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禛皺眉:「這也是我糾結的問題,但之前與幾位先生談過後,他們提出了一個可能。一個妃嬪無法影響汗阿瑪,兩個三個呢?若再加上前朝的影響呢?」

  福晉一愣,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張櫻也有些恍然:「四爺的意思是說,惠妃、宜妃、德妃、良嬪?還有大皇子、八皇子等人?」

  十四皇子投入大阿哥黨了?

  還是說,八爺黨?

  胤禛點頭又搖頭:「年初,汗阿瑪生病了,有人心思就活泛了。不只是太子和老大,還有下面幾個皇子。但有太子和老大頂在前頭,基本沒我們後面幾個皇子的事兒,所以下面的皇子想要出頭,就必須將他們兩個拉下來。」

  張櫻頓了頓,很快想明白了。

  八皇子胤禩這是擔心康熙沒幾年好活,到時候會直接傳位給太子,所以想要在康熙……之前,先把太子和胤禔搞下去。

  胤禔對胤禩防備有限,又或者自信自己能壓下胤禩——

  他只怕至今都還認為,只要太子下去了,下一個成為儲君就絕對是他這個長子。

  但胤禔並不知道,不但他在康熙眼裡只是太子的磨刀石,太子廢了,他也就沒用了;而且在他認真對付太子的時候,他本人其實也是後面幾個皇子的眼中釘,其他人也想像他對太子那樣,將他一併拉下馬。

  胤禛看向張櫻:「背後之人是誰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能讓十三不受牽連,若是有可能,也希望你能以對方的身份、幫我送點兒東西給老大,他會需要的。」

  福晉一頓:「這樣做會不會被發現?按您的說法,對方既然敢一次出手算計兩人,必然是有了足夠的把握,我們只要保證十三的安全,似乎沒必要摻和進去?」

  胤禛眼神沉冷:「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若是沒機會做手腳也就罷了,既然可以與那邊聯繫上,不做點兒什麼實在讓人放心不下。福晉不用擔心,老大雖然莽直,卻絕非一點兒防備也無,與老八也算不得多交心,只要做得巧妙,他們只會以為我送的東西是對方查到,肯定不會懷疑我也摻和了進去。」

  張櫻好奇:「是什麼東西?」

  胤禛卻不答,反倒先問:「商隊有無辦法去塞外一趟?有沒有辦法將東西交到老大手上?」

  張櫻失笑:「只是一支商隊而已,有什麼難?我舅舅的商隊一年要去蒙古十來次,基本上每月都會過去一趟,若是時間趕得上,四爺許是正好能將東西交給這個月出發去蒙古的商隊。」

  至於送東西?那就更簡單了。

  商人手裡最多的就是各種商品,交換東西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地夾點兒私貨不要太簡單,只要找對了人,這完全沒什麼技術難度。

  胤禛滿意了:「沒什麼新東西,只是一些老大沒找到的證據而已。」

  證據?

  老大從手下那兒拿到一個木箱,據說是京城那邊送來的。

  他將東西木箱打開,發現裡面都是一些常用,蒙古卻少見的東西,便讓人一件一件地取出來放到了一旁。

  但一直到木箱的東西都倒出來了,也沒見什麼值得注意的東西?

  胤禔皺眉:難道老八千里迢迢送來這麼大個箱子,就只是為了讓他的生活好過點兒?他在老八眼裡的形象就這麼嬌氣?

  胤禔有些不爽,抬腳提了一下木箱。

  咚咚——

  木箱響起一陣撞擊聲,且聲音沉悶,似乎是在某個封閉的空間內發出。

  胤禔亮眼放光,立刻敲擊木箱四周,又將木箱翻來覆去地查看了一遍,不一會兒,就在箱子底部找到了夾層的開關。

  打開開關,一個油紙包出現在了胤禔眼前。

  胤禔武力強大,也擅長帶兵打仗,但因為脾氣爆裂而人緣不好,在奴才眼裡的形象甚至有些嚇人;老八人緣好,卻也多是在官員中,他與奴才的關係同樣緊守主子與奴才之間的界限。

  反倒是一直冷麵示人,在官員眼裡相當不好惹的胤禛,前兩年察覺到朝中氣氛不對,搞出了一個由各家奴才並尋常百姓、乞丐等不起眼小人物組成的粘杆處。

  這粘杆處,主要是為了查探各處消息。

  所以在胤禔與胤禩二人明知太子罪行,卻因為時間太短、太子也有防備而無法找到足夠的罪證時,胤禛手上倒是積累了一大把。

  而他這次送來的,也正是這些證據。

  比如太子虐打宮人,比如太子鞭笞捶打諸位貴族,比如太子截留蒙古貢品,比如太子奶媽的丈夫凌普貪污、敲詐勒索屬下等等罪名的證據。

  胤禔手中證據不足,正不知該是該硬著頭皮直接找汗阿瑪告狀呢,還是說些似是而非的話挑撥汗阿瑪與太子的關係,抑或者乾脆等下一個更好的機會時,胤禩送來的證據直接成了及時雨般的存在,讓他信心空前膨脹起來。

  只要將這些證據擺在汗阿瑪面前,以他如今對太子的不滿,太子還能得好?

  直接廢了太子也是可能的。

  之後發生的事就跟拉了快進一樣——

  先是大阿哥胤禔多次給康熙進言,說了太子不少壞話,偏偏他每次說的還都不一樣,還都能拿出證據。

  其中又尤其以太子鞭笞諸位滿洲蒙古的貴族,以及截留蒙古貢品兩件事讓康熙最為生氣,因為這在康熙眼裡,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