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即是,康熙懷疑太子迫不及待地想要上位了。

  緊跟著,康熙目前最喜歡的一位十八皇子在前往熱河途中突然生了疾病,康熙心焦難耐,其他皇子也都想盡辦法表達了自己對幼弟的擔心與關愛。

  唯有太子,對十八皇子生病一事表現得不冷不熱,似乎並不在乎這個弟弟。

  要張櫻來說,太子的行為完全沒有半點兒問題,畢竟他和十八皇子不但年齡差了幾十歲,兩人甚至還不是同一個媽生的,太子這些年還備受其他皇子的威脅之苦,他對十八皇子生病表現得不冷不熱有什麼毛病?

  反倒是其他皇子的關心與擔憂,更像是做戲。

  但問題就是,康熙發現太子對十八皇子的態度後,一下就想到了自己之前鬧肚子時發現的「小意外」,也想起了太子這些年在朝堂上的「呼風喚雨」,連帶著,他還想起了自己當年御駕親征回來,太子表現得對自己不夠關心的一點點「小疏忽」……

  此時的康熙,對太子的不滿已經忍耐到了極限。

  偏偏這時候,胤禔還一直沒忘記在康熙耳邊拱火。

  而這時,十八皇子沒了。

  康熙悲痛難忍,指責太子:"伊系親兄,毫無友愛之意。"

  太子自然不認,不但沒演戲糊弄過去,也沒和康熙認錯道歉,反倒一氣之下和康熙頂起了嘴。

  康熙當時沒太大反應,但在那之後,對太子的態度一下就冷了下來。

  原本康熙與太子之間的父子感情如春風拂面,二人更是如膠似漆讓人羨慕,如今卻如寒冬臘月,寒風凜冽。

  太子又不蠢,自然察覺到了康熙的態度。

  可他孤立無援,除了胤禔在康熙耳邊說的那些壞話,拿出的那些證據外,他對康熙的內心世界全然無知。

  他只以為,胤禔的挑撥生了效,一直在想辦法攻擊胤禔從而為自己描補。

  太子從未想過,他做的那些事康熙未必不知情,以前沒追究,完全沒道理事情發生這麼久之後突然因此厭了他。

  康熙最在意的,一直是他對自己以及其他兄弟的「感情」。

  一向粗神經的胤禔卻在看了胤禛送去的證據後開了竅,他乾脆不說太子作為太子有多不合格,而直接說起了太子這些年對他們這些兄弟的態度有多高高在上,有多冷漠疏離,有多頤指氣使……

  說到激烈處,他還無師自通地拉出了胤禛做例子。

  太子與康熙之間的關係緊繃到了極致,只差最後一點兒壓力,這根弦就會砰然斷裂。

  而給這根弦施加壓力的,正是忙中出亂的太子自己——

  在返京途中,太子路過康熙大帳時聽到聲響,竟沒有選擇詢問康熙,而是自己趴在大帳的縫隙處往裡查看。

  九月初四,康熙召集王公貴族與文武官員等人在行宮議事,決議廢太子。

  ……

  這,本該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

  但在廢太子的消息傳來後,張櫻卻得知了一件完全不曾預料到的事情。

  康熙在返京途中外出賞景時遭遇潛伏在路上的朱三太子餘黨刺殺,還是當時年僅九歲的內閣學士年羹堯之妹年玉袖及時發現,並救駕成功,才讓康熙免於一死。

  但年玉袖本人也因此受傷昏迷,至今未醒。

  據太醫說,年玉袖運氣不好傷及子宮,許是對子嗣有礙。

  這女孩兒的婚事,只怕難了。

  康熙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不但當場決定給年玉袖父兄升官兒,得知此消息後甚至決定將年玉袖帶入宮中交給太后或貴妃撫養,並有意將年玉袖嫁給自己某個兒子做側福晉——

  若非年家隸屬漢軍旗,身份不夠當嫡福晉,年家只怕會出一位皇子福晉。

  而年玉袖的次兄年羹堯,也因其在康熙面前露臉,已傳出消息,明年就要外放升任四川巡撫。

  所有人都在羨慕年玉袖的好運氣,張櫻卻在得知此事時:「………………?」

  為了確認自己的記憶沒出錯,張櫻還問了007。

  007的回答與她記憶別無二致——

  【若資料沒出錯,此次塞外之行應當不曾發生刺殺事件,而年羹堯之妹也並非因刺殺事件而被康熙點為皇子側福晉,而是胤禛與年羹堯達成合作,由胤禛出面促成了年氏以側福晉之位抬入府中。】

  簡而言之,這事兒不是歷史上發生的事件。

  「說來,年玉袖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啊?」張櫻思考許久,才終於從記憶深處扒拉出了一本清穿小說……

  的女主名字?

  她錯愕地讓007將那本清穿小說打開,認真將劇情過了一遍,然後互相印證,最後終於證實了,她之前覺得違和的事情,確實是這本清穿小說一開頭的故事情節。

  也即是說,張櫻其實並不是她以為的穿到了歷史洪流之中,而是……

  穿越到了一本書裡面?

  而且……

  她認真對照許久,才終於確定,自己竟然還是穿的小說原有的人物,一個連生三子卻被人算計去母留子,最後三個兒子全都認賊做母的一個炮灰?

  嗯……

  她是不是太遲鈍了點兒?

  第65章

  不算張櫻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間, 僅僅只算她進入四爺府的時間,也已經有五年多了。而她花了足足五年,才搞清楚自己不是穿到歷史上, 而是穿到了一本清穿小說當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