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看向他。

  這個十七歲的少年,還是顯得很稚嫩,瘦削的肩膀,好像承不起蜀中的風雨。

  「子安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九娘吧。」

  恰在此時,李博將茶端上。

  王勃有些忙亂的端起茶杯,向蘇大為感激道:「願以茶代酒,謝總管。」

  蘇大為端起茶杯,含蓄一笑,目光,卻投向孫九娘。

  第八十九章 心性不足

  「人走了,還看。」

  安文生一屁股在蘇大為身邊坐下,向他嘲笑道。

  蘇大為搖了搖頭,卻不答話。

  「在想什麼?那孫九娘和你很熟嗎?」

  蘇大為這才從思索中回過神來:「談不上熟,但人還不錯,順手人情,能幫就幫一把。」

  「原來如此。」

  安文生摸著下巴道:「你自己要清醒點,涉及諸皇子之事,我怕陛下沒那麼容易放過。」

  「嗯,我有分寸。」

  蘇大為點點頭,心中想的卻是太子李弘,這幾年有長安來的信,裡面偶爾會捎上一封太子李弘親筆信。

  信里對蘇大為都是一些殷切問候之詞,顯然在他心裡對蘇大為感觀極佳,才會有這番親近之意。

  這若是換別的皇子如此,只怕會落個王子結交外臣之罪,好在李弘貴為太子,李治與武媚娘極為看重,悉心栽培,而蘇大為本身又掛著太子衛率的職司,有一層太子府舊人的身份,倒還無事。

  安文生不知蘇大為心中所想,猶自道:「那個王勃王子安,我看過他的文章,確實有才氣橫溢,意象萬千。」

  他輕捏著下巴道:「你能幫一把,也算替大唐多留一個人才。」

  蘇大為抬頭看他:「其實我不太看好王勃此人。」

  「哦?」安文生一怔:「如此少年天才,而且事母至孝,文名動天下,連劉祥道、李常伯還有陛下都稱他為天下奇才,你居然說不看好他?」

  「一個人才學是一方面,心性是另一方面,他的心性不行。」

  安文生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不由感興趣的問:「說說,王子安如何心性不行?」

  在帳角還在磨著茶粉烹著茶的李博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蘇大為卻把目光投向帳外:「下雨了,應該早點歇息,明天還要趕路。」

  「別,我不困。」

  安文生大手一揮,向李博道:「李郎君,快把茶滿上,咱們聽聽阿彌能說說,何謂心性不行。」

  李博忍著笑意,一溜小跑把茶壺提上來,又把其餘茶具泥爐俱都移來,三人圍坐一團。

  索性是不睡了,先聽蘇大為講古。

  「你們啊……」

  蘇大為搖搖頭:「我與王子安初識在長安,那時我在查高陽公主被害的案子,曾去過王府與他有過一面,後來王子安又曾單獨找過我,提供了一些線索。但其實那些線索,是為王家要做的一些事,預埋伏筆。」

  見安文生和李博欲言又止,蘇大為道:「我不是因為他曾做過這些事,而覺得他人如何,而是覺得,他的為人立場其實極易動搖。」

  「立場動搖?」

  「如果有公義之事,我相信王子安一定願意鼎力相助,但若這事涉及到自家家族,他的立場便會動搖,如若這事再涉及到皇子,只怕他又會再次動搖。」

  「哈,為何這樣說他?」安文生頗為驚訝,又是好笑的摸著下巴道:「文章如人,他的文章華美雄闊,天下無出其右。」

  「豈能以文章論人品?」

  蘇大為失笑道:「就說此次他被貶,我覺得,陛下沒有做錯。」

  「哦?難道不是因為年輕人一次孟浪失誤,而生出悔恨之事嗎?」安文生搖頭道:「他年方十七,經歷太少,因此對一些事敏感度不夠。」

  「這些都是皮毛,而非本質。」

  「那本質是什麼?」

  「本質就是……」蘇大為微微一停,端起茶杯在指尖微微晃動:「誠如陛下所說,王子安為沛王身邊博士,見沛王與英文鬥雞,不但不勸誡,反而寫檄文以討英王。」

  「可他說這是沛王讓他寫的。」

  「沛王讓他寫文以記,可曾說是要寫檄文?」

  安文生頓時啞然。

  「哪怕沛王真讓他寫檄文,身為皇子近臣,沒有自己的立場,立刻寫出那樣文章,說輕一點,叫沒有自己的立場,說嚴重點,便是幸近之臣。」

  蘇大為放下茶杯道:「所以我說他心性不行,並沒有冤枉他。」

  「他還年輕……」李博輕聲道。

  他的褐色眼珠微微搖動,像是回憶起什麼:「我這般年輕時,也放浪得很。」

  「心性這東西,與年紀無關,與經歷有關,他現在的心性,的確不適合在沛王身邊,這次還算小事,若是真的惹了大禍,到時難免身首異處。」

  蘇大為輕嘆道:「到蜀中也好,讓他在地方上好好磨鍊一番,此人有才,如果心性能練出來,未來前途遠大。」

  「那你方才還說要幫他代為轉寰?」安文生詫異的問。

  卻見蘇大為笑容里露出一絲狡黠之色:「我只說要擇機出手,可沒說具體是何時,他磨鍊得好,半年一年,我幫他向陛下進言,也非難事。

  若是歷練不出來,這口我卻也不必開了。」

  「狡……咳!」安文生咳嗽一聲,把想出口的話收住,不過他臉上的神色分明是一種另類的誇獎:狡猾還是你狡猾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