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殿下想也不想就說:「當然喜歡!」他伸手捏玩著姜若皎因為過去常年握菜刀磨出了薄繭的指頭,補充道,「可我不想你太辛苦了,偶爾做個菜打打牙祭就好,不要悶在廚房太久。」

  姜若皎笑道:「我今兒也是見到秋蟹肥美,想著做些禿黃油冬天也能吃。白樂天都說『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每每吃著好滋味的時候,不免想著吃不到的時候得多惦念,能留住幾分味道總是好的。」

  太子殿下聽了這詩覺得不大吉利,不以為然地說道:「吃不到就吃不到,明年秋蟹肥的時候不就又能吃了,哪用得著心心念念惦記著。」

  姜若皎不和他辨,與他一同坐下吃起了蟹釀橙。

  太子殿下嘴裡說讓姜若皎別太辛苦,吃完自己那份卻還想再吃,要不是姜若皎說沒有了,他能一口氣吃許多份!

  接下來幾天夫妻倆每日讀書聽課,一如既往地忙碌。

  姜若皎不時從邸報和太子殿下口中了解前朝的事。

  因著趙少卿的極力推崇,太子殿下如今聲名大振,人人都說太子殿下是吉星降世,要不怎麼去賑災賑出這樣的好結果來:先是祈雨得雨,接著又是種出高產新作物!

  朝野之中關於太子的非議之聲漸漸少了,倒有把太子夸上天的趨勢。

  姜若皎皺起眉頭,不知這是不是又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想要把太子捧得高高的讓太子以後下不來台。

  不過眼下更重要的還是另一件事:等過了中秋,秋闈就該開始了。

  今年是開泰帝登基後第一次正兒八經展開的科舉考試,為了保證前幾年因為時局動盪而被耽誤的考生們能參加科舉,開泰帝特意允許考生們就地科舉。

  只要能找到願意相互作保的人,他們可以不返還原籍參加秋闈,以免他們錯過這次科舉又得再蹉跎三年。

  裴徵和柳春生他們就是靠著這道詔令在京城安心備考的。

  太子殿下對這次秋闈也很感興趣,以前他不喜歡讀書,覺得讀書一點意思都沒有,讀書人自然也不在他的交遊範圍內。

  可他在鶴慶書院待了小半年,感覺便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他發現有學問的人玩起來花樣更多。

  眼下有不少士子特地趕來京城參加秋闈,考過了明年直接考春闈當官去,考不過也可以安安心心紮根京城再溫習兩三年爭取下次金榜題名。

  太子殿下對於這些或年長或年輕的讀書人都很感興趣,碰上休沐日便約上三兩朋友去和考生們偶遇,聽聽他們是怎麼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

  姜若皎也有自己的事要辦,休沐日沒與太子殿下一起行動,而是與柳先生一起去看女子學堂的籌備情況。

  姜若皎一行人在女子學堂前下了馬車,正好碰上許久不見的樊延領著人準備出城。

  樊延頓住,上前朝姜若皎見禮:「見過娘娘。」

  姜若皎道:「又不是外人,哪用那麼多虛禮。」既然碰找了人,姜若皎就想起下個休沐日正好是樊延生辰,她也不好送什麼給樊延,便邀請道,「下個休沐日你若是得空的話,中午就來這邊一趟,我給你下碗長壽麵。」

  樊延點點頭。

  兩人說話時坦坦蕩蕩,沒特意避著誰。

  姜若皎挽著柳先生入內。

  等左右都離遠了,柳先生才說道:「你約樊統領在宮外見面會不會不太好?」

  姜若皎道:「又不是單獨見面,先生你們不都在旁?總不能我成親了,就連給義兄過個生辰都不行吧?回頭他要是外出打仗了,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

  柳先生想想也對,樊延既是開泰帝義子,又是和姜若皎一起長大的義兄,兩人光明正大地往來也沒人能說什麼。

  姜若皎與柳先生一起繞著女子學堂走了一圈,看著亮亮堂堂的講堂和藏書樓都十分滿意。

  柳先生說道:「既然這邊已經修繕好了,我得開始忙學堂的事,接下來還是住在宮外方便。」她抬手輕撫姜若皎的鬢髮,「你若有什麼事不要藏在心裡,就算我們幫不上什麼忙,能把心事說出來也會舒坦些。」

  姜若皎笑道:「我能有什麼事,不知多少人羨慕我這樣的好際遇。」

  柳先生沒再多說。

  姜若皎陪柳先生驗收到傍晚,眼看宮中快要落鎖了才啟程回東宮去。

  不想她才出女子學堂的門,就見太子殿下迎面跑了過了。

  「你怎麼這麼晚都沒回來?我左等右等沒等找人,就直接過來找你了!」太子殿下拉著姜若皎上了馬車,嘴裡忍不住抱怨道。

  姜若皎道:「試了試這邊的新灶,一時忘了看天色。」

  太子殿下道:「新灶有什麼好試的,你莫不是還要來這邊做飯不成?」

  姜若皎反問道:「你遇到沒見過的新紙,難道不想畫上幾筆?」

  太子殿下語塞。

  那還真忍不住!

  第90章

  一路上, 太子殿下和姜若皎說起自己白天聽來的趣事,說著說著又提起晌午遇到盧家兄妹倆的事。

  「沒想到表妹也女扮男裝出來玩兒,不過她穿起男裝來沒你像男孩兒, 我一眼就能認出她是女的了。」太子殿下和姜若皎點評起盧家表妹差勁的女扮男裝水平來,說她這裡漏了陷那裡也漏了陷,只有瞎子才看不出來。

  姜若皎笑盈盈地道:「你看得倒挺仔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