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寇世子想著「好漢不吃眼前虧」,也冷哼了一聲:「當我稀罕來你這又破又小的店?既然你這麼不識抬舉,往後你用八抬大轎請我來我都不來!」

  第2章

  人趕走了,店裡的夥計也來了,是對踏實肯乾的兄妹。

  見到姜若皎已經挑了一車食材回來,兄妹倆麻利地幫忙把食材卸下,齊齊將它們搬到地窖里去放好。

  兩人又去把店裡收拾停妥,才放出今天的菜式正式把大門打開迎客。

  姜若皎讓姜映雪回後院讀書去,自己轉到廚房忙碌起來。

  她年紀小,父母又是出意外沒的,沒來得及把拿手好菜都教給她,所以接手食肆時一開始也不過賣些麵食而已。

  姜若皎從小愛吃麵,自己便也愛學著做,再加上力氣還不錯,擀出來的麵條又勁道又好吃,哪怕湯底澆頭之類的比父母做的略差一些,倒也能留住不少老食客。

  鄰里雖不敢為她們姐妹倆出頭,平日裡還是憐她們姐妹二人相依為命,遇著喜慶事也會拖家帶口出來吃頓好面照顧照顧姜家食肆的生意。

  如今姜若皎接手食肆快三年,做面的手藝越發熟練,同時也不忘對著家傳菜譜學些新菜式。

  這期間她不定時放出一兩樣看看食客反響如何,基本把姜家父母留下來的那點菜式琢磨得差不多了。

  很多食肆有一兩樣拿手菜就差不多了,根本不會費心去琢磨旁的新菜。

  姜若皎卻不是那種容易滿足的人,既然決定要守住姜家食肆,她心裡有著不少新鮮想法想要去嘗試。

  只是在妹妹出嫁前一切都得以穩妥為先,絕不能貪心冒進。

  姜若皎心裡想著事,手中的動作也沒停。

  今日她賣的是裙帶面,麵條削成微寬的裙帶狀,再佐以奶白色的鮮湯。

  與別家不同的是,姜若皎隨手便能在湯麵勾出雲山紋,雲山之下依稀可見裙帶縹緲,影影綽綽宛如水中仙。

  這倒不是她們家傳的手藝,是姜若皎將學堂里學來的畫技稍加運用改出來的,靈感源自於時下流行的茶百戲。

  周圍的鄰里不怎麼吃這一套,不過附近便是州學,每逢休沐日便有不少州學生員會出來覓食。

  立冬這日正好是州學休沐的日子,姜若皎專門把今日的招牌麵食換成裙帶面,為的就是做這些讀書人的生意。

  對姜若皎來說,隨手運勺勾畫幾下便能留住客人,著實是再划算不過的買賣。

  只是當初教她畫的先生真要知曉了,說不準會罵她一身銅臭玷污了丹青二字。

  左右先生們也不會來這種小食肆吃飯,姜若皎也就沒再多想。

  到了飯點,果真有不少州學生員結伴而來。

  他們大多直接朝著兩個夥計說自己要一碗裙帶面,還有些講究多的竟點起了湯麵來,有的說自己要「獨釣寒江雪」,有的說自己要「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說自己要「小荷才露尖尖角」,都是此前聽人吹噓過的樣式。

  兩夥計在店裡干久了,記性都練出來了,麻溜地把他們的話往廚下複述了一遍。

  到裙帶面上桌,州學生員們自然又是熱烈地討論了許久,都對自己沒見過的湯畫格外感興趣,直說這小小食肆著實臥虎藏龍。

  還有些沒點新花樣卻趕巧碰上新樣式的生員更是喜出望外,呼朋喚友讓他們來看自己面碗裡的新鮮圖樣!

  一通忙活下來已是午後,姜若皎終於可以坐下來歇歇。

  她給兩個夥計舀了碗湯,接著給自己也盛了一碗,稍稍補回剛才耗掉的體力。

  姜若皎之所以費心滿足這些生員的要求,心裡其實存著看看他們裡頭有沒有適合的妹婿人選。

  她們父母都不在了,妹妹的婚事自然得由她來操持。

  門第太高的人肯定看不上她們家,這些生員卻是正適合,他們之中不乏有才華的寒門子弟,有上進心的話想來能考個功名。

  日後她給妹妹多備點嫁妝,再看看能不能資助妹婿去赴考,到時候只要是有那麼一點良心的人都會對妹妹好。

  午後沒什麼人來吃飯,姜若皎讓兩個夥計守著店,徑直去了後院尋妹妹說話。

  過了年妹妹便十三歲了,合該開始物色妹婿人選,這事她不能自己做決定,還得先和妹妹通個氣。

  姜若皎先把早上買的胭脂取出來給姜映雪。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正是愛俏的年紀,拿到胭脂哪有不歡喜的。不過姜映雪想到自家姐姐都沒胭脂,不由說道:「阿姊,我們一起用!」

  姜若皎道:「我整日都在廚房裡,塗胭脂作甚?到時候被油煙一熏,怕是要成花臉了。」

  她不再多聊胭脂的話題,改為拿起姜映雪練的字來檢查,看看她這幾天有沒有偷懶。

  姜映雪小心翼翼地坐在旁邊,生怕姜若皎看出她中途跑去看話本了。

  姜若皎把妹妹的練字成果瞧了一遍,見妹妹臉上明顯帶著點兒心虛,哪會不知曉這小丫頭又偷懶了。

  她擱下姜映雪的功課,指著其中好幾個字點出其中不足,聽得姜映雪的腦袋越垂越低。

  阿姊不愧是阿姊,一眼就看出她從哪裡開始越寫越潦草!

  姜若皎也沒逼迫姜映雪太緊。

  姜映雪身體不太好,從小就多病,人不免養得有點嬌氣,早前她去了幾天學堂就說不想去了,姜若皎也拿她沒辦法,只得自己騰出空來手把手地教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