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殿下向來喜歡美好的事物, 聽了這聲「太子表哥」不由多看了對方幾眼,只覺過去沒見過這種甜滋滋的女孩兒。

  姜若皎看在眼裡, 沒說什麼,上前朝盧皇后見禮。

  盧皇后讓他們夫妻倆坐下, 給他們介紹起今兒入宮覲見的都是誰。

  原來這母子三人是范陽盧家二房的人, 過去與他們往來雖不多, 卻也是實打實的親戚。

  他們二房的人與大房不親近,以後也沒什麼機會成為當家人, 所以早早便出去自己打拼,如今調任回京便攜兒女來拜見盧皇后。

  盧皇后雖被兄長告誡過不要與本家的人走得太近, 可聽這位堂嫂的說法,感覺他們與本家關係也不算太好。

  剛才她聽堂嫂說朝中這幾日有人舊事重提,又勸說開泰帝納妃,便想著給東宮拉些助力。

  這便留她們在宮中用了午膳, 兩次派人去探看太子夫妻倆回來沒有。

  盧皇后是不知曉盧重英暗中資助過的開泰帝的, 只知盧重英職位不高不低, 只是個侍郎,手中沒多少實權,想幫外甥怕也無能為力。

  朝中多一個舅舅,東宮就多一份依仗。

  瞧著開泰帝在床上如狼似虎的架勢,如何能忍著一整年不碰女人。

  她要是攔著不讓他碰,那就是善妒不賢了,怕是要連累東宮。

  盧皇后撫著肚子對太子說道:「你們表哥表妹剛來京城,沒幾個相熟的朋友,你們平日裡多帶他們一起玩兒。」

  太子殿下不疑有他,見盧皇后這般吩咐便點頭應下:「沒問題,以後表哥表妹可以多來東宮玩玩。」

  他說完又給盧皇后說起這次去清平縣的見聞來,對苞米這種新作物更是大誇特夸,直說已經吩咐廚房去煮了,一會就拿來讓她們嘗嘗看。

  盧家表妹似乎對太子殿下說的東西格外好奇,聽完後還感慨說道:「要是我們也能去清平縣去看看就太好了。」

  盧家表哥也說道:「叔祖父和叔祖母都在那邊吧,我們合該去登門拜訪的。」

  太子殿下說道:「這有何難,下回我們去清平縣時捎帶上你們就成了。」

  盧家表妹驚喜地望著太子殿下:「真的可以嗎?」

  太子殿下覺得這麼件小事,哪值得這麼激動。他說道:「反正也不遠,有什麼不可以的。」

  苞米煮熟送上來後,年輕一輩已經混得很熟了。

  主要是盧家表妹很給面子,太子殿下說什麼都表現得非常感興趣。

  盧家表哥又見識廣博,太子殿下隨口一提的事他都能扯出段典故來,讓太子殿下聽得津津有味。

  姜若皎卻是被盧皇后和盧三嫂拉著討論生育問題,大體內容是讓姜若皎要抓緊些要孩子,不能讓人非議東宮久無所出。

  姜若皎含笑應下盧皇后的教導。

  小夫妻倆回東宮時,太子殿下還很有些意猶未盡,與姜若皎說起盧家表哥的博學多才來。

  他們到底是世家大族教養出來的,見識果然不一般。

  為人也不討厭,和裴徵那傢伙大不相同。

  姜若皎剛才被盧皇后她們拉住說話,沒有分神聽他們都聊了什麼,便問盧家兄妹倆都說了什麼有趣的事。

  太子殿下興致勃勃地給姜若皎複述了一路。

  姜若皎聽了一路,回到東宮後聽說御廚那邊送來一筐大閘蟹,便手癢地把太子殿下打發走。

  她挑出一批肥美的大閘蟹,仔仔細細地把它們逐個拆開,取出裡頭的蟹黃蟹膏,混著姜蔥爆得噴香,又取出上好的黃酒將蟹黃蟹膏浸透,澆高湯、淋豬油,做好了滿滿一罈子禿黃油。

  禿黃油拌飯拌麵都老香了,可以把大閘蟹的美味存著過冬。

  姜若皎忙忙碌碌許久,眼看馬上快到晚膳時間了,又取來幾個賣相相當漂亮的貢橙。

  她熟門熟路地剖開橙皮、取去橙瓤,做起了江浙名菜蟹釀橙。

  蟹肉、橙肉、荸薺以及許多種複雜調料在鮮橙之中齊齊蒸熟,約莫兩刻鐘之後就齊活了,端上桌後像個齊齊整整的新鮮橙子,得打開一看才知道內有乾坤。

  這樣做出來的蟹肉十分鮮美。

  就是做起來比較費功夫。

  剝離蟹肉得花不少時間,把鮮橙處理成精巧漂亮的臨時燉盅又得花不少時間。

  太子殿下回去讀了半天書,沒瞧見姜若皎回來,又跑到小廚房前探頭探腦。

  姜若皎正好把蟹釀橙做,瞧見太子殿下跑過來找人,讓他自己端一個出去嘗嘗。

  太子殿下嘟噥道:「你想吃什麼讓別人做就是了,哪用自己費那麼多功夫?」

  姜若皎道:「我挺喜歡做菜的。」

  她過去的規劃就是為妹妹找個好歸宿,自己嫁不嫁人都無所謂,守著父母留下來的食肆一直開下去也不錯。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菜瓜果,不同的時令適合吃不同的禽畜魚蝦,每一天都可以嘗試去做全新的菜餚。

  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她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上,見識了更廣闊的天地,想要抓住的東西便多了。

  只有回到廚房裡,回到灶台前,感受著柴火燃燒帶來的熱意以及各種食材散發的香氣,心情才能慢慢重歸平靜,仿佛又變回兒時趴在灶台旁看父母忙忙碌碌的那個小姑娘。

  姜若皎笑著仰頭看太子殿下:「你不喜歡吃我做的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