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與五福晉說話最少, 只交代了幾句要與五皇子胤祺好好過日子,就看著五福晉那張波瀾不驚的臉沒了說話的興致。但太后也知道五福晉這般的態度實屬正常,誰讓五福晉嫁給五皇子多年, 五皇子一心寵愛妾室,連個孩子都沒給她?

  九皇子十皇子與自己的福晉好歹還有幾分面子情, 五皇子與五福晉之間別說是面子情了,彼此早已分居, 二人即便一同出現也根本不給彼此面子。

  某種程度而言,五福晉與太后也算同病相憐。

  若非因為五皇子在後宅之事上太荒唐, 太后在發現自己時日無多後,也不會不主動告知胤祺。

  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太后嘆了口氣,還是拉著五福晉囑咐了幾句:「你不要管胤祺了,人這一輩子也不是沒有男人就不能活了,好好養一個孩子, 以後自己過就行了。」

  五福晉不懂蒙語, 太后勉強囑咐幾句後便讓她退下了。

  而後看向十福晉:「你是個犟脾氣, 像我。但一直犟著難受的也是你自己, 你與其他人不同,嫁的是皇子, 在京城卻沒有娘家可以依靠。我在的時候,老十還能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與你計較,以後我走了,你可怎麼辦啊?以後脾氣放軟一點兒, 看開一點兒,別去糾結那些情情愛愛,與老十處成關係不錯的朋友也就夠了。」

  「以後有機會回蒙古看看,陪陪家人,專注孩子。」

  十福晉滿眼心慌,拉著太后的手一直搖頭,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太后見狀不免憐愛,只得又說了一句:「你四嫂與小四嫂都是腦子清醒的,知道怎麼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你以後多與她們兩個來往,既然都與老十處成那樣了,就不用再看他心情行事了,自己多交朋友,不要只與蒙古福晉們來往……」

  安撫完十福晉,太后轉頭看向了四福晉與張櫻二人。

  在太后心裡,這兩個都是皇家難得的清醒人,各自也都有

  著各自的底牌與本事,想必不管在什麼境況下都過得很好。

  太后實在沒什麼需要交代二人的,只是想起康熙,不免提醒兩句:「皇帝是與天下所有人都不一樣的存在,若是老四無緣那個位置,你們倒還可以繼續這般過;可若是他……捧著敬著,順著遠著……一旦他成了,你們之間除了君臣,再無其他關係。」

  此話一出,不論張櫻四福晉,還是十福晉都瞬間抬頭。

  張櫻倒是還好,接觸過也看過無數分析帝王的娛樂作品與論文等,雖然震驚卻還是接受良好。

  四福晉卻似乎有些接受不了,聽完太后發言後雖然很快斂下神色,可張櫻能看出來她心裡存了事兒,即便還在太后面前變得有些心不在焉起來。

  十福晉則是為太后透露出來的四皇子可能登上大位的話,而感到震驚。

  太后摸了摸十福晉的手:「多為自己打算。」

  十福晉又是一陣淚崩。

  ……

  皇帝很快帶人回來。

  胤祺也在其中,能看得出他非常想要儘快趕回皇宮,又礙於康熙的身體狀況而只能慢慢磨蹭。

  但好在,胤祺趕回皇宮的時候,太后尚且清醒。

  康熙不顧病痛走到太后床前,所有人都退後一步,等著康熙與太后說話。

  其實要張櫻說,這對「母子」之間其實更多還是公事公辦,真沒多少貼心話、臨終遺言要說的,而此時此刻,想必不論是太后本人,還是被太后養育長大的胤祺都更想要與對方說話。

  但一個即便馬上就要死了,也還要顧慮自己的身後事,放不下對科爾沁的擔心;一個則還有額娘兄弟、福晉孩子要顧,都只能看著康熙上前與太后說話。

  好在康熙與太后談話不久,他自己的身體就受不住了。

  太監們趕緊上前將康熙攙扶著進了太后旁邊的偏殿休息,胤祺這才上前,一下就跪在了太后面前。

  太后看著胤祺,伸手摸了摸他的臉:「你這段時間的關心我都看在眼裡,我走了也不要傷心,這一輩子……我值了。」

  胤祺泣不成聲。

  太后又拉著胤祺的手,似乎想要說什麼,卻在看到五福

  晉毫無波動的臉後閉了嘴。老五福晉已經被這孩子傷得死了心,她說再多,也不過是讓這對夫妻更添幾次爭吵而已,索性不說了。

  她拉著胤祺問了一些家中雜事,就跟尋常人家的長輩一般,關注的都是些家長里短。

  胤祺故作興奮地與太后說起那些小事兒,知道不知道的,聽說的瞎編的全都一股腦地告訴了太后,太后聽得高興了,胤祺卻在感覺到太后抓著自己的手越來越無力後越發難受。

  直到夕陽西下,月上柳梢,太后在胤祺的絮叨聲中,終於閉上了眼睛。

  就好像,她只是聽得累了,所以不小心睡著了一樣。

  酉時三刻,太后薨逝。

  舉國哀悼,國孝三月。

  從十二月到來年一二月,舉國上下,不得進行一切慶賀宴飲之事。

  今年的年,似乎過得格外漫長。

  而對張櫻而言,還有一件雪上加霜的事——

  太后薨逝不久,康熙重病。

  「康熙帝足背浮腫,周身沉重,中心煩躁,不能成寐,稍寢即醒,醒時頭暈,至五鼓始寢半刻。康熙帝亦病七十餘日。」【引用】

  在這種人人自危,唯恐惹怒了康熙皇帝的情況下,那些個海外傳教士卻鬧出了么蛾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