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禛苦笑:「汗阿瑪今日白天確實精神好了一些,也確實與我說了一些話,但多半只是家常瑣事,唯有一件……」

  見其他人看向自己,胤禛眼眶通紅,「汗阿瑪讓我代他照顧二哥與弘皙。」

  有那聰明的,幾乎立刻從這句話中意識到了什麼。

  即便腦子不夠聰明的,也在其他朝臣看向胤禛的視線中察覺到了什麼,於是朝臣們除了一些鐵桿的八爺黨、十四爺黨等人,竟是紛紛朝著胤禛的方向聚攏了過去。

  這時候,太監也爬到了正大光明匾處。

  他有些驚訝:「諸位皇子、大人,匾後有兩道聖旨!」

  「兩道?」

  原本已經站到胤禛身後的大臣猶疑起來,但除了極少部分牆頭草外,大部分朝臣在慌亂一瞬後仍舊一動不動。

  太監將兩道聖旨取下,轉交給梁九功。

  梁九功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站到大家最前方,等所有人都跪下之後,打開了其中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四子胤禛之母烏雅氏為母不慈,屢次打壓胤禛……目無尊卑,不忠不義……著,皇四子之玉碟於即日起記於已逝孝懿皇后佟佳氏名下……為其長子……欽此!」

  所有人:「!!!」

  梁九功再次打開第二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四子胤禛德才兼備,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皇四子胤禛於朕崩逝之後即日繼位……欽此!」

  胤禛起身,視線與殿門外的慶復對上,微微鬆了口氣。

  還好,汗阿瑪最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不然……

  之前站到胤禛身後的大臣並十三皇子等人立刻恭請胤禛登上皇位,八皇子胤禩與十四皇子胤禵卻面色難看,看著胤禛的眼神更是可怕。

  當所有人山呼萬歲的時候,胤禩、胤禵並投靠他們朝臣卻牙關緊閉,只是麻木地跟著其他大臣動作。

  但在這種情況下,胤禩與胤禵卻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突然響起了一聲極響亮的「萬歲」,二人回頭一看,竟發現開口的是九皇子胤禟與十皇子胤俄。

  -

  雍親王府很快得到消息,因為慶復早帶了人過來保護胤禛家眷,雍親王府的人倒是沒有受到任何侵擾。

  等傳位聖旨公布後,慶復更是親自帶人過來保護雍親王府。

  福晉等人不敢耽誤,一邊命人整理雍親王府的財物與重要物件兒,一邊命人仔細盯著,絕不放過任何錯漏之處。

  一直到十一月二十日,胤禛正式登基,

  張櫻等人才在慶復的護送下入了宮。

  但……

  剛入宮,張櫻便聽說了一件奇葩事。

  胤禛登基之後甚至都沒來得及給福晉、張櫻等人晉封,就封了德嬪烏雅氏為仁壽太后。然而烏雅氏並不領情,不但說胤禛已經不是自己兒子,自己不該成為太后,還說——

  「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之所期。」【引用】

  而後,拒絕移居寧壽宮。

  第119章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不, 這位「任性」的太后娘娘並不打算就這麼放過胤禛。

  -

  胤禛當皇子的時候與朝臣關係並不算好,所以雖然登基,也不得不想法子安撫其他大臣, 而他選擇的就是任命胤禩、胤祥、馬齊與慶復四個人一起處理他登基前這段時間的雜事。

  胤禩與馬齊一派,而胤祥與慶復則是自己人, 就算胤禩想搞事兒也搞不起來, 還能借著他們兩人向其他朝臣宣示自己的「寬容」,穩定人心。

  為此, 他甚至封了胤禩與胤祥為親王, 而被康熙特殊關照的弘皙也得了個郡王。

  原本形式一片大好——

  畢竟這輩子胤禛的皇位來得堂堂正正, 沒有一絲可質疑的地方, 而胤禟與胤俄又臨陣倒戈,帶著一大批擁躉向胤禛表示臣服, 所以即便是胤禩,也因為這種種變故而徹底蟄伏起來,安安心心幫胤禛做事兒, 替他收攏人心,不敢有半點兒異狀。

  但就在這時候,烏雅氏拒絕了「仁壽太后」的封號,似乎是擔心自己之前說的那句話被封了口,沒有太多人知道, 於是她又特意以太后身份下諭旨道——

  「我自幼入宮為妃, 在先帝前毫無盡力之處。將我子為皇帝, 不但我不敢望, 夢中亦不思到。」【引用】

  不說朝野四驚,也有不少仍有異心之人蠢蠢欲動。

  最可氣的是,烏雅氏說胤禛當皇帝並非她期望的那句話就發生在康熙駕崩當天, 而她拒絕「仁壽太后」這個封號,就在胤禛登基當天,她拒絕搬去寧壽宮,同樣是在胤禛登基當天。

  而她拒絕「仁壽太后」的做法,也相當讓人難堪。

  因為朝臣給皇帝行禮之前,要先給太后行禮。然而烏雅氏在朝臣前來向她朝拜的時候,竟直接推辭了——

  「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至於我行禮,有何關係?況先帝喪服中,即衣朝服,受皇帝行禮,我心實為不安。著免行禮。」【引用】

  大清的規矩就是這樣,她卻說與自己毫無關係。

  事實上,胤禛若不是

  為了安撫民心,還是給了所有朝臣都心知肚明的,他的生母烏雅氏一個太后尊位,這事兒與烏雅氏還真沒什麼關係。

  畢竟胤禛如今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孝懿皇后的兒子,與烏雅氏可以說毫無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