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類似道別的話,金瑤微怔,「你要上哪兒去?」

  「下一任宿主身邊。」雲珞回答。

  說來就來,就走就走,這屆系統太任性。金瑤心中莫名升起一股不舍。

  她低下頭,認認真真道歉,「對不起,過去對你的態度那麼差。還有,謝謝你教我理財。」

  雲珞心說,這屆宿主運氣好,遇上了好時候。換做以前,她絕對懶得搭理。

  現在——

  這些全部是常識,居然有人不知道?

  怎麼能連最基礎的都不懂?

  理財知識約等於沒有,怎麼平平安安活到這麼大的?

  原來理財小白是大多數,有基本常識的是少數,當系統太難了。

  ……

  底線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拉低。

  至於態度桀驁不馴,死不聽勸,頭鐵踩坑……啟蒙前,誰還沒點宛如智障的黑歷史?

  「我走了。」拋下這句話,雲珞瀟灑離開。

  **

  【番外】

  系統走後,金瑤嚴格按照計劃操作。估值較低時定期購買紅利基金,估值偏高時停止購買,把錢存銀行。

  一年過去了。

  紅利基金、貨幣基金五五配置,年初分紅加貨幣基金利息,拿了近兩千。

  這錢金瑤留著沒花,找機會繼續投入。

  兩年過去了。

  金瑤保持消費習慣不變,繼續苦哈哈存錢,一有機會就購入基金份額。

  年初一盤算,紅利基金分紅1700,貨幣基金利息1000。兩筆收入加起來,快趕上半個月工資。

  「方法是對的,可惜本金太少。」金瑤苦苦思索,「要不做個兼職,或者學人家開網店?」

  想想朋友在國外工作,她索性開了家網店,專門做代購。

  五年過去了。

  金瑤無意中抓住時代機遇,代購生意越做越大。哪怕跟朋友分成,每年到手的淨利潤仍有12-15萬。

  這些錢她一分沒花,全部存起來,一半買貨幣基金,一半買紅利基金。

  漸漸的,基金份額越來越多,每年分紅足有1.5萬。再加上貨幣基金利息每年1萬,被動收益超過2.5萬。

  這時,就算失去本職工作,也不會影響生活。

  恰巧金瑤厭倦了職場,於是索性把工作辭了,專心幹事業。

  29歲的年紀,沒車沒房沒男友,內心惶恐不安。

  35歲的年紀,依舊沒車沒房沒男友。但這回,金瑤心態樂觀,一點不放在心上。

  過去想結婚,一方面是為了讓父母安心,一方面是身在公司,不想被議論。還有就是生活太艱辛,希望有人跟她一起分擔。

  而現在,父母見說不動她便放任不管;辭掉工作,再也聽不到閒言碎語;依靠自己,她能活的很好。要不要找對象,便不再那麼重要。

  遇上有緣人,就一起搭夥過日子。遇不上,她一個人也能過得開開心心。

  這就是金錢帶給她的底氣。

  **

  雖然生活幸福,無憂無慮,可有時候金瑤依然會想,要是早一點醒悟就好了。

  越早開始規劃,積累下的資產越多,人生過的越輕鬆。而她,終究是行動的晚了些。

  「對了,」金瑤忽然記起,「公司的股票怎麼樣了?退市了嗎?」

  離開xx科技公司後,她怕自己傷心、自責,持續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因此刻意把有關的事遺忘。

  如今回想起來,才發現過去了好幾年。

  金瑤分外好奇,在網上搜了搜,很快找到相關報導。

  弄虛作假,醜聞纏身,借貸無門,公司終究還是沒能熬過去。

  停牌、復盤數次,最後股票退市,公司破產。

  有投資者狀告公司,要求賠償損失。然而官司打了兩年都沒出結果,後續也不知要多久。

  金瑤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的分明,哪怕將來打贏官司,這些年耗費的精力、時間也回不來了。

  「這就是個爛攤子!及早脫身、及時止損,才不會越陷越深!」

  金瑤無比慶幸,自己聽從了系統勸告。雖說離開的不算早,可總比拖到最後、負債纍纍強。

  回顧這些年的經歷,她唏噓不已,「人吶,還是要多做對的事。老跟麻煩扯一塊兒,日子好不了。」

  作者有話要說:

  試題來源於評論。

  **

  目前國內每年固定分紅的基金極少。

  不分紅的話,相當於紅利再投入。

  比如基金價格1.15,分紅0.05。

  分紅後,投資者拿到0.05,基金淨值變成1.1。

  不分紅,基金淨值1.15。

  雖然分出一部分,總金額保持不變,看起來像是玩了個文字遊戲,但國外更推崇分紅。

  因為分紅後,投資者可以用這筆錢生活,更利於長期持有。

  也有人說,指數分紅像老母雞下蛋。100元的老母雞,每年下4塊錢的蛋,本身還不斷增值。

  **

  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不用勉強。就當拓展知識,課外閱讀了。

  台灣定投教母蕭碧燕了解一下,很厲害的,年化收益20%+。

  **

  定投有很多策略。

  【一種是止盈不止損,在估值偏高時賣出。】

  怎麼看估值高不高?蛋卷指數估值有一欄叫「PE百分位」。就是有數據以來,當前pe在所有pe中排在什麼位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