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不知道。」顧子期坐在她的身側,從背後望去,男人挺拔,女人柔美,真真一對神仙眷侶,只是說出的話卻並不如表面那般和諧,「我一向不管這些小事。」
「我答應過要送她回中都的。」
一方手帕被掏出放在元容眼前,白色的絹布微微的泛黃,似乎被人摩挲了好多年,上面繡著大片的海棠花,有不少地方已經磨開線,又被人用心的補上,「拿去吧,只是中都舊城後山上的人太多,我也不記得那個男人葬在哪了。」
手中的帕子仿佛有千萬斤重,元容眼神直視著前方,方才清晰的雲這會兒也變的模糊,她聲音緩緩,「顧子期真是世間少有的狠心人。」
「彼此彼此,這些年,容兒也跟為夫越發的相似了。」顧子期順著元容的視線眯起眼望向遠處的天空,「我與你,不死不休。」
☆、銀槍鐵騎
今年是顧子期稱帝的第十七個年頭,這年冬天的雪大的駭人,元容抱著百蝶繞花的手爐坐在矮榻上看雪,身後的小宮女仔細的為她揉捏肩膀。
勺兒端著銀耳紅棗燉出的甜湯,剛進來就看到她坐在窗邊,當下就放了手中的漆匣,快步上去替元容把窗子掩上,「這大寒天的,夫人也不怕凍壞了身子。」
「曜兒那邊可來消息了?」視線被隔絕,元容有些興致缺缺。
「還是上個月的那封。」勺兒看了眼周圍欲言又止,元容手臂微抬,身邊伺候的就得了命令,自覺地退去了外殿候著,勺兒把甜湯端到她手邊,熱乎乎的還冒著白煙,「兩年了,公孫大人依舊不聽勸。」
公孫訓接到的消息是從勺兒手裡遞出去的,顧子期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她留了後手,以往樂衣和公孫訓傳遞消息走的都是西涼院那邊的路子,畫情湖的水道從未用過。
那日元容想了許久,自公孫訓身份暴露的那天起,樂衣的存在就有些尷尬,成了顧子期心頭的一根非拔不可的刺,西涼院那邊多半也被盯上了。只是礙於樂衣他們通信的手段複雜,顧子期那酷愛算計的性子,八成又想著如何借力打力從中坑公孫訓一把,這才沒有打草驚蛇。可這次不同,消息只要遞出去,公孫訓極有可能聽勸,憑空消失。顧子期是個什麼人,這些年元容和他朝夕相處,就沒見過他心軟的一面,一旦認定,絕不給他人絲毫活命的機會。
當元容詢問樂衣除了這條路,還有無其它辦法時,樂衣就明白了,她是元容見過少有的聰明女人。
事總要有人要做,路總有人要走,她們總要聲東才能擊西。
之後的事情樂衣交代的詳細,無論是蜜蠟還是信紙都是特製的,她全部交到勺兒手上,她知道,這一去她怕是再也回不來。
人離去,元容握著毛筆,許久才寫下一行字:曜兒心意已決,速離!
天涯海角,哪裡都好。
她的曜兒長大了,有著自己的思想,她拴不住他,亦不能拴住他。
元容不知道公孫訓接到她的消息,是失望還是嘲諷,他和她之間,似乎永遠存在著矛盾,也難怪他從不喜她。
偏偏公孫訓倔強的像頭牛,虞山城戰火瀰漫,一度讓元容誤以為東西沒有送出去。
顧子期甚至把自己這些年費盡心血悟出來的兵法陣列,全都通過來往不絕的斥候送到了千里之外,那個男人,一旦下定決心,就會傾盡全力助你。元容覺得曜兒不是他的兒子,是不幸也是幸。
「下雪了。」
錦娘抱著籮筐做針線活,她的肚子圓滾滾的,裡面的小東西偶爾會在裡面打個滾,孩子是不經意懷上的,她瞞的緊,公孫訓知道的時候肚子已經顯懷了,他說他這是存心要讓孩子來世間受苦,他說那句話的時候眼眶通紅。錦娘不傻,她也知道他們的處境,也許某天午夜,也許睜眼醒來,他們就要面對血腥和死亡。元容暗中來過好幾封信件,錦娘偷偷看過,都在勸他離開,可公孫訓怎麼會走呢?他是個多麼倔強的人,他活著的意義就是重新回到中都,重新踏入皇城,重振公孫家的門楣。可是公孫訓口中那個銀槍鐵騎的少年啊,威風颯颯,兩軍交戰時,她有幸遠遠瞧過一眼,僅一眼,錦娘就瞭然,公孫訓現在所追求的一切,在那個少年看來,是多麼的不可理喻。年輕的將軍,優秀的皇子,人家為何要與你同仇敵愾,為何要與自己明亮的前途為敵。
「別做了,燭火太暗,毀眼睛。」公孫訓把元容的信件平整的放入匣盒中,這是兩年來的第五封密函。走?他不能走,他是個武將,他為南晉而生,也要為南晉而死,這是刻在他骨子裡的信仰,「我明天送你離開。」
公孫訓這話說的突然,錦娘手一偏,就被針尖戳出一顆血珠子,她把手指放在口中抿了抿,「我一個人走?」
「我讓小田他們送你,十里鎮下邊有個莊子,民風淳厚。」公孫訓咧嘴笑出聲,臉上的傷疤扭成一團,辨不出原本的皮膚。
「你呢?」錦娘放下懷裡的籮筐,抬頭認真道,「我這輩子還有機會見你麼。」
「大概,沒了吧。」他此生,要麼騎著戰馬,要麼死在沙場。
「你真是自私,到頭來為什麼只想著成全忠義,成全自己。」錦娘又想到了師父臨終前的話,閻王都勾不去的人,一定是世間有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手的東西。錦娘清楚,只不過這些年她開始漸漸有些貪心了。可到底,她還是比不過公孫訓的執念,沒能成為他舍不下的存在,「我不該出山谷的。」
「我答應過要送她回中都的。」
一方手帕被掏出放在元容眼前,白色的絹布微微的泛黃,似乎被人摩挲了好多年,上面繡著大片的海棠花,有不少地方已經磨開線,又被人用心的補上,「拿去吧,只是中都舊城後山上的人太多,我也不記得那個男人葬在哪了。」
手中的帕子仿佛有千萬斤重,元容眼神直視著前方,方才清晰的雲這會兒也變的模糊,她聲音緩緩,「顧子期真是世間少有的狠心人。」
「彼此彼此,這些年,容兒也跟為夫越發的相似了。」顧子期順著元容的視線眯起眼望向遠處的天空,「我與你,不死不休。」
☆、銀槍鐵騎
今年是顧子期稱帝的第十七個年頭,這年冬天的雪大的駭人,元容抱著百蝶繞花的手爐坐在矮榻上看雪,身後的小宮女仔細的為她揉捏肩膀。
勺兒端著銀耳紅棗燉出的甜湯,剛進來就看到她坐在窗邊,當下就放了手中的漆匣,快步上去替元容把窗子掩上,「這大寒天的,夫人也不怕凍壞了身子。」
「曜兒那邊可來消息了?」視線被隔絕,元容有些興致缺缺。
「還是上個月的那封。」勺兒看了眼周圍欲言又止,元容手臂微抬,身邊伺候的就得了命令,自覺地退去了外殿候著,勺兒把甜湯端到她手邊,熱乎乎的還冒著白煙,「兩年了,公孫大人依舊不聽勸。」
公孫訓接到的消息是從勺兒手裡遞出去的,顧子期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她留了後手,以往樂衣和公孫訓傳遞消息走的都是西涼院那邊的路子,畫情湖的水道從未用過。
那日元容想了許久,自公孫訓身份暴露的那天起,樂衣的存在就有些尷尬,成了顧子期心頭的一根非拔不可的刺,西涼院那邊多半也被盯上了。只是礙於樂衣他們通信的手段複雜,顧子期那酷愛算計的性子,八成又想著如何借力打力從中坑公孫訓一把,這才沒有打草驚蛇。可這次不同,消息只要遞出去,公孫訓極有可能聽勸,憑空消失。顧子期是個什麼人,這些年元容和他朝夕相處,就沒見過他心軟的一面,一旦認定,絕不給他人絲毫活命的機會。
當元容詢問樂衣除了這條路,還有無其它辦法時,樂衣就明白了,她是元容見過少有的聰明女人。
事總要有人要做,路總有人要走,她們總要聲東才能擊西。
之後的事情樂衣交代的詳細,無論是蜜蠟還是信紙都是特製的,她全部交到勺兒手上,她知道,這一去她怕是再也回不來。
人離去,元容握著毛筆,許久才寫下一行字:曜兒心意已決,速離!
天涯海角,哪裡都好。
她的曜兒長大了,有著自己的思想,她拴不住他,亦不能拴住他。
元容不知道公孫訓接到她的消息,是失望還是嘲諷,他和她之間,似乎永遠存在著矛盾,也難怪他從不喜她。
偏偏公孫訓倔強的像頭牛,虞山城戰火瀰漫,一度讓元容誤以為東西沒有送出去。
顧子期甚至把自己這些年費盡心血悟出來的兵法陣列,全都通過來往不絕的斥候送到了千里之外,那個男人,一旦下定決心,就會傾盡全力助你。元容覺得曜兒不是他的兒子,是不幸也是幸。
「下雪了。」
錦娘抱著籮筐做針線活,她的肚子圓滾滾的,裡面的小東西偶爾會在裡面打個滾,孩子是不經意懷上的,她瞞的緊,公孫訓知道的時候肚子已經顯懷了,他說他這是存心要讓孩子來世間受苦,他說那句話的時候眼眶通紅。錦娘不傻,她也知道他們的處境,也許某天午夜,也許睜眼醒來,他們就要面對血腥和死亡。元容暗中來過好幾封信件,錦娘偷偷看過,都在勸他離開,可公孫訓怎麼會走呢?他是個多麼倔強的人,他活著的意義就是重新回到中都,重新踏入皇城,重振公孫家的門楣。可是公孫訓口中那個銀槍鐵騎的少年啊,威風颯颯,兩軍交戰時,她有幸遠遠瞧過一眼,僅一眼,錦娘就瞭然,公孫訓現在所追求的一切,在那個少年看來,是多麼的不可理喻。年輕的將軍,優秀的皇子,人家為何要與你同仇敵愾,為何要與自己明亮的前途為敵。
「別做了,燭火太暗,毀眼睛。」公孫訓把元容的信件平整的放入匣盒中,這是兩年來的第五封密函。走?他不能走,他是個武將,他為南晉而生,也要為南晉而死,這是刻在他骨子裡的信仰,「我明天送你離開。」
公孫訓這話說的突然,錦娘手一偏,就被針尖戳出一顆血珠子,她把手指放在口中抿了抿,「我一個人走?」
「我讓小田他們送你,十里鎮下邊有個莊子,民風淳厚。」公孫訓咧嘴笑出聲,臉上的傷疤扭成一團,辨不出原本的皮膚。
「你呢?」錦娘放下懷裡的籮筐,抬頭認真道,「我這輩子還有機會見你麼。」
「大概,沒了吧。」他此生,要麼騎著戰馬,要麼死在沙場。
「你真是自私,到頭來為什麼只想著成全忠義,成全自己。」錦娘又想到了師父臨終前的話,閻王都勾不去的人,一定是世間有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手的東西。錦娘清楚,只不過這些年她開始漸漸有些貪心了。可到底,她還是比不過公孫訓的執念,沒能成為他舍不下的存在,「我不該出山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