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盧應巡聽見外面靜了下來,輕輕地嘆了口氣。

  父母任地在東南,他獨自留在應天府讀書, 見識了不少亂象, 也與同窗一起幫過不少百姓。

  要是可以, 他還是更想待在書院裡當個教書先生,只是有時候看見的東西多了,想做的事情也多了。既然要走到更高的位置,才能讓一切做出更多改變,那就去試一試好了。

  大不了以後要是把滿朝文武都得罪了,就去找他祖父祖母開個書院給他當山長。

  祖父祖母總不會眼睜睜看著唯一的孫兒淪為無業閒漢才是!

  盧應巡這般想著,心裡一片寧定,絲毫沒有為自己掀起的風雨擔憂。

  縣令卻忙得焦頭爛額。

  他一邊安撫圍攏在縣衙外的百姓,一邊派人去趙王府求助。

  此事因趙王府而起,趙王府可不能讓他一個人背鍋!

  趙王年事已高,一般事務不會打擾他,可這次有幾百名百姓圍了縣衙,事情鬧大了怕是會牽連甚廣,府里的大管事不敢托大,趕忙找趙王陳明事情原委。

  趙王吃著美姬餵來的果子,眉頭都沒動一下,隨意地說道:「既然鬧出事來了,你馬上把府上整頓整頓,將犯事的管事都揪出來綁好送到欽使面前去,隨他們怎麼處置,該抄家抄家,該砍頭砍頭,我們絕不包庇任何人。」

  反正他只管吃喝玩樂,外面的事情他可不管,平時沒什麼事他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真鬧出大事來那自然是誰幹的誰承擔,難道還要他替他們扛下來不成?

  他是他們東家,又不是他們爹娘。

  大管事聞言心中一凜,壓根不敢替相熟的人求情,畢恭畢敬地應下。

  趙王想到大管事提及盧應巡的事,忽地想到自己有個兒媳和太子妃是好友,上回孫子偷跑出去的時候還隨著太子他們在清平縣玩了一段時間。

  他們這位太子殿下,瞧著倒是和許多人都不一樣。

  趙王多吩咐了一句:「既然那是東宮的外家,那就派人去好生伺候著,別讓人在獄中受了委屈。」

  大管事喏然退下。

  趙王府一陣雞飛狗跳,趙王全然沒放在心上。

  沒一會,趙王的小兒子從外頭喝完酒回來了,見府中亂成一團,不由找上他爹追問:「父王,怎麼府中這般熱鬧?」

  趙王道:「沒什麼,府里養肥了幾隻耗子,我讓人抓耗子去了。」

  趙王小兒子說道:「幾隻耗子而已,哪用得著這麼勞師動眾,找幾個捕鼠能手弄死就是了。」

  趙王看了年過弱冠還有些不經事的小兒子一眼,說道:「好,你去找張伯,跟著他辦這事兒。」

  趙王小兒子不知他爹什麼個意思,不過他還是挺聽他爹話的,立刻溜溜達達地去找大管事。

  等知道趙王所說的「幾隻耗子」是什麼,趙王小兒子都呆住了。

  他翻看著大管事抄沒出來的房契地契,震驚地說道:「他們膽兒居然這麼肥?這比我都富了吧?誰給他們這樣的膽子啊?」

  大管事見他咋咋呼呼的,只得解釋道:「他們都是打著趙王府的旗號出去欺橫霸市,其心可誅啊!」

  趙王小兒子氣憤地說道:「怪不得我有次出去打獵還有幾個小孩罵我,原來是他們幹的好事!」

  趙王小兒子親自把人捆了,麻溜領著人去找欽使。

  等見著了朝廷派下來的欽使,趙王小兒子立刻嚷嚷道:「欽差大人,你可要給我們趙王府做主啊,這些刁奴實在太過分了!我多俊俏瀟灑一個人,出去理當是很受歡迎的才是,都怪這些刁奴在外頭敗壞我的名聲!您可千萬要還我們趙王府一個公道,把他們幹過多少壞事算個清清楚楚、讓他們把偷吃的東西統統給吐出來!」

  剛得了消息正想著怎麼和趙王府掰扯的欽使:「………………」

  總覺得趙王家這麼兒的性情有點熟悉。

  不要懷疑,這正是一位從開泰帝幕僚榮升為三品朝官的欽使。

  聽完趙王小兒子叫嚷的話,欽使感覺老寇家莫不是容易出這種憨貨。

  他們那位太子殿下就不說了,從小就是這性格。

  連他們那位陛下偶爾也會做出許多讓他們心累不已的事。

  趙王這邊這麼配合,半日功夫就把人贓都囫圇著送過來了,欽使辦起事來自然毫不含糊,二話不說就帶人趕去那處被百姓圍起來的縣衙。

  見到欽使來了,百姓們振奮不已,七嘴八舌地和欽使說起自己家的慘況來。

  欽使叫人挨個收起他們手中的狀紙,見上頭的字跡剛勁俊逸,眉頭微微一挑,想到至今還在獄中的那個「刺頭」。

  欽使道:「諸位且放心,我們已經把罪魁禍首都抓起來了,接下來會有人核算清楚他們到底侵占了多少田產逐一造冊歸還。」

  百姓見欽使面龐方正,神色清明,覺得他是個好官。他們圍了府衙大半天,也有些乏了,不少人心中都有了退意,猶豫著說道:「若是你說話不算話,我們還能往哪討回公道去?」

  欽使解下腰間的佩劍,逡巡一圈,找到其中最年長的一位鄉老,正色說道:「這把佩劍是御賜之物,勞煩這位老人家先幫我保管著,等一切塵埃落定再還我。」

  一聽是御賜之物,那鄉老頓時有些手足無措起來,緊張地接過那把佩劍,仿佛那劍有千斤之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