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弘暉並不贊成將吳謙下獄。

  在涉及到自己額娘的時候,弘暉說話並不像是在朝堂那般針鋒相對:「額娘醒來若是知道自己的病竟然連累了吳御醫,肯定會過意不去的。」

  雍正皺眉:「吳謙剛換了藥方,還說一直用這藥不但可以治癒含珺,還能拔出身體的部分隱患,可最後的結果卻是含珺的病情就越來越不好,這不是他的責任是誰的責任?」

  所有人這才知道,吳謙竟然換了藥方。

  張櫻能感覺到,皇后抓著自己的手愈發用力起來。

  她愣了下,皇后也不知道?

  雖然心裡有些介意皇后的做法,但她還是開口勸道:「御醫之前就說過,皇后這病情與早年生病身體沒養好有關,也與當年難產有一定關係。御醫既然說了這藥方有針對這些隱患的作用,也許皇后如今的反應正與此有關呢?陛下且先等等,再觀察兩日?」

  弘暉看向吳謙。

  吳謙認真保證:「這藥方是我們根據很多老方子與各家祖傳藥方,再結合皇后的身體開出來的方子,絕對不可能對身體有害的。」

  弘暉咬牙,決定再相信吳謙一次。

  他順著張櫻的意思,開口為吳謙求情。

  雍正雖然不大高興,但吳謙的醫術在太醫院確實算是極好的了,又見他說得信誓旦旦,便也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

  吳謙趕緊上前為皇后診脈。

  張櫻想了想,道:「吳御醫之前的藥方到底是為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這結果又到底時好時壞我們也不確定,吳御醫暫時還是不要換藥方為好,且再觀察一下為好。」

  吳謙把脈後,正覺得皇后的脈象沒什麼變化,便乾脆順著張櫻的意思應了下來。

  所有人都等著皇后喝藥之後的反應。

  索性,皇后喝藥不久便甦醒過來,雖看著仍有些昏昏沉沉,但病情卻是一日日地好了起來。

  雍正與弘暉經過這麼一件事,對皇后態度愈發好了起來。

  當然,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有了緩和。

  再加上大清已經對鵝國出兵,和談暫停,父子二人最根本的矛盾已經徹底消失,關係自然有所好轉。雖然沒辦法恢復到最初親密無間的樣子,卻也不再如之前一般只要同框出現,便讓人直面二人間如陌生人一般的生疏冷淡。

  皇后病情一日日地轉好,父子二人的關係也慢慢越變越好。

  除了極少部分別有用心之人,大部分人都對此樂見其成。

  只是張櫻與皇后的關係,倒是有了一絲絲微妙的轉變,外人沒有發現,皇后與張櫻兩個當事人卻對此心知肚明。

  -

  皇后病癒之後,御豚監的豬仔們也都全部找好了下家。

  一萬頭小豬仔雖然放在大清境內不算多,甚至沒辦法做到一家一隻,但朝廷將小豬仔免費送給百姓家餵養的做法,卻透露出了的還足夠的訊息。

  長成的母豬一年一般能生兩到三胎,一胎十來只小豬仔。

  一萬頭豬裡面雖然不乏小公豬,但更多還是母豬,御豚監甚至將一部分已經長成可以繁育小豬仔的成年母豬都送了出去。

  而那些被選中的農家也都是當地頗有勤奮之名,且家中條件不算特別好的人家。

  若是好好養育這些豬仔,以後肯定可以改變如今的生活。

  雖然難免有人因為沒有被選中而說些酸話,但想到下一批小豬仔出生後,他們就能花錢購買了,所有人都放下了成見,開始期待起半年後了。

  -

  御豚監的事情沒什麼難度,雍正很快就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最要緊的,便是即將開始的鄉試。

  之前發生的幾起文字獄,「犯事兒」的基本都是江浙一帶的書生,所以雍正之前一怒之下下令讓人禁止了江浙一帶的讀書人參加科舉。

  但過了這麼長時間,雍正的怒氣也消失得差不多了,於是在鄉試之前的一個多月,雍正便又乾脆下令准許了江浙考生參加鄉試。

  這事兒吧,是好事兒,可雍正挑選的這個時間就很不湊巧了啊。

  鄉試開始前一個多月,距離他之前禁止江浙考生參加科舉的命令又才過去多久?江浙那邊的考生對這次的考試根本就沒抱希望,除了一部分足夠自律,即便是沒有考試的希望仍舊不忘讀書學習的讀書人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複習!

  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他們怎麼複習考試?

  一時間,江浙一帶的讀書人怨聲載道。

  但能參加考試總比不能參加考試要好,對吧?所以那些讀書人也就一開始抱怨了幾天,但很快就開始踴躍報名,並在報名之後立刻閉門苦讀,幾乎斷絕了出門交際。

  可這些讀書人的抱怨,仍舊被有心人斷章取義、誇大事實地舉報給了雍正。

  雍正倒也不是偏聽偏信之人,很快就讓人調查清楚了這件事。

  只是那些讀書人的抱怨到底確有其事,即便知道事實真相與那些舉報之人所言差距甚多,卻也同樣在雍正心裡留下了一點點不好的印象。

  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些讀書人的言行在雍正看來,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但他也就只有一點點不滿而已。

  臨近鄉試,他並不打算在這當口兒做點兒什麼影響考生情緒。

  可惜的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