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問題是,他已經當了烏雅氏四十多年的兒子,即便康熙生前下了一道將其記在孝懿皇后名下的聖旨,也不能磨滅他給烏雅氏當兒子的這段時間。

  漢人重孝道,他若是真將烏雅氏置之不理,只怕也要受到不少攻訐。

  但胤禛在這樣做的時候,絕對沒想到烏雅氏竟然會這麼做。畢竟他已經是皇帝,烏雅氏即便是太后,是胤禛生母,以後也要看他臉色過活,她在胤禛登基這天將人得罪死了,胤禛以後還能給她好果子吃?

  她這番行為,完全是傷敵一百,自損一萬。

  可以說,又蠢又毒!

  之後胤禛給太后封號,烏雅氏同樣直接拒絕——

  「梓宮大事正在舉行,淒切哀衷,何暇他及。但願予子體先帝之心,永保令名。諸王大臣永體先帝之心,各抒忠悃,則兆民胥賴,海宇蒙休。予躬大有光榮,勝於受尊號遠矣。」【引用】

  這一番話說得,好似胤禛大張旗鼓地登基,是有多不孝順、多不顧及百姓一般。

  聽說胤禛的臉色當時黑得都能滴出墨來,朝臣捲入這對母子之中,更是戰戰兢兢,連大口呼吸都不敢。

  但因為康熙之前的那一道聖旨,朝臣倒是沒有懷疑烏雅氏這番作為是因為胤禛不孝而得罪了烏雅氏,只是在心底忍不住對康熙的先見之明誇了又夸。

  果然,先帝會給陛下留下這麼一道聖旨,並非毫無緣由。

  而烏雅氏在朝臣心中的形象,也因此徹底破碎。

  等登基儀式結束後,又聽說這位太后不識大體,竟以性命威脅,不願從永和宮搬遷到太后居所寧壽宮,朝臣對這位太后的印象那真是……

  一言難盡。

  完全可以想像,胤禛當天的心情到底有多不爽。

  胤禛自己也惱了,登基儀式結束後甚至都來不及見福晉,竟是直接命宗人府提前開祠堂,

  將自己的名字從烏雅氏名下移走,然後記在了孝懿皇后名下。

  他還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直接開口——

  「生恩不及養恩大!」【引用】

  又似乎覺得這句話不夠,他又當場下令:「既然烏雅氏覺得生養朕的生恩沒資格得到太后之位,更因畏怯而不願搬遷至寧壽宮,那便以貴太妃之位搬遷至壽安宮,命貴太妃佟佳氏代母后搬遷至寧壽宮吧!」

  不到一天時間,烏雅氏的太后之位竟一下子變成了貴太妃,直接與佟佳氏平起平坐。佟佳氏還能在寧壽宮獨自居住,烏雅氏卻只能與一群先帝嬪妃住在狹窄的壽安宮。

  太后可以以長輩身份違抗皇帝命令,貴太妃作為臣子,卻再沒有這樣的特權。

  於是這位不知好歹的前貴太妃,便在一群宮人的強制逼迫下將永和宮的所有東西搬到了壽安宮。

  同為四妃,烏雅氏與先帝宜妃等人既是同僚,也是情敵。

  原本烏雅氏靠著兒子子憑母貴,得以成為太后,可以不用和一群情敵擠在小小的壽安宮中,一群情敵還覺得羨慕嫉妒恨,而現在……

  只做了一天的太后,被佟貴太妃搶走的寧壽宮,落得和她們一般的處境。

  「哈哈哈哈哈哈哈——」

  宜太妃等人看著烏雅氏鐵青的臉,簡直都要笑瘋了。

  讓你作!

  該!

  而其中,又以同樣想靠著先帝寵愛而作一作,但最後被兒子胤禟勸阻了的宜太妃笑得最為囂張。

  當然,囂張中難免有一絲後怕。

  畢竟她一開始,可是打算裝病,而後乘坐轎攆去給胤禛行禮的。

  她原本還覺得胤禟小題大做,可如今看著烏雅氏的下場……

  嘖,幸好幸好!

  而沒幾日,宜太妃就因為一道全新的聖旨而愈發慶幸起來——

  胤禛似乎覺得在烏雅氏這兒沒能塑造好自己「孝順」的形象,於是在登基次日便直接下令,所有生養了皇子,且皇子已經出宮建府的先帝后妃,在其子找胤禛提出申請後,就可以將生母接到自己的府邸奉養。

  當然,這道聖旨是將烏雅氏排除在外的

  。

  不管怎麼說她都是胤禛的生母,胤禛作為皇帝若是不奉養生母,如今一番作為的目的怕是要又一次泡湯了。

  宜太妃等人卻高興瘋了。

  若是可以,誰特麼願意在宮裡這小小的地方住這麼多年?更何況先帝去後,他們要和近百個女人擠在同一個宮殿?

  惠太妃還有些擔心,宜太妃與榮太妃等人卻欣喜若狂。

  前者不止一個兒子,長子敦厚,次子更是她從小養大;後者兒子是誠親王,還是胤禛唯一沒被幽禁的兄長,只要他提出申請,胤禛絕無可能拒絕。

  而宮外的皇子們,同樣為這道聖旨興奮不已。

  幾乎是在聖旨下達之後,所有皇子便一窩蜂地湧進皇宮提出了申請。

  胤禛也大方,全都批准了。

  就是……

  胤禛看著胤禩提出的申請:「你確定要奉養惠太妃?」

  胤禩眼神複雜地看了胤禛一眼,認真地點頭:「臣弟從小被惠太妃養大,與惠太妃相處的時間比母妃更多,大哥又已經被幽禁在家,沒辦法提出申請,是以,臣弟覺得自己應當盡到為人子的責任。」

  胤禛與惠太妃又沒有仇,讓人去問過惠太妃,確定她願意接受胤禩的奉養後,便直接將胤禩的申請批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