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姜映雪練字用的都是她寫的字帖,姐妹倆的字竟是越寫越像了。

  姜若皎不再教訓姜映雪,而是將自己想擇州學生員當妹婿的想法與姜映雪講了。

  她說道:「以你的相貌,自然能輕鬆吸引到不少慕少艾的男子。可古人都說『以色侍人,色衰而愛馳』,你若想要與丈夫白首偕老,便不能連丈夫在想什麼都不知曉。」

  姜映雪有些害羞:「我才十三歲,哪裡就要談婚論嫁了?阿姊你都沒給我找姐夫!」

  「我不急,我得守著食肆。」姜若皎說道。

  「我也不急,我與阿姊你一起守著食肆。」姜映雪立刻說道。

  姜若皎說道:「那你以後有了相中的對象一定要跟我說,別私下與對方往來,免得被人騙了去。我若有覺得好的也會跟你說一聲,讓你先相看相看再瞧瞧適不適合。」

  有個長得美麗不可方物的妹妹也挺煩惱,得防著寇世子那群紈絝子弟,更得防著那些年過半百還好色得很的老東西。

  但凡妹妹長得再尋常些,姜若皎都不會這麼早就開始物色妹婿人選。

  只恨她們家無親無故,只有一群對食肆虎視眈眈的糟心族人。

  那些傢伙不牽線把她們姐妹倆賣掉就算好了,真有什麼事指望他們伸出援手無異於痴人說夢!

  要是姜映雪能嫁個有官身的讀書人,她就不必擔心有亂七八糟的人覬覦這個妹妹了。

  在姜映雪面前,姜若皎沒把心裡的擔憂說出來,只讓她勤讀書勤練字。

  聽到話題又繞了回來,姜映雪撇撇唇,不甘不願地答應下來:「我知道,我不會再躲懶了。」

  姜若皎也不想反覆叮囑,只是姜映雪還是個半大小孩,不多說幾句她哪能聽進心裡去?

  她替姜映雪整理了一下鬢邊的髮絲,嘆著氣說道:「要是你以前沒有好好認字,現在連話本子都看不懂。你想想看,真要那樣的話是不是少了許多樂子?」

  姜映雪道:「我才沒那麼笨,該學的我都會好好學。」

  姜若皎不再多說。

  接下來天氣逐漸轉冷,食肆的生意也冷清下來,每日只在飯點熱鬧一小會,別的時候幾乎是門可羅雀。

  姜若皎也不氣餒,挑了個生意不忙的日子閉店一日,帶姜映雪去寺里還願。

  姜若皎心裡不怎麼相信神佛,不過早些年姜映雪生病了,她到寺里許過願讓姜映雪早日康復。

  聽人說若是不去還願,老天會把好運收回去,姜若皎便秉承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帶著姜映雪再去寺里一趟。

  後來姜若皎幫寺里做了回齋飯,主持嘗了很喜歡,親自為她父母供了燈,說是能引他們往極樂之處。

  姜若皎不知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又懷揣著「既然不用錢那就試試看吧」的想法應允下來。

  等燈供上了,她才知曉自己還得每個月挑一兩天過來燈前誠心誠意地給父母念經(順便給主持做頓齋飯)。

  姜若皎懷疑主持是故意的。

  佛門的便宜一點都不好占!

  姜若皎姐妹倆才踏入寺門,便被眼尖的小沙彌瞧見了。

  對方迎上前來對姜若皎說道:「姜姐姐,你來得倒巧了,主持今日有貴客,正琢磨著要不要派人去食肆那邊請你過來一趟。」

  姜若皎含笑睨著小沙彌,說道:「主持有請,我自是不敢推脫,只是我還得去給父母念經來著。」

  對上姜若皎明顯帶著促狹的笑臉,小沙彌面上一紅。

  自家師父替姜家父母供燈存的什麼心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他們這些沒多大話語權的小沙彌也很無奈啊,他們又不能說主持就是在貪那麼一口吃的。

  小沙彌說道:「這個不愁,我們師兄弟幾個替姜姐姐你念去,今天保准幫姜姐姐你們姐妹二人多念十遍!」

  姜若皎也沒再為難小沙彌,她隨口詢問:「什麼貴客竟讓主持這樣上心?」

  姜若皎問得隨意,小沙彌想著沒什麼好隱瞞的,便爽快答道:「不是旁人,正是平西王太妃她老人家。」

  第3章

  姐妹二人這兩年時常過來,對寺里的路門兒清,不必小沙彌引路也知曉廚下在哪。

  姜若皎別過小沙彌,領著妹妹徑直往老地方走去。

  這座佛寺時代悠久,寺內井然有序,聽不見半點喧譁,只偶爾飄來些念經聲。

  姜映雪緊挽著姜若皎往前走,口中埋怨道:「又要阿姊你給他們做齋飯,他們怎地不自己去店裡吃?」

  姜若皎道:「結個善緣總是好的。」

  即便不時擠兌擠兌小沙彌,姜若皎還是挺高興自己做的吃食被旁人喜歡。

  她覺得這與詩文被嘉獎、琴曲被喜愛一樣,是一件極好的事。

  愛書之人有知己,愛琴之人有知己,愛吃之人應當也會有「食中知己」才是。

  在姜若皎看來,「食中知己」不必相交太深,有時候偶然坐下來吃上幾口,誠心誠意地夸上一句好吃,那便是食逢知己了。

  姐妹倆邊說話邊往前走,主要是姜映雪小雀兒一樣說個不停,姜若皎時不時回上一句。

  立冬後天氣轉冷,到了轉角處一陣風呼啦啦吹來,凍得姜映雪直打哆嗦。她捂緊手裡的手爐,貝齒輕輕發顫:「山上可比山下冷多了。」

  「剛才讓你去為阿爹阿娘念經,你偏不願去,非要跟著我走這一遭。」姜若皎微微側身將妹妹擋得嚴嚴實實,不讓冷風吹到她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