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經強大的波斯國,在大食的攻勢下,已經土崩瓦解。

  連波斯總督都內附大唐。

  而大唐在西域已經接連兩敗。

  關中又逢天災,賑災尚未結束。

  遠未恢復元氣。

  就算是想抽調兵力,也無力可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這不光令滿殿文武重臣頭痛,令李弘頭痛。

  就連武媚娘,也為此大傷腦筋。

  總不能新帝剛繼位,便被大食人打到西域打破四鎮和安西都護府吧?

  到那時,新政權的合法性,還有朝廷,必受質疑。

  天下必生動盪。

  武媚娘雖然渴望權力。

  卻也不希望,大唐衰敗在自己手中。

  「蘇郡公,可有計策安定西域?」

  面對武媚娘的詢問。

  李弘充滿期待的眼睛。

  左右宰相,以及四周六部官員,各軍將投來的目光。

  身邊程處嗣、蘇慶節、程務挺投來信賴的眼神。

  蘇大為並沒有急著回答。

  而是走回到西域這一片的沙盤前,緩緩踱步,似在沉吟。

  西域的情況不好辦。

  若關中這幾年沒有受災,倒是能抽調力量,徵召人手往西域。

  但眼下,關中疲弊啊。

  就好像後世那個日夜一樣。

  天災驟臨。

  古之豫州一日夜間,下的雨量等同於過去大半年的雨量。

  一個小時內,便降下不亞於一百五十個西湖的水量。

  這是天災,非人力所能改變。

  而邁過千年時光。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在關中,也同樣發生這樣的暴雨。

  而且是持續半年之久。

  糧食絕收。

  洪水肆掠。

  外洪加內澇。

  好不容易等洪水退了,又變成乾旱。

  人力有時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如此緲小。

  氣候千年一輪迴。

  從小冰河到極熱,一直反覆更迭。

  難怪古人說天地如爐,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萬物如銅。

  人在天地之間,在大自然反覆肆掠下,豈非就是爐中丹藥,被反覆淬鍊嗎。

  搖搖頭,他將心神,從這些聯想中抽離出來。

  人在局中,也要學會暫時把情緒抽離出來,在局外看這些問題。

  如此才能最理性。

  眼下急需解決的雖然是西域方面的軍情。

  實際上問題的本質在於大唐內部出了問題。

  這問題既有天災,更有治理問題。

  在李治朝早期和中期,大唐的治理是高效的。

  但是在李治朝末期,一些亂象頻發,朝廷的秩序已經隱隱有失控的跡象。

  否則光憑一個天災,難不住光耀萬年的大唐。

  蘇大為繼續想下去。

  自己固然是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根本緣由,即不是作為大唐臣子,而是作為一個大能。

  一個想要突破一品,邁向更高層次大能來解決這些問題。

  為的是了斷因果。

  待天劫降臨時,可以了無牽掛,殊死一搏。

  在巴顏喀拉山的那段時間,在神秘地宮內。

  他與騰迅交流了許多,也見識到許多。

  知道一旦邁入一品境界,天劫降臨只是遲早之事。

  他之前擊殺八仙,屠天下沙門大能時,已經過度使用了力量。

  已經引起了這方天地法則的「關注」。

  在天劫來臨前,一定要把柳娘子、親友兄弟,李弘、武媚娘,還有大唐,都照料好。

  一旦天劫發生。

  要麼生死道消。

  要麼成功破碎此方世界的桎梏,升往更高層面,任意逍遙。

  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

  收回心中雜念。

  蘇大為的目光越過眾人,落在當朝戶部尚書顏道禮身上。

  「請問顏尚書,目前關中災情如何,各處恢復如何?」

  他沒有談及軍事,而是先問關中受災情況,令眾人不由一愣,一時沒摸清意圖。

  顏道禮目光向武后看去。

  見武媚娘微微頷首,這才開口道:「兵部尚書既然問起,請容我一一細說。」

  清咳一聲,他朝自己笏板看了一眼:「去歲關中受災,十室九空,後經太子,陛下親赴災地賑災,事後統計,關中受災戶共一百一十七萬戶,丁口五百二十三萬餘人,可謂本朝前所未有之重災。

  雖傾府庫,依舊無法解決全部缺糧問題。

  並及因災情影響,當年絕收。

  直到如今,尚不能恢復元氣。」

  蘇大為默默聽完,接著問:「關中府兵情況如何?」

  「這……」

  顏道禮嘴角抽了抽,心說府兵情況不是該你們兵部報上嗎?問我戶部做甚。

  但他隨即明白過來,不久前,這兵部還是蕭禮主事。

  而當時蕭禮一手遮天,兵部許多資料都被人有意焚毀。

  直到如今,還沒理出頭緒。

  就連戶部賑災的情況,也受當時蕭禮兵部的影響。

  皇帝李弘開口道:「此事我知道,關中共有折衝府二百六十一所,府兵二十五萬。災後統計,府兵折損六萬餘人,另有四萬餘人因飢病致傷殘,如今關中府兵缺額近半,尚無法全數補充。」

  聽到這番數字,蘇大為還沒說什麼,但是程處嗣、蘇慶節、狄仁傑、程務挺還有十二衛大將軍及朝中將領,一個個臉色鐵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