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如不聽,不如不看,不如一閉眼一蹬腿,再不管這世間的紛紛擾擾!

  陳夫子把一碗粥吃完,抬頭看到老僕熱淚盈眶地守在旁邊,嘆著氣說道:「這幾個月真是辛苦你了。」

  老僕說道:「不辛苦,不辛苦,當初我流落街頭快被凍死了,是老爺和夫人收留了我。老爺多吃幾口吧,您多吃幾口,夫人在天之靈肯定會很高興。」

  陳夫子眉目悲苦。

  柳春生見陳夫子難得地把整碗粥吃完了,欣喜不已地捧著空碗又去給陳夫子盛了第二碗粥捧到病榻前。

  柳春生介紹道:「姜師弟昨天才來書院報到,夫子可能還不認得,他是山長家中的遠親,文章寫得極好。今兒我們說要來看您,姜師弟也一起過來了。」

  姜若皎在旁聽著,心中有些訝異,轉而想到柳先生與平西王太妃、鶴慶先生都有幾分交情,應當是柳先生挑揀出幾篇她過去寫的文章送到書院這邊來說服鶴慶先生收下她。

  柳春生既然是負責接引他們的人,讀過她的文章也不足為奇。

  姜若皎謙道:「都是以前胡亂寫的文章,當不得柳師兄這般讚譽。」

  陳夫子接過柳春生捧過來的粥,感受著瓷碗透出的熱意,總有種恍然回歸人間的感覺。他本來是這些學生的老師,卻被接連而來的變故壓彎了脊樑,恨不能就此一死了之,再不必聽那接連傳來的噩耗。

  他尚且如此悲憤與絕望,又如何讓這些學生相信這世道還有變好的希望?

  陳夫子沉默地聽著年輕的學生們說話,過了許久才嘆著氣說道:「我這一病,卻是耽擱了不少事。」

  柳春生說道:「我們都盼著夫子早日養好身體、早日回來給我們講學。」

  其他人本來都被香到沒邊的鮮蝦魚片粥吸引了,圍坐在一起大快朵頤。聽了柳春生與陳夫子的對話,他們立刻放下碗筷說道:「對啊,夫子,我們都盼著您早些回來。我看岑夫子也十分掛念您,沒您和他辯論,他講學都沒什麼勁頭了!」

  那位岑夫子與陳夫子向來不對付。

  岑夫子嫌棄陳夫子的觀點太過溫吞也太過迂腐,直說陳夫子那一套沒什麼大用。

  陳夫子雖是性格溫和的謙謙君子,卻也不太看得慣岑夫子那誰都不看在眼裡的張狂德性。

  反正,就算是向來不與人相爭的陳夫子,碰上那位岑夫子還是時常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吵得面紅耳赤。

  鶴慶書院向來不禁止光明正大的辯論,就算兩位夫子時不時互別苗頭、針鋒相對,也沒有人覺得他們有辱斯文,反而感覺這才是鶴慶書院該有的氣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他們鶴慶書院向來不局限於一家之言,只要願意辯論,那就辯論到底!

  姜若皎卻是不清楚這些事,聽眾人提及兩位夫子的新仇舊怨,不由豎起耳朵認真旁聽。

  她心裡也對那位岑夫子也生出了幾分好奇來,總覺得對方能讓這位性情溫吞的陳夫子都跟人吵起架來,應當是個很了不得的人物。

  陳夫子久病未愈,柳春生他們也不好多留,吃過晚飯後便相攜歸去。

  一行人離開陳夫子家,柳春生對姜若皎說道:「大半年了,我還是頭一次看陳夫子吃完兩碗粥,真是多虧了姜師弟。」

  姜若皎笑道:「是師兄你們時常去看望陳夫子,讓陳夫子想開了而已。」

  難道日積月累的好,還比不上一碗熱粥不成?應當是恰好在這一天、這一時刻,陳夫子想讓自己振作起來了,所以才打起精神多吃了一碗粥。

  其他人卻頗為贊同柳春生的話,紛紛說道:「不管怎麼樣,姜師弟都是個福星。我們來了這麼多次,也比不過姜師弟你來這一次。」

  他們還七嘴八舌地誇起姜若皎的手藝來,他們平日裡聚會也會自己做點吃的,只是做出來也就是能吃的水平而已,遠沒有姜若皎這樣的好廚藝。

  要知道姜若皎這是拿著最常見的食材變著花樣做出好幾種好吃的吃食!

  沒有人不喜歡被誇,姜若皎也一樣。她笑著聽了一路誇讚,別過柳春生等人獨自回青雲舍。

  眾人看著姜若皎往青雲舍那邊走,又好奇地讓柳春生把姜若皎的文章給他們看看。他們現在已經接受姜若皎這個新朋友,自然想多了解了解姜若皎的才學,往後相互討論起來心裡也能有個底。

  柳春生道:「我回去取來給你們看看。」

  另一邊,姜若皎回到青雲舍,卻見寇世子在庭院裡借著餘暉舞劍。他們這些勛貴子弟平日裡都戴著佩劍,只不過大多數人都只是做裝飾用,寇世子耍起劍來倒是像模像樣,看著還挺像那麼一回事。

  姜若皎頓住腳步,停在不遠處看寇世子把一套劍法耍完。

  寇世子收了劍,看了看姜若皎,又看向她空蕩蕩的腰間,興致勃勃地問道:「你沒有佩劍,是不是不會使劍?」

  「對,我不會,我們尋常百姓家哪裡用得起劍?」姜若皎奇道,「世子怎麼突然舞起劍來了?」

  寇世子道:「下午交了幾個朋友,和他們耍了一會,覺得得再練練。」他明顯是耍劍耍出了興頭來,拉著姜若皎要給她補齊讀書人的家當,「回頭我叫人給你捎一把過來,到時我教你使!」

  姜若皎遲疑地道:「我這個歲數才開始學劍,怕是有些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