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情況下, 一個小年輕跑到他們任地上攪風攪雨,他們自然是不樂意的, 找了個由頭就把人給逮了。

  還是盧應巡身邊的小廝機靈,趁著混亂跑出來緊趕慢趕趕回京城報信。

  盧重英把小廝喚進來一問, 知曉對方沒問是什麼人就把他兒子給抓了,搖著頭說道:「用不著想法子, 回頭他自己就能回來了。」

  盧夫人惱道:「你怎麼能這樣?兒子出事了, 你還讓我乾等著?好, 你是朝廷命官,不好徇私枉法, 我自己去救兒子!我好歹也有個二品誥命在身,就看看那縣令敢不敢把我也抓了!」

  盧重英忙拉住妻子說道:「真要有事, 他難道還跑不過懷安?你就別瞎著急了,我看他是自己想去蹚蹚渾水。」

  「你又知道?」盧夫人氣不打一處來,「要是兒子出了什麼事,我一定叫你好看!」

  盧重英笑道:「自己兒子, 我還能不知道他什麼性格嗎?他本就不是行事衝動的人, 再看看吧。」

  盧夫人見丈夫這般篤定, 也就沒提自己去救人的事,默默轉過身去抹眼淚。

  有時候養兒育女就是這麼操蛋,分明自己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到長大了他反而更親他爹,他爹也更懂他在想什麼!

  盧重英見妻子哭了,對兒子也有了點意見,又打發小廝懷安再回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那小子吃沒吃苦頭。

  吃了苦頭就算了,沒吃苦頭回來一頓打跑不了。

  小廝領命而去。

  盧應巡的事,東宮比盧重英知道得還早一點。

  前些日子察覺盧家二房和趙王的關係,東宮便派了人手出去盯著趙王那邊,趙王有什麼異動倒沒看出來,反倒是趙王麾下的管事們個個囂張,欺橫霸市起來比一般的鄉紳土豪都要蠻橫。

  他們正要搜羅搜羅證據帶回去稟報給東宮,盧應巡這個年輕人就出事了。

  聽說有個為民請命的人被抓,他們走得比那小廝懷安晚一些,還特意去打聽清楚被抓走的人是誰,命留守的人好好看照,不能讓好心人蒙冤受難。

  不打聽還好,一打聽那可真是嚇了一跳,這不是太子殿下的親表哥嗎?

  這可是國舅盧重英的獨子啊!

  於是他們趕忙派人回東宮稟報此事,免得耽擱太久讓盧應巡白白受那牢獄之苦!

  太子殿下得知被抓的人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表哥,頓時讓對方帶著東宮令牌去把人結出來,免得盧皇后和盧重英知道後擔驚受怕。

  「也派人去和舅舅說一聲吧。」姜若皎提醒道。

  太子殿下連連點頭,又派人跑盧家傳話去。

  沒過多久,派去的人就回來了,說盧重英也已知曉盧應巡被抓的事,還讓太子殿下讓人盯著點就行了,不必急著把他撈出來。

  太子殿下納悶得很,和姜若皎嘀咕起來:「舅舅這是什麼意思?也想表哥和我一樣在牢里多反省幾天嗎?」

  姜若皎道:「舅舅應當是信任表哥的能耐,知道他肯定不是束手就擒,而是有旁的打算。你讓人追上剛才回來報信的人,讓他們靜觀其變就是了。」

  太子殿下沒聽太懂,不過姜若皎和盧重英都說不用管,他也就沒再多說什麼,照著姜若皎的提議派人追去傳令。

  太子殿下安排完了,又惦記起姜若皎剛才喊的那聲「表哥」來。

  才送走一個表哥,又來這麼一個表哥,怎麼這世上表哥就這麼多呢!

  好在太子殿下心裡挺親近盧重英這個舅舅,對盧應巡這個素未謀面的表哥倒沒太大的惡感,只說道:「聽說表哥在應天書院讀書,也不知那應天書院好不好,有沒有什麼能人。」

  姜若皎道:「想來應該是有的,今年秋闈的文章我們不都看過了嗎?北邊諸州顯然是應天府的最為出挑。」

  太子殿下道:「等表哥到了京城我們再問問看,要是好玩的話我們也找時間去應天府看看。」

  姜若皎應和道:「可以,我們合該趁著你還只是太子多去外面看看。」

  太子殿下見自己的提議得到認可,高興地抱著姜若皎啵啵啵地親了起來,那模樣活像抱著自家寶貝玩具的小孩兒。

  姜若皎嫌棄地把他推開,讓他別整天捧著她臉到處瞎親。

  另一邊。

  一夜過去。

  盧應巡坐在牢中,看著牢房裡僅有的小小高窗。

  他衣衫未亂,氣度泰然,不見半分淪為階下囚的慌亂。

  早飯送來了,是硬得難以下咽的窩窩頭,他也不嫌棄,一口接一口地啃完,又坐在那裡看光。

  事實上現在該慌亂的確實不是他,而是當地縣令。

  本來百姓心裡總有幾分畏懼官府和權貴,很猶豫要不要把狀紙遞上去,現在幫助他們的盧小先生在他們眼前被抓了,反倒把他們的膽氣激了起來。

  盧小先生說得對,他們這次要是再退讓,旁人都當他們軟弱可欺,他們不僅要不回自己的田地,還會被權貴變本加厲地欺壓。

  面對眼前的困境,他們不能束手就縛,必須要行動起來,把事情鬧大到官府害怕!

  當今陛下是個明君,登基後勵精圖治,救災很及時,懲治貪官污吏也從不手軟,縣令即便畏懼趙王的權威,也得考慮自己的項上人頭!

  何況盧小先生還說,這兩天會有欽使過來巡察,只要他們鬧出的動靜足夠大,一定會把欽使吸引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