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末了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說想去看望一下陳夫子,贏得了其他人的一致認同。

  陳夫子為人方直、待人寬厚,妻子成婚多年無所出也沒納妾或者另娶,夫妻倆一直恩愛得很。

  後來妻子病逝,陳夫子傷心得很,多虧了有楊峰清這個讓他十分滿意的學生在,才叫他沒隨著妻子撒手人寰。

  這些年他一直把楊峰清當親兒子一樣教,沒想到楊峰清去了趟京城便有去無回,眼看就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陳夫子如何能接受?

  自從得知楊峰清被判了秋後問斬,他就一病不起,每日纏綿病榻,說不準楊峰清沒了,他也會跟著一命嗚呼。

  姜若皎自是要跟著去的,她與柳春生他們一同出了書院,湊錢備了些病人適合吃的瓜果點心前往陳夫子家。

  陳夫子父母已逝,妻子又病故,膝下無兒無女,家中只一老僕忙前忙後,看著冷清得很。

  見柳春生一行人來了,老僕鼻子一酸,拉著柳春生的手感慨:「多虧了你們還時常來看看我們老爺啊。」

  姜若皎心裡也是感觸良多,很為陳夫子的遭遇嘆惋。

  她沒聽過陳夫子的課,柳春生他們進屋與陳夫子說話,她卻是沒法湊熱鬧的。

  見老僕張羅完茶水正要去準備晚飯,姜若皎捋起袖子說道:「我是剛到書院的新生,與陳夫子說不上話。不如我來做頓晚飯,看看換個口味陳夫子能不能多吃點?」

  姜若皎這麼熱心,老僕不好拒絕,徑直領著姜若皎去了廚房。

  陳夫子臥病在床,平時一日三餐都得喝粥,別的東西根本用不進去,且還用不得辛辣刺激之物。

  姜若皎把廚房裡的食材和調料看了一圈,心裡有了打算,熟門熟路地開始備米備菜。

  正值炎夏,大夥食慾都不太好,姜若皎準備先做一鍋清甜解暑的紅豆沙,再做些軟糯好入口的綠豆糕,正好可以供他們邊說邊品嘗。

  至於晚飯正餐吃什麼,再做一鍋河鮮粥就是了,這邊鄰近碼頭,隨時都能從漁家那弄到最新鮮的魚蝦。

  老僕瞧著姜若皎動作熟練,顯見是個常下廚的,頓時放下心來,把火生好便依著姜若皎的意思出門買河鮮去。

  等老僕回來時,姜若皎已經把紅豆沙和綠豆糕做好了。

  都是常見的吃食,經她手做出來卻大不相同,不管是色澤還是品相都讓人食指大動,恨不得立刻嘗嘗看。

  姜若皎接過老僕用柳枝穿著提回來的活魚,柳春生正好發現她不見了過來尋她。

  姜若皎道:「柳師兄來得正巧,你和陳伯一起把茶點端出去分了。」

  柳春生昨日已經嘗過姜若皎的手藝,見姜若皎一轉腳的功夫就差不多把晚飯給張羅好了,不由感慨道:「有姜師弟在,我們以後有口福了。」

  姜若皎笑了笑,著手宰魚去。

  她殺魚殺得熟練,不僅去鱗去得快,連去骨都很有一手,三兩下便把魚刺都弄沒了,又把肥嫩的魚肉片成一片片。

  中途有自詡廚藝不差的人想來幫忙,見識了姜若皎的刀工後自嘆弗如,化身狗腿子在旁邊打下手,說是讓姜若皎給他學上兩手。

  很快地,誘人的粥香從廚房飄了出去,飄到了陳夫子的病房中。

  陳夫子形容枯槁地靠在枕上,勉力應付著來自學生們的關心。

  柳春生他們遞上來的糕點他也嘗了嘗,味道確實不錯,只是於他而言現在吃什麼都沒滋沒味,誇起來自然十分勉強。

  柳春生他們都面帶憂色,在心裡止不住地嘆氣。

  直至粥香飄來,所有人精神莫名一陣,心裡不由得好奇起來:怎麼會有這麼香的粥?

  陳夫子也是一怔,不知想起了什麼,一時竟恍惚地出了神。

  第37章

  陳夫子的情況, 姜若皎路上也了解了不少,他的病大半是心病,吃什麼都沒滋味。

  她沒玩什麼花樣, 最尋常的米,最常見的魚,再剝些河蝦增鮮。

  住在江河邊上的人家,平日裡大多會吃上這麼一鍋粥,不拘是什麼魚、不拘是什麼蝦, 撈出什麼就做什麼, 慢火煮出來的粥吃著就很香。

  到了薄暮時分,一鍋柴火滿滿熬出來的鮮蝦魚片粥就可以吃了。

  老僕將盛過紅豆沙的碗洗乾淨, 又把一碗碗粥盛起來,端出去讓眾人上桌吃。

  姜若皎還切了不少蔥花和香菜, 大夥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撒進粥里攪拌攪拌,吃著又鮮又香。

  老僕端了碗粥到陳夫子面前, 陳夫子眉頭動了動, 回過神來碰過熱騰騰的鮮蝦魚片粥, 只覺粥里翻騰著滿滿的柴火香。

  他妻子在世時就愛做這樣的粥,老說他吃得少, 不給她面子,非要他多吃兩碗, 後來妻子不在了,家裡就兩糙老爺們,吃什麼不是吃,他經常直接在書院食堂應付應付就完事。

  這幾個月倒是天天喝粥, 喝得沒完沒了, 只是再沒有聞到過這樣的味道……

  陳夫子喉結動了動, 接過遞到自己面前來的粥一口一口地慢慢吃、慢慢嚼,每一粒米都熬開得恰到好處,吃進去不會太軟爛,吞下去時還能嘗到裡頭蘊著的米香。

  人間太苦,所以有的人活得生不如死,有的人活成了行屍走肉,有的人糊裡糊塗地來糊裡糊塗地去。可有時候混混沌沌地過完一輩子,倒是種難得的幸福與幸運,畢竟縱使有千般萬般的掙扎,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