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他似是痛苦地回憶道:「十歲那年,她為了給我摘青梅,偷偷爬到樹上採摘,卻不慎從樹上摔下,摔裂了右腿小骨,那處有了痕跡。」
「那時她救了你,還事事為你著想,你卻恩將仇報,借著閔戈的名義壞了我與她的婚事,究竟是真的為追討道義,還是別有用心!」
轉瞬之間,江詠思的脖頸就懸著一把利劍,鋒利的劍刃割開了他的皮肉,鮮紅的血流出,落在他髒污的月白色袍子上。
閔危陰鷙地看著他,握緊了手中的劍,欲殺之後快。
林良善與江詠思的種種過往,他不會去打聽,只會讓自己恨意難消,卻未料到他們之間還有這段。
好一對青梅竹馬,是他強拆了他們。
「江詠思,你這番大義凜然的模樣,倒讓我覺得可笑。」閔危卻未笑。
他是小人,江詠思也不過偽君子。都是一般人,卻說地動聽。更何況林良善於這世救了「自己」,也不過始於私慾,她確實對「自己」好極,但那些全不是他。
閔危的右側臉頰抽搐兩下,控制著手,反諷道:「若你真地愛惜她,自不會讓她為了你從樹上摔下,還裂了腿骨。此類事,還有多少?」
話音剛落,江詠思臉色驟變,身體顫了下,劍刃更深一分。
「她年幼時便愛慕你,費盡心思去討你歡喜,而你又是如何待她的?曾經,在她受著眾人非議時,你又在做什麼?不過是忽然覺出她的好,甚至給她下了失去記憶的消愁散,讓她仍記得對你的情意嗎?」
「你比之我,又好上幾分?」
這番話,直衝入江詠思的耳中,讓他的腦子一陣暈眩起來。他知道林良善為他做了許多,也蒙受了諸多非議。是他對不起她。
卻沒料到閔危會知道消愁散的事。
閔危想起前世之事,更是怒不可遏。十多年練就的處變不驚,到底是抑住,移開手,將沾血的劍狠置在桌面,劍身發出了一聲爭鳴。
「看在她的份上,我不殺你。」閔危朝外喊道:「來人!」
營帳外自是站著守衛的兵卒,常同承早聽說江詠思被綁了來,怕會出事,是在外許久。只聽得裡面的劍聲,卻不敢進去。
這下聽到喚聲,忙攔住兵卒,自己進去了。
當見著那江大公子滿脖子的血,還活著站起那裡,他有些震驚,又不免放下心來:幸好幸好,沒死呢。要是死了,依著他十幾年的江湖經驗,那林小姐和閔危是徹底完了。
江詠思這下是回過神來,急切道:「我要見她!」
閔危漠然道:「此生,你不會再見到她。」他不會讓他們再相見。
他吩咐:「把他帶出去,務必要安全送回梁京。」
「是。」
江詠思還欲說些什麼,常同承忙不迭地在他後脖子砍了一刀,防他再亂說話,又拎住他的衣衫領子。
「二公子,這送到京城,是什麼個意思?」
常同承的疑惑方出口,便被一道冷眼掃過,是趕緊抓著人出去了。
再無他人,營帳中只閔危一人,他的面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須臾,唇角勾起似有似無的弧度。
此次劫運糧草,唯有江詠思活著回去。回到梁京後,能不能在那多疑的段治手下活著,全看江詠思自己的本事。
死容易,活著就難了。
只望他再返梁京時,江氏還有人在,畢竟曾為魏國政權出力。若是死絕了,他倒是良心不安了。
***
近一個月,金州與隨州的交界處硝煙滾滾,傷亡無數。
閔危身為叛軍頭目,指揮著手下十萬兵數,與牧王借用的五萬兵卒,據地形之勢,整合列陣布局。不待陳風從糧草被劫的事情中有所反應,就率先挑起戰火。
陳風雖年輕時到金州打過幾仗,卻無法做到閔危熟悉地情,又因敵軍攻勢兇猛,是節節敗退。
此間,閔危自是身披盔甲,身先士卒地沖在最前方,無疑鼓舞了底下將士不斷斬殺朝廷兵馬。
陳風所帶的二十萬人馬,不過在一個月後,就只剩十三萬。這剩下的兵卒,也多數受了重傷。更為重要的是,因糧草提前被劫,不得不四處征糧,以應戰時之需。又忙遣人返回梁京告知新帝,再從江南糧倉徵調。
臨時征糧,只能在隨州附近各縣城進行。百姓本就飽受戰火之苦,又強征了糧食,失了生存根本,又逢閔危讓人四處張貼的徵兵告示,上書各項軍功獎賞及糧食補用。
不說軍功,光是糧食。許多隨州的男人,無論老少,不惜跨過地線,攜著家人暗中前往金州。
金州前灘處的軍營是晝夜通明,不得停歇。
梁京城的皇宮內也是暴怒不止。新帝是萬萬沒想到糧草押運是出現這樣大的紕漏,這般就罷了,可為何活著回來的只有江詠思一人?
江南提督失了大兒,是從浙州傳了斥責書。而後宮的貴妃聽聞自己的大哥死了,每日哭哭啼啼。新帝這段時日也不再去她宮中。
「待江侍郎回京,朕必定給你封賞,加官進爵!」
那時之言,全換做現今的猜忌。
江詠思道是自己僥倖逃脫,又被手下之人掩護,才從隨州一路艱辛地逃回京城。話中漏洞,他也只能盡力彌補,也隱約明白了閔危此舉何意。
江府眾人是大喜之後,又是大憂,詢問在金州發生何事。江詠思都閉口不言。
「那時她救了你,還事事為你著想,你卻恩將仇報,借著閔戈的名義壞了我與她的婚事,究竟是真的為追討道義,還是別有用心!」
轉瞬之間,江詠思的脖頸就懸著一把利劍,鋒利的劍刃割開了他的皮肉,鮮紅的血流出,落在他髒污的月白色袍子上。
閔危陰鷙地看著他,握緊了手中的劍,欲殺之後快。
林良善與江詠思的種種過往,他不會去打聽,只會讓自己恨意難消,卻未料到他們之間還有這段。
好一對青梅竹馬,是他強拆了他們。
「江詠思,你這番大義凜然的模樣,倒讓我覺得可笑。」閔危卻未笑。
他是小人,江詠思也不過偽君子。都是一般人,卻說地動聽。更何況林良善於這世救了「自己」,也不過始於私慾,她確實對「自己」好極,但那些全不是他。
閔危的右側臉頰抽搐兩下,控制著手,反諷道:「若你真地愛惜她,自不會讓她為了你從樹上摔下,還裂了腿骨。此類事,還有多少?」
話音剛落,江詠思臉色驟變,身體顫了下,劍刃更深一分。
「她年幼時便愛慕你,費盡心思去討你歡喜,而你又是如何待她的?曾經,在她受著眾人非議時,你又在做什麼?不過是忽然覺出她的好,甚至給她下了失去記憶的消愁散,讓她仍記得對你的情意嗎?」
「你比之我,又好上幾分?」
這番話,直衝入江詠思的耳中,讓他的腦子一陣暈眩起來。他知道林良善為他做了許多,也蒙受了諸多非議。是他對不起她。
卻沒料到閔危會知道消愁散的事。
閔危想起前世之事,更是怒不可遏。十多年練就的處變不驚,到底是抑住,移開手,將沾血的劍狠置在桌面,劍身發出了一聲爭鳴。
「看在她的份上,我不殺你。」閔危朝外喊道:「來人!」
營帳外自是站著守衛的兵卒,常同承早聽說江詠思被綁了來,怕會出事,是在外許久。只聽得裡面的劍聲,卻不敢進去。
這下聽到喚聲,忙攔住兵卒,自己進去了。
當見著那江大公子滿脖子的血,還活著站起那裡,他有些震驚,又不免放下心來:幸好幸好,沒死呢。要是死了,依著他十幾年的江湖經驗,那林小姐和閔危是徹底完了。
江詠思這下是回過神來,急切道:「我要見她!」
閔危漠然道:「此生,你不會再見到她。」他不會讓他們再相見。
他吩咐:「把他帶出去,務必要安全送回梁京。」
「是。」
江詠思還欲說些什麼,常同承忙不迭地在他後脖子砍了一刀,防他再亂說話,又拎住他的衣衫領子。
「二公子,這送到京城,是什麼個意思?」
常同承的疑惑方出口,便被一道冷眼掃過,是趕緊抓著人出去了。
再無他人,營帳中只閔危一人,他的面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須臾,唇角勾起似有似無的弧度。
此次劫運糧草,唯有江詠思活著回去。回到梁京後,能不能在那多疑的段治手下活著,全看江詠思自己的本事。
死容易,活著就難了。
只望他再返梁京時,江氏還有人在,畢竟曾為魏國政權出力。若是死絕了,他倒是良心不安了。
***
近一個月,金州與隨州的交界處硝煙滾滾,傷亡無數。
閔危身為叛軍頭目,指揮著手下十萬兵數,與牧王借用的五萬兵卒,據地形之勢,整合列陣布局。不待陳風從糧草被劫的事情中有所反應,就率先挑起戰火。
陳風雖年輕時到金州打過幾仗,卻無法做到閔危熟悉地情,又因敵軍攻勢兇猛,是節節敗退。
此間,閔危自是身披盔甲,身先士卒地沖在最前方,無疑鼓舞了底下將士不斷斬殺朝廷兵馬。
陳風所帶的二十萬人馬,不過在一個月後,就只剩十三萬。這剩下的兵卒,也多數受了重傷。更為重要的是,因糧草提前被劫,不得不四處征糧,以應戰時之需。又忙遣人返回梁京告知新帝,再從江南糧倉徵調。
臨時征糧,只能在隨州附近各縣城進行。百姓本就飽受戰火之苦,又強征了糧食,失了生存根本,又逢閔危讓人四處張貼的徵兵告示,上書各項軍功獎賞及糧食補用。
不說軍功,光是糧食。許多隨州的男人,無論老少,不惜跨過地線,攜著家人暗中前往金州。
金州前灘處的軍營是晝夜通明,不得停歇。
梁京城的皇宮內也是暴怒不止。新帝是萬萬沒想到糧草押運是出現這樣大的紕漏,這般就罷了,可為何活著回來的只有江詠思一人?
江南提督失了大兒,是從浙州傳了斥責書。而後宮的貴妃聽聞自己的大哥死了,每日哭哭啼啼。新帝這段時日也不再去她宮中。
「待江侍郎回京,朕必定給你封賞,加官進爵!」
那時之言,全換做現今的猜忌。
江詠思道是自己僥倖逃脫,又被手下之人掩護,才從隨州一路艱辛地逃回京城。話中漏洞,他也只能盡力彌補,也隱約明白了閔危此舉何意。
江府眾人是大喜之後,又是大憂,詢問在金州發生何事。江詠思都閉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