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金瑤:「錯誤。」
「某一年遇上蝗災、疫病,只會影響當年經濟。即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依然在增長。」
「比如去年,國內外發生貿易摩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加6.3%,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只要國家經濟情況良好,指數基金就能不斷創出新高。」
【分散投資消耗的精力較多。當手頭資金不足的時候,將精力放到工作上,得到的收益更大。】
金瑤:「……上一份工作,除了剛進公司那會兒,後來收入水平一直穩定在五千。」
「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得到的收益更大?誰說的?遇到職業天花板,發帖人負責加工資?反正老闆是不肯的。」
「分散投資不就部分資金配置貨幣基金,部分資金配置指數基金?需要耗費什麼精力?」
「選好標的,做好計劃,一個禮拜翻閱一次基金估值,看有沒有進入低估區域。進入定投,沒進入本周休息。事情很簡單,耗時不超過五分鐘。」
【買股票不僅要會買,還要會賣。追漲殺跌到最後,投資者往往被情緒左右,喪失理智。】
金瑤:「誰規定買了一定要賣?有種策略叫買入持有,永不賣出。」
「反正好的指數基金年初必分紅,開始每年4%的利息,以後逐年遞增。」
「等買入足夠的份額,每年分紅就夠生活。剩下的錢隨基金淨值增長,足以跑贏通貨膨脹。」
【國內股市長期陰跌,短期暴漲;米國股市相對來說平穩多了。相同的時間,國內跌多漲少,相比十年前,大盤指數基本沒變化,米國卻走出了十年長牛。由此可見,國內股市沒有投資價值。】
金瑤:「錯誤。」
「2005年-2019年,標普500從1212漲到3230。滬深300從1000漲到4096。如果算上分紅,差距更大。」
「拉長時間看,國內指數表現要好的多。」
「會造成錯覺是因為米國股市長期走牛,看起來經濟欣欣向榮,一片大好。事實上,除非某段時間滬深300指數明顯高估,否則大部分情況下,同時買入、長期持有,滬深300收益更高。」
「一方面,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經濟同比增長6%,過去經濟增長8%-12%。而米國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常年保持在2%-3%,有時甚至出現負增長。」
「另一方面,長期走牛意味著估值極少跌到低估區域。標普500pe長期在20-25之間徘徊,最低13,最高32。滬深300pe長期在10-15之間徘徊,最低8,最高50,便宜的買入機會很多。」
「如果配合『低估買,高估賣』的策略,在國內買賣指數基金,收益更驚人。」
【股市永遠「七賠兩平一賺」,有些人賺的錢,其實是別人虧掉的。】
金瑤:「假設市場上有一百家賺錢的公司,總市值一百億。股東全部持有,不參與買賣。」
「那麼數年後,公司發展,規模擴大,總市值兩百億。所有股東持股比例不變,身價翻倍。」
「『七賠兩平一賺』是因為過度炒作。能在賭博遊戲裡倖存的,總是極少數。」
【定投是基金公司設下的騙局,目的是哄騙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
金瑤:「錯誤。」
「每月定時定額無腦定投,遇到牛市後清倉,總收益60%-70%不成問題,年化收益12%-15%。」
「低估時投入,正常估值時停止購買,遇到牛市後清倉,總收益輕鬆翻倍,年化收益17%-20%。」
「翻論壇的時候,我親眼看見過別人的實盤定投帖。自己做不到,非說是騙局。」
「就算國內實盤帖難找,彎彎也有不少定投案例,還有相關方面書籍。不懂就算了,還不好好學習!」
……
半個小時後,答題結束,金瑤心有餘悸,「通篇觀點全錯,真可怕。」
雲珞瞥了宿主一眼,「有沒有覺得眼熟?」
金瑤抿了抿唇,沒有回答。
當然眼熟,有些想法跟她曾經的觀點一模一樣。
看到文章,她就好像看見了過去的自己。明明什麼都不懂,卻大肆批判,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無知者無畏,這句話形容的太貼切。
不經意間,金瑤又想起了某些不好的回憶。幾乎是瞬間,她強行扯開話題,「回答的怎麼樣?過關了麼?」
雲珞:「過關了。」
雲珞:「該了解的已經了解,用好這些知識,足夠你過好下半生。」
金瑤半是激動,半是鬱悶,「沒想到學起來這麼簡單。」
「拿出高考拼搏的勁兒,悶頭苦學一兩年,大部分知識都能搞明白。」
「早知道這樣,剛工作就該去接觸。」
這麼一來,公司股票造假的坑不用踩。坐擁850萬,她早就實現財務自由。
雲珞:「最困難的不是去學、去做,而是有這個意願接觸理財知識。」
雲珞:「有些人從畢業到退休,財務狀況始終無比糟糕,仍然沒有這個意識。」
雲珞:「你能下定決心改變,這很好。」
「過去我認為,29歲的年紀,不管幹什麼都遲了。現在想想,才29歲,認輸還太早。」金瑤深有感觸,「慢慢積累基金資產,等到每年分紅比工資還多,我就徹底自由了。」
雲珞:「醒悟永遠不嫌晚,祝你好運。」
「某一年遇上蝗災、疫病,只會影響當年經濟。即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依然在增長。」
「比如去年,國內外發生貿易摩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加6.3%,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只要國家經濟情況良好,指數基金就能不斷創出新高。」
【分散投資消耗的精力較多。當手頭資金不足的時候,將精力放到工作上,得到的收益更大。】
金瑤:「……上一份工作,除了剛進公司那會兒,後來收入水平一直穩定在五千。」
「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得到的收益更大?誰說的?遇到職業天花板,發帖人負責加工資?反正老闆是不肯的。」
「分散投資不就部分資金配置貨幣基金,部分資金配置指數基金?需要耗費什麼精力?」
「選好標的,做好計劃,一個禮拜翻閱一次基金估值,看有沒有進入低估區域。進入定投,沒進入本周休息。事情很簡單,耗時不超過五分鐘。」
【買股票不僅要會買,還要會賣。追漲殺跌到最後,投資者往往被情緒左右,喪失理智。】
金瑤:「誰規定買了一定要賣?有種策略叫買入持有,永不賣出。」
「反正好的指數基金年初必分紅,開始每年4%的利息,以後逐年遞增。」
「等買入足夠的份額,每年分紅就夠生活。剩下的錢隨基金淨值增長,足以跑贏通貨膨脹。」
【國內股市長期陰跌,短期暴漲;米國股市相對來說平穩多了。相同的時間,國內跌多漲少,相比十年前,大盤指數基本沒變化,米國卻走出了十年長牛。由此可見,國內股市沒有投資價值。】
金瑤:「錯誤。」
「2005年-2019年,標普500從1212漲到3230。滬深300從1000漲到4096。如果算上分紅,差距更大。」
「拉長時間看,國內指數表現要好的多。」
「會造成錯覺是因為米國股市長期走牛,看起來經濟欣欣向榮,一片大好。事實上,除非某段時間滬深300指數明顯高估,否則大部分情況下,同時買入、長期持有,滬深300收益更高。」
「一方面,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經濟同比增長6%,過去經濟增長8%-12%。而米國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常年保持在2%-3%,有時甚至出現負增長。」
「另一方面,長期走牛意味著估值極少跌到低估區域。標普500pe長期在20-25之間徘徊,最低13,最高32。滬深300pe長期在10-15之間徘徊,最低8,最高50,便宜的買入機會很多。」
「如果配合『低估買,高估賣』的策略,在國內買賣指數基金,收益更驚人。」
【股市永遠「七賠兩平一賺」,有些人賺的錢,其實是別人虧掉的。】
金瑤:「假設市場上有一百家賺錢的公司,總市值一百億。股東全部持有,不參與買賣。」
「那麼數年後,公司發展,規模擴大,總市值兩百億。所有股東持股比例不變,身價翻倍。」
「『七賠兩平一賺』是因為過度炒作。能在賭博遊戲裡倖存的,總是極少數。」
【定投是基金公司設下的騙局,目的是哄騙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
金瑤:「錯誤。」
「每月定時定額無腦定投,遇到牛市後清倉,總收益60%-70%不成問題,年化收益12%-15%。」
「低估時投入,正常估值時停止購買,遇到牛市後清倉,總收益輕鬆翻倍,年化收益17%-20%。」
「翻論壇的時候,我親眼看見過別人的實盤定投帖。自己做不到,非說是騙局。」
「就算國內實盤帖難找,彎彎也有不少定投案例,還有相關方面書籍。不懂就算了,還不好好學習!」
……
半個小時後,答題結束,金瑤心有餘悸,「通篇觀點全錯,真可怕。」
雲珞瞥了宿主一眼,「有沒有覺得眼熟?」
金瑤抿了抿唇,沒有回答。
當然眼熟,有些想法跟她曾經的觀點一模一樣。
看到文章,她就好像看見了過去的自己。明明什麼都不懂,卻大肆批判,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無知者無畏,這句話形容的太貼切。
不經意間,金瑤又想起了某些不好的回憶。幾乎是瞬間,她強行扯開話題,「回答的怎麼樣?過關了麼?」
雲珞:「過關了。」
雲珞:「該了解的已經了解,用好這些知識,足夠你過好下半生。」
金瑤半是激動,半是鬱悶,「沒想到學起來這麼簡單。」
「拿出高考拼搏的勁兒,悶頭苦學一兩年,大部分知識都能搞明白。」
「早知道這樣,剛工作就該去接觸。」
這麼一來,公司股票造假的坑不用踩。坐擁850萬,她早就實現財務自由。
雲珞:「最困難的不是去學、去做,而是有這個意願接觸理財知識。」
雲珞:「有些人從畢業到退休,財務狀況始終無比糟糕,仍然沒有這個意識。」
雲珞:「你能下定決心改變,這很好。」
「過去我認為,29歲的年紀,不管幹什麼都遲了。現在想想,才29歲,認輸還太早。」金瑤深有感觸,「慢慢積累基金資產,等到每年分紅比工資還多,我就徹底自由了。」
雲珞:「醒悟永遠不嫌晚,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