查,但至今仍沒發現此人。」

  「廢物!」

  武媚娘冷哼一聲,眼中透出寒光:「不管用任何代價,一定要抓住此人,哀家要親自審問。」

  「喏!」

  蘇大為在一旁暗想:蕭禮這二貨以為自己是穿越者,便想顛覆他認為不公的大唐,想玩一場星星之火燎原的變革。

  現在估計也是玩農村包圍城市那套,不知鑽到哪個鄉下地方蟄伏了。

  但這傢伙心術全用在這些陰謀上了。

  根本沒有堂堂正正去做實事的念頭。

  再說時移世易。

  以如今大唐的識字率,你就算把全部高門貴族,滿朝公卿全殺光又如何?

  把大唐推翻又如何?

  沒有識字率,全部文盲的百姓,怎麼在廢墟上建立起新秩序?

  而就算能建立起來,又憑什麼那些人不會腐化墮落,不會從屠龍者變惡龍?

  沒有後世的工業革命,生產力上不去。

  就始終是人吃人的世界。

  資源就這麼多。

  不向周邊異族去掠奪。

  便會內卷……

  收起這些想法,蘇大為再次開口道:「關中乃天下根本,務必充實,臣建言,從湖廣抽調富餘丁口,以實關中。

  另外糧草從各地徵調,只怕也無法填補關中缺口。」

  這話還用你說?

  戶部顏道禮,工部閻仲和眉眼一挑。

  看蘇大為頗有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感覺。

  論軍事,咱們不如你。

  但戶部和工部的事,您老也別摻和了吧。

  那是咱們的份內事。

  左相閻立本抬頭看了蘇大為一眼,又看向新帝李弘。

  卻見李弘道:「蘇郡公說的這些,朝廷都已經明旨在辦了。」

  蘇大為點點頭:「臣還有一個幫助關中恢復元氣的想法,供陛下和太后斟酌。」

  「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