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如琢勵精圖治了三年,每日操勞,等到杜若入了閣,朝堂上局勢明朗,這時候太子也早已到了年紀,在朝中接觸了幾年的政事,跟著杜若學了不少本領,他就有意識地讓太子接手一些大事,平日許多奏本也轉由太子過目。

  起初眾人都有些震驚,雖然皇帝一直都對太子如父如兄,日日過問功課,起居飲食也俱放在心上,但這終究是帝王家,哪一個帝王對晚輩不是滿懷戒備的,既想著要培養後輩,卻又怕他們翅膀長硬了。

  且太子還不是皇帝的親子,只是一個侄子而已,這關係似乎就更微妙了,然而看皇帝這架勢,卻是毫不在意,還大膽放權。

  這些年朝臣們也沒少上奏請皇帝立後,充盈後宮,綿延後嗣,從前皇帝以山河破碎,故都未還為由推拒還可以理解,後來回了故都,皇帝又悲切地拿南面戰事未歇為由說事,直言自己大業未成,沒心思成家,大家勸了又勸,皇帝跑去太廟哭著跪了幾個時辰,說自己對不起列祖列宗,末了還病倒了,大家也都不敢再說。

  拖了又拖,最後連北疆都沒仗可打了,眾臣深覺這是再沒理由推脫了,一個勁兒地上奏請皇帝立後,皇帝都當作沒瞧見,理由都不願找了,逼得狠了就病。

  念及皇帝一直以來身體都不太好,常年體弱多病的,這些年大病也有好幾場了,再加上皇帝對不娶妻的理由也總是含糊不清,不禁有人猜測是不是皇帝那方面不太行,這才對娶妻如此排斥。若真是如此,那日日請皇帝立後生子還真是有點戳人痛處,不少朝臣都心虛地收手了。

  謝如琢聽到這種傳言的時候直接噴出了一口水來,朝臣們因此不催他娶妻生子了是好事,但因此誤會他不行可就過分了,他決定還是得轉變一下朝臣們的印象。

  於是謝如琢主動讓人把風嚮往另一種角度拐,他平時有事沒事就提一嘴自己的皇長兄,也就是謝明庭的生父,說一說自己都不確定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的舊年回憶,皇長兄曾送給過他一包點心都能被他說得感人肺腑,讓人相信當年皇長兄確實是極好的一個人,給從小缺愛的謝如琢帶去了許多溫情關愛,以至於經年以後還銘感五內。

  因為感恩皇長兄而培養他唯一的孩子接班,為了給侄子掃清障礙,願意不生孩子,這聽上去雖然總感覺怪怪的,但無奈謝如琢演得太真,許多人到了後來都信了大半,這事傳到民間,百姓們沒這些人這麼多心思,廣而傳之,還都對皇帝的做法十分感動,意外掀起了人人追求家和萬事興的風潮。

  謝如琢對此滿意至極,而謝明庭都傻乎乎地信了,對皇叔也是愈發孝順親近,為了不讓皇叔失望,發憤圖強,讀書更用功了。

  後來史官重修實錄,謝如琢看了先帝時的實錄,又感慨了一番先帝的得與失,更是直言不可耽於聲色犬馬,曾經坪都就亡於流連後宮,縱情笙歌,他如今勵精圖治,要扭轉大虞的頹勢,自然要遠離聲色,又是為了一心一意培養侄子,又是為了大虞,這聽起來更感人了。

  不過朝中不知從哪裡還流傳出另一種說法,說陛下因為從小為母親不喜,在冷宮還被母親傷害過,心中對女人有陰影,這才不願碰女人,對此,有人反駁,那怎麼也沒見皇帝碰男人呢?

  擁躉此說法的人答曰:因為先帝從前也對陛下不好,所以陛下對男人也沒興趣,簡而言之,父母的原因讓我們陛下遁入空門。

  謝如琢對這說法也還算滿意,還讓錦衣衛去推了一把,三種原因得以三足鼎立,理由更顯充分。

  眾臣看皇帝的婚事是沒影兒了,又想起了另一個人來,那就是鎮國侯沈辭。

  之前沈辭說有個青梅在老家,以後要回去娶人家,現在仗都打完了,岳亭川早好幾年娶了益昌侯府二小姐,宋青閣都遇上看對眼的姑娘成家了,也沒見他娶妻,眾人都認為他當初是瞎說騙人的,又開始有朝臣上門提親說媒。

  沈辭便又放出消息,說青梅身體不太好,還在治病,過幾年一定成親,他深情專一,這輩子非卿不娶,大家就別再打他主意了。

  眾人只得再次作罷,轉而盯著其他朝中新貴。

  而自從謝如琢許多事讓謝明庭學著去做以後,又沒了被逼著娶妻生子的憂慮,謝如琢的日子就過得不再那般緊張了,每年入秋都會去樂州行獵,還總有一段時間不在京城,聽說是去微服私訪,視察民情,但聽來就像是去遊山玩水的。

  與皇帝一同消失的,往往還有另一個人,那就是鎮國侯沈辭,一開始還以為是巧合,幾次巧合之後,眾人算是看明白了,兩人就是一塊溜走的。

  一個想當甩手掌柜逍遙自在,一個上朝就煩早想逃之夭夭,也是當真一拍即合,還一年比一年跑出去的次數多,不在京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這不春天還沒來,兩人就又跑沒影了,說要去北狄見個有錢的朋友。

  去年謝如琢已經為謝明庭相看了朝中幾位大臣家的女兒,謝明庭自己也看中了一個,自己都快要成婚了,也就不是傻子了,從前還能信皇叔是為了培養他才不娶妻這種鬼話,現在旁人還信,他與皇叔這麼親近,是再也不信了。

  至於真實原因,他也有點瞧出來了,沈將軍每年大半時間都睡在哪他還是知道的,皇叔不是對男人也不感興趣,而是只對一個男人感興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