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櫻想了想,試探著開口:「要不然,這次讓福晉跟著你一起去?說來福晉嫁給四爺之後,還從未離開過京城吧?雍親王府的事兒我

  雖然沒親自處理過,但讓福晉將覺羅嬤嬤留下來,想必雍親王府的大小事務不成問題。」

  胤禛一愣:「這好似不太合規矩……」

  有戲!

  張櫻打鐵趁熱:「也沒人明文規定,皇子隨行不能帶福晉過去不是?皇上當年出行,不也曾帶過皇后一起?」

  胤禛眉心一跳:「我要想想。」

  張櫻多嘴一句:「福晉這些年為四爺操持家務,將整個雍親王府管理得鐵桶一塊,若是連一次京城之外的風景都不曾看過……」

  胤禛無奈地看了她一眼:「我說了,會再想想。」

  張櫻這才閉嘴。

  但胤禛想想的結果便是,同意了帶著四福晉一起前往熱河。

  不過由於雍親王府的大小事務一直是福晉在管,這麼多年從未交給其他人過,所以胤禛並不相信張櫻一個人就能處理好雍親王府的事務。

  他不但將覺羅嬤嬤留下輔助張櫻,原本準備帶上的年玉袖也被換成了伊格格。

  留下年側妃到底是出於對張櫻本事的擔心,還是覺得帶了一個王妃,不好再帶上側妃,又或者乾脆是擔心她趁機大權獨攬……

  張櫻自己是完全不在意的。

  她還趁機給了福晉兩粒藥,讓她自己水土不服生病的時候服下,或是太后生病的時候給太后服下。

  福晉很相信張櫻的藥,鄭重其事地包好,然後放進了貼身的荷包中。

  但年玉袖在得知此事後,心情就相當不好了。

  但這決定又是胤禛做的,且完全沒有給其他人反對的餘地,年玉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胤禛與福晉一起離開。

  張櫻與年玉袖商量之後,決定每次議事都放在張櫻的院子。

  她將覺羅嬤嬤叫過來,問清楚了福晉平日管理的都有哪些事務,然後將所有管事叫到面前,直接責任到人,然後又將所有事務分成兩半,一半如府中針線房、廚房等地方交給年玉袖負責;另一半如府外商鋪並採買等事兒則留給了自己。

  而像是獨立於府中事務以外的,各家紅白喜事人情往來送禮等事兒,因為覺羅嬤嬤一直跟在福晉身邊,她肯定更清楚舊例,就直接將此事

  交給了她。

  年玉袖見分配還算平均,且都是各自擅長的事務,倒也沒有異議。

  -

  只是沒想到,張櫻與福晉一直擔心太后會在這次熱河之行出事兒,最後出事兒的卻並非太后,而是康熙皇帝。

  一行人剛到熱河不到一個月,康熙就生了病。

  且在御醫的全力救治下,病情仍舊越來越重,大有起不來床的架勢。

  主角兒生病,這次熱河之行自然半路夭折。

  六月底,康熙一行人就回到了京城。

  福晉第一時間將張櫻給她的藥還給了張櫻:「我出門一趟,心情倒是變好了不少,但皇上……」

  福晉搖搖頭,「只怕不好了。」

  也不知是吉人天相,還是康熙命硬,又或者年玉袖之前進獻給康熙的抗生素真的起了效果,明明已經臥病在床幾乎沒辦法起來的康熙,最後愣是日漸好轉,有了康復的跡象。

  但沒多久,也不知是康熙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注意,還是他貪涼換了薄衣服,原本已經日漸好轉的病情竟然再次急轉直下。

  因為康熙生病,整個京城都變得風聲鶴唳起來。

  雍親王府除了胤禛與福晉會每日入宮侍疾,所有人都儘量減少了外出的次數,就連幾個孩子的生日,張櫻都不敢辦得太隆重。

  康熙這病反反覆覆,一直折騰到十月。

  十月於天壇祭祀的時候,康熙雖然為了讓朝野上下安心,硬是拖著病軀親自主持,但他自己渾身無力根本沒辦法下地,就連祭祀大禮也只能讓大臣代為行禮。

  康熙這次出現,不但沒有讓朝野上下安心,反倒引發了更多的擔憂。

  等到十一月,太后又病了。

  張櫻趕緊隨著福晉入宮,給太后吃了藥。

  太后病情有所好轉,然而即便沒了病痛折磨,她仍舊很快又陷入了昏睡之中,一天十二個時辰,清醒的時間全加起來,甚至不足半個時辰。

  所有人都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康熙膝蓋突然疼得厲害,又感染了風寒,擔心傳染給太后,忙搬去了湯泉養病。

  所有皇子都跟著康熙前往湯泉,福晉與側福晉則留在京城為太后侍疾。

  病人本就容易多思,康熙不但自己生病,尊敬的太后也時日無多,他越想越難受,乾脆頒布一道詔書回顧自己的一生,大致說了為帝之難,同時再次提及了秘密立儲一事。

  有些像是在交代後事。

  沒多久,康熙病情愈發嚴重,太后每日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突然有一天,太后早上太陽剛升起就睜開了眼睛。

  她看起來非常清醒,面對每一個人都樂呵呵的,還拉著福晉與張櫻,以及五福晉、十福晉等人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的生平,回顧了自己一生最最在意的科爾沁,談起了最怨恨的順治帝與董鄂妃……

  佟貴妃大驚失色,忙讓人去湯泉叫人!

  第102章

  太后與其他人都沒什麼交情, 意識到情況不妙後,也沒了與人寒暄的想法,直接將張櫻、四福晉、五福晉、十福晉依次叫到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