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地圖上,去吐蕃有三條線路。

  向上,是走河西走廊,在雄雞屁股那裡劃一條拋物線。

  要從後世甘肅到新疆,繞過廣袤草原,途經西域諸國,才能進入吐蕃。

  那片土地,有大唐的安西四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但,衙署雖然都設立了,實際情況,面對廣袤的土地,大唐在當地的力量遠遠不足。

  都護府常備也就幾千兵馬。

  真有事,還得徵召草原諸部胡人做僕從兵。

  而且這一條路線最遠,真要從這裡去吐蕃,只怕一年時間要在路上了。

  第二條路線,即從長安直線出發,向武威,翻躍大非川,進入青海湖,直插吐谷渾的王城伏俟城。

  至於第三條路線,同樣從長安出發,但要拋一個下弧線。

  經由蜀中,翻躍莽莽崇山峻岭。

  咦吁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真要走這條路,大唐的騎兵基本就自廢武功了。

  等翻山躍嶺走到地方,不提戰馬折損,只怕路上的時間,會耗費的比第二條路更久。

  翻過群山後,才能從成都平原繼續前進,經過後世的西寧,達到青海。

  也即是吐谷渾的地界。

  「所以蘇總管你看,雖然看似廣袤,但很多地方猿猴難渡,鳥雀難飛。

  實在難以供大軍行走,要綜合考慮後勤補給,水源,還有戰馬行動,路途長短,瘴癘,還有氣候寒暑。」

  王玄策看向蘇大為,眼神露出徵詢之色。

  「嗯,多虧有王大夫在,有你熟知那邊的地形地脈,能幫我多多參謀。」

  蘇大為點頭道:「先按原計劃繼續進兵吧。」

  按計劃,這支先鋒軍會先到武威。

  到時究竟是直接軍事行動,還是先見裴行儉和蘇定方,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照理來說,應該先去拜會一下蘇定方,畢竟蘇定方是邏娑道大總管。

  而且蘇慶節也頗為牽掛蘇定方的病情。

  不過也要看到時的局勢。

  若有戰機,蘇大為也不會顧忌許多,必然先抓住戰機,狠狠給吐蕃人身上劃一道傷口。

  有便宜要上,沒便宜,創造便宜也要上。

  務求給敵人多放血,直到將敵人徹底消滅。

  ……

  胡天八月即飛雪。

  蘇大為率領的人馬,才走到一小半路程,氣候已經大寒。

  縱是蘇大為和蘇慶節這些異人無懼。

  下面的兵卒也受不了。

  每天都有人因為凍傷和疾病而減員。

  到了麟德元年底,蘇大為不得不在地方暫時駐紮,一來準備冬衣,禦寒之物。

  二來,他在等更多的情報。

  此次出長安,他請了李治的旨意,允許都察寺向他提供情報支持。

  只不過都察寺現在三位少卿手中,已經遠不如他在位時靈便。

  好在蘇大為自己手裡,也有一支人馬,當初是從都察寺拉出一些人,以私人部曲的形式繼續保留。

  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非川之謀

  開春的時候,蘇大為所率領的一萬餘前鋒軍,終於經過隴右,入駐武威。

  九月從長安出發,到了此時,歷時已經近半年。

  直到這裡,大軍才算安頓下來。

  蘇大為也才有機會,整理手中收集的情報資料。

  現在大唐在河西整個陣線安排大至是,裴行儉任安西都護,率軍駐紮於龜茲。

  大唐龍朔元年,朝廷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

  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置十六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並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

  自那以後,安西大都護府的管轄地包括安西四鎮、濛池、昆陵都護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羅乃至波斯都督府,大體相當於後世新疆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總和。

  因為安西都護府掌握的地域急劇膨脹,裴行儉手中可用之兵,比蘇大為記憶里的更強一些。

  鎮兵二萬四千人,其於北庭都護府瀚海軍管鎮兵萬二千人,天山軍管鎮兵五千人,伊吾軍鎮兵三千人。

  這些兵馬,共同構築成了大唐掌控河西的兵力網。

  在後世歷史中,北庭都護府要在武周長安二年才設立,距今還有數十年。

  但不知是否蘇大為這隻蝴蝶扇動翅膀。

  大唐征服遼東比原本歷史提前了數年。

  對西域的控制,也大為增強。

  提前設立了北庭、昆陵等都護府,統一由安西大都護裴行儉掌握。

  這一批鎮軍,可稱大唐的西部軍團。

  當然,對整個廣袤的河西和西域來說,對幅員數十萬里的廣袤空間來說。

  這幾萬人,威懾的意義更大一些。

  除去裴行儉這部兵馬,蘇定方如今在酒泉郡。

  據說他的身體還是病勢沉重。

  不過有他坐鎮酒泉,可保敦煌、瓜州至酒泉和甘州這一片防線,不被吐蕃人滲透。

  至於如今的武威郡,則是蘇大為生死至交,外出征戰多年的薛禮鎮守。

  「朝廷如今封我為右威衛大將,並及涼州刺史,當時情況危殆,我受命於蘇定方大總管,率瓜州鎮兵千騎晝夜疾行,終於趕在吐蕃人打破武威前趕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