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鄉試結束之後沒兩天,曾靜、張熙案爆發。

  之前的查嗣庭案細究起來,其實頗有些冤枉,雍正對查嗣庭出手也並非真的覺得查嗣庭有反清復明的意思,真正的原因不過是以此為藉口對隆科多與佟家出手而已。

  但這曾靜與張熙兩人可沒有冤枉。

  因為這兩個人是切切實實地有了反清復明的想法,並切切實實地付出了行動——

  這兩人因為得了一個前朝遺民呂留良的手稿,對其手稿中的反清復明思想頗為推崇,於是糾集了幾個書生認真地謀劃到底該如何才能推翻大清的統治。然後,有人便盯上了頗得雍正重用的將領岳鍾琪。

  這岳鍾琪是宋朝名將岳飛的後代,後來得到雍正重用,在平定青海戰役中立下大功,很得雍正信任,如今官職已經做到了川陝總督的位置。

  然後,這幾個不知是蠢是傻的漢人書生,便跑到岳鍾琪面前勸他帶兵反清。

  岳鍾琪:「……」

  岳鍾琪當然是直接把人抓了,然後將人送到了京城。

  雖然大清已經入關百多年,但因為多爾袞當年的大屠殺,漢人、尤其是江南一帶的讀書人,對大清的統治一直非常不滿,時刻都想著要反清復明。

  這並不是第一次,但之前都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在胡鬧而已,根本沒被人看在眼裡。

  可如今,涉及到了岳鍾琪。

  岳鍾琪手中可是有兵的。

  若是岳鍾琪真的聽信了那些人的話,大清不說被推翻,卻也絕對會有不少麻煩。

  於是雍正對曾靜與張熙這兩個罪魁禍首深惡痛絕,順帶對已經死亡,卻留下了反清復明手稿的呂留良也生了遷怒之心。

  曾靜與張熙自然免不了抄家滅族之禍,所有人也沒覺得對他們出手有什麼不對。

  但雍正在處理了這兩個人後,仍舊還不解氣,不但讓人將呂留良的墳給刨了,甚至還想要將其學生與後代滿門抄斬。

  這就有些過了。

  因為呂留良寫出那些反清復明的手稿是在出家之後,他出家前雖然屢次推拒清朝請他出山做官的邀請,也時常提及對清朝的不滿,卻並未在自己的家人與學生面前傳遞類似的思想。

  而即便是那些在出家後寫出來的手稿,他也從未傳給第二個人觀看。

  那手稿會被曾靜二人拿到手,還是因為他們在呂留良出家的寺廟留宿,然後偶然看到的,那時候呂留良都死去好些年了。

  雍正生氣將呂留良的墳非刨了,也就差不多了,若是下手狠點兒,牽連到其妻兒與學生也就差不多了,可其兒女與學生的後代完全就沒接觸過呂留良這個人啊。

  朝中不少人勸說雍正。

  與雍正關係好不容易轉好的弘暉,同樣也在其中。

  雍正在一群人的勸說下,仍舊一意孤行地下令將呂留良及其學生的親人後代抄家滅族。

  朝中一時間為雍正的狠辣而後怕,對弘暉則態度熱切了不少。

  父子二人的關係本就因為這次的爭執又有了裂痕,這些官員的態度更無異於火上澆油,幾乎讓雍正對弘暉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原本還有幾分父子情,如今雍正對弘暉的態度幾乎與一個臣子無異。

  皇后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情鬱悶之下,不免又病了。

  張櫻第一時間登門探病。

  雍正也得了消息,立刻帶著人來了翊坤宮。

  雖然雍正態度一如往常,但張櫻敏銳地發現,雍正看向皇后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幾乎要讓她以為自己是看錯了的……

  審視?

  張櫻皺緊了眉頭。

  但雍正與皇后之間的事兒,張櫻也委實插不上手。

  再者,她其實也有些懷疑。

  弘暉得到消息進宮探病,父子二人對視一眼,弘暉似乎想要開口說什麼,雍正卻淡淡地撇開了視線。

  場面有些尷尬。

  好在皇后這次只是小病,喝了兩副藥,睡了一覺起來就差不多好了。

  張櫻都要以為這是意外了。

  然後,皇后找到張櫻,求她給自己一副停經的藥。

  其實以皇后的年紀,停經估計也就在最近幾年了,她根本就沒必要著急。

  但……

  張櫻看著皇后:「你這樣做,真的不後悔?」

  皇后笑了笑:「你之前……我其實就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想著也沒幾年了,便一直拖拖拖,拖到了現在。若是能有一點兒用,倒也……」

  張櫻看著皇后,不由深深地嘆了口氣。

  她將藥給了皇后。

  大約一個月後,宮裡就傳出了消息,說是皇后月事停了。

  不幾日,又聽說皇后心情不大好,於是在中秋節之後向雍正請求去了圓明園散心。雍正同意了,等皇后離宮之後,暫時將宮權交給了張櫻。

  張櫻有些頭大,但自己確實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這宮權也只能接下。

  但這麼多事情,張櫻一個人也管不過來。

  她想了想,給武紅芙等人分了一部分宮權,每人管一部分,倒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這時候,錢家老二的船隻,終於回了京城。

  錢家老二帶回來了一封默默寫的信,同時將自己在美洲的所見所聞全都告訴了錢舅媽,再由錢舅媽轉述。

  得知默默險些與美洲的中植園園主起衝突,張櫻也不免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