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老鶴髮童顏的臉上,眼中神光燦然,他手拈白須,正向自己微笑頷首。

  一見到他,蘇大為立刻明白,太子身體快要大好了。

  這次是李弘私人的一次「答謝宴」。

  主角應該便是李弘和孫思邈。

  坐在蘇大為身側的,是一位年長的官員,身穿官服,坐姿挺拔。

  看他的面容清峻,三縷黑須從頷下生出,一雙丹鳳眼微眯著。

  氣質像是位飽學大儒。

  李治主動介紹道:「叔叔,這位是吾師郭瑜,現為崇賢館學士。」

  蘇大為向對方叉手行禮道:「見過郭學士。」

  郭瑜,原為太子洗馬,在貞觀年前,受詔助玄奘譯經。

  一身學問精湛。

  李弘為太子後,李治令其教導李弘功課,曾向李弘講解《春秋左氏傳》。

  郭瑜也輕輕回禮:「蘇副衛率。」

  蘇大為暗自苦笑,在座的除了孫思邈地位超然,只怕自己的官職最低微了吧?

  李弘依次介紹道:「叔叔,坐郭師旁邊的是王及善,如今是左奉裕率。」

  蘇大為心中略一思索,記起此君的父親是王君愕。

  王君愕是唐初將領,隨太宗征遼東時,大戰高句麗於駐蹕山,力屈而死。

  太宗深痛悼念,追贈左衛大將軍、都督六州軍事、幽州都督、邢國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年紀大約四十有餘,看上去面貌威嚴,目視前方,不苟言笑。

  見蘇大為向自己行禮,此公微微頷首,算是回禮。

  蘇大為多看了他兩眼,見他雙耳極大,忽然記起來關於此人的一些事。

  據說太子李弘居東宮時,曾有一次宴飲玩嗨了,命東宮臣屬拿大頂,玩倒立。

  輪到王及善時,他拒絕道:「殿下自有樂官司,臣只應當守自己的本職,這倒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務,臣如奉命,恐怕不屬對殿下輔佐之事。」

  李弘聞言赧然道歉,此後越發敬重。

  李治聽說了這件事後特別獎勵了王及善,賜絹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衛將軍。

  蘇大為再次深看了王及善一眼,暗道這是個有底線,為人方正之人。

  李弘再介紹道:「王及善坐旁的,是司尉少卿楊思儉。」

  說完,李弘的面上微有些羞赧:「這位也是我未來岳父大人。」

  蘇大為忙向楊思儉叉手行禮。

  司尉少卿只是從四品,蘇大為品秩比對方還高,但架不住人家這身份。

  太子岳父啊。

  蘇大為猛然記起,這位楊思儉據說有一位女兒極為美麗,李治知道後,特地為太子指婚,已經定下婚約。

  不過這事後來有點糟心。

  第九十九章 蘭陵入陣曲

  據史載,在太子與楊思儉之女成婚前,賀蘭敏之突然狂性大發,將楊氏之女給那啥了。

  這是樁皇室醜聞,史書輕輕帶過。

  只說後來將賀蘭敏之流放,為太子另選太子妃。

  蘇大為多看了楊思儉兩眼。

  這個倒霉蛋,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大約四旬年紀,身高臂長,膚色白皙,高鼻深目,甚是英偉。

  難怪能生出美麗的女兒。

  可惜了。

  不過等等,他抬眼看到對面席位,也就是太子右手邊坐著個熟人。

  年紀二十上下,兩眼微眯盯著自己,臉上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厭棄之色,不是賀蘭敏之還能是誰。

  這特麼,冤家路窄。

  蘇大為暗自腹誹。

  想想後來賀蘭敏之淫未來太子妃這檔子破事,再想想身邊坐著楊思儉,這感覺,簡直難以形容。

  「本來我還想請許敬宗和許圉師,不過許敬宗病篤,許圉師現在不在京城,只能作罷。」

  龍朔元年,李弘召許敬宗、許圉師、上官儀和楊思儉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選錄五百篇編集成《瑤山玉彩》,得李治賞賜絹帛三萬段。

  所以許敬宗和許圉師等人,於李弘有半師之誼。

  如果可以,李弘大概是想把所有人都湊齊。

  只不過……

  上官儀那瓜貨就不提了。

  許圉師,在龍朔二年,因其子許自然打獵誤射殺農人,圉師隱而不奏,被李義府趁機彈劾。

  當年十一月下獄,次年三月貶官虔州刺史,後來又貶為相州刺史。

  現在還在河南那邊貓著呢。

  李弘指了指賀蘭敏之道:「敏之,叔叔認識的,我就不多介紹了,坐他一旁的是敏之的好友明崇儼,坐明崇儼後面的是百濟扶餘豐。」

  好傢夥,全都是熟人啊。

  蘇大為目光略有些古怪的看過去。

  賀蘭敏之能來正常,畢竟和太子是親戚,這貨又是個二皮臉,大概也想明白要抱太子大腿。

  不過這扶餘豐是怎麼回事?

  當年遼東正是自己一手打破倭軍,活抓了復國的扶餘豐。

  這傢伙是個猾頭,沒甚節操的。

  而且作為降人,身份略有些敏感吧?

  留意到蘇大為的目光向自己看過來,扶餘豐的臉色一變,條件反射般啪的站起來,很快向蘇大為行大禮參見:「豐,見過都督。」

  蘇大為先是一愣,接著失笑道:「我現在不是什麼都督,只是太子府右副衛率。」

  「是是,一時失言了,實在是當年都督的武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