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娃娃聰明,端著小胖臉,眨巴兩下眼睛,想了個明白,興奮地揮舞小胳膊,一副行走天下,風雲涌動的架勢。

  「大明大,陸地,海上,都大。朕讀書,朕走萬里路。」

  小娃娃皇上奶聲奶氣的,身上還有一股子奶香味兒。禮部尚書聽得翻白眼身體搖晃,徐景珩驕傲地笑:「皇上說得對。將來皇上也『讀萬卷書走萬里路』。」

  皇上小胸膛挺起,胖胖的小肚子真跟小將軍一般。

  西域的軍事戰略地位,比其經濟價值更加重要。西域的得失不誇張的說,就是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力量對比關鍵點,西域得,中原興起,遊牧衰。西域失,中原衰,遊牧興起。

  因為失去西域,遊牧民族在歐亞大國之間,吸取東西方文化技藝精華,而中原就要在邊關投入源源不斷的財力兵力,來保證邊境的安全,從而被慢慢的拖死。

  可是徹底收復西域的事情急不來。徐景珩因為江南文人去西域的事兒,挺高興的。蒙古人要提意見,那好,邀請蒙古人來北京吧,大大方方的。

  邀請西域蒙古僧人貴族們來一趟北京,來一次官方文化技藝交流,要大明人長長見識,也順便學習一下對方的打鐵技藝。

  徐景珩覺得這是小事兒也是大事兒,既然引起來了就去辦了。小娃娃自然是答應。有了更好的打鐵技術,就有更好的大炮,有了更好的大炮,就能去打仗,打多多的壞人。

  小娃娃大大的眼睛全是好奇:「西域,河套。」

  徐景珩眼望西天將落的大太陽,慢悠悠的語氣:「好,臣和皇上講西域,河套的故事。

  話說當年,永樂大帝五征漠北,其實也曾經派遣使臣出使韃靼,奈何韃靼不同意交好,永樂大帝一怒之下,任命丘福為總兵官,佩征虜大將軍印,率十萬精騎北征韃靼……」

  當年,永樂大帝的和平分化政策沒起效果,只能硬打。可是丘福帶領的十萬大軍,只回來一萬,丘福本人也在戰爭中力竭而死,永樂大帝受此打擊,再也沒能對蒙古大舉用兵,對西域更是有心無力。

  若當年永樂大帝不是五征漠北,而是投入全力對付察合台汗國,收復西域,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土木堡之變,沒有困擾大明一百年的西北邊患。

  可是,歷史哪有如果?永樂大帝,又何嘗不想再活五百年,一舉收復河套和西域?

  徐景珩不去想「如果」的事情,只抱著懷裡的奶娃娃小皇上,和他一起看唐伯虎老師寄回來的畫兒,一起看迎春花畫迎春花。

  大明肅州邊境,章懷秀面對這番互市的熱鬧盛景色,他不得不去想,他不得不去哭泣,因為這個「如果」,就擺在他的眼前。

  如果,正德皇帝有一個兒子,如果正德皇帝沒有答應興王繼位,如果大明沒有那個自私自負到極點的,修道修仙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

  大明沒有一代代為帝王找銀子花的奸臣,大明的文臣和皇家的矛盾不會激化,大明文臣不會內鬥激烈,全然不顧家國天下。

  大明的海貿會繼續,大明的邊鎮會守住,大明的國土,不會越來越小。

  大明人不會在蒙古人和女真人的鐵騎下,喊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卻拋棄國土無數,不會喊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硬拖著不逃亡南京,連百年南宋的窩囊都沒有機會。

  大明哪怕守住一片土地,給華夏留下一點點華夏人的自尊,是不是,就不會有後面的百年國恥,百年卑微地崇洋媚外?

  大明沒有了,華夏人丟失的,不是一個朝代,而是經歷南北宋元朝的大亂世後,剛剛喚醒的那點兒骨氣,剛剛覺醒的那點兒傲氣,那點兒開明的資本主義萌芽。

  章懷秀,看著肅州城裡規規矩矩的蒙古人,對著大明上國的一切都羨慕好奇,看著肅州城裡的大明人,矜持地微笑,大方地交易,對蒙古人的一切都應付自如……他克制不住的眼淚出來。

  他對於大明的正史野史都熟念於心。都說「明穿不封王,妄做華夏兒郎。」他沒有那麼大的志氣了,可他還是一枚華夏大好兒郎,他也是一枚熱血的華夏兒郎!

  他要去北京,去見皇上,去保護皇上安全長大,要興王再也沒有機會做皇帝!要……

  「妹夫,你怎麼哭了?可是風沙大眼睛不適應?」大舅兄的大嗓門響起,一臉關切地看護著他,還給他戴上一頂大斗笠,斗笠髒髒的灰色帶子,牢牢地系在脖子上。

  「戴上斗笠也只能遮一遮。現在初春還好,等到夏天這邊鎮的大太陽,你啊,慢慢適應就好,會適應的。」

  大哥章懷舉,就差直接打殺他。大舅兄汪直,將妹夫這一路的表現看在眼裡,不哭不鬧的,睡柴房馬棚聞馬糞,干餅子就涼水也能忍下去,就覺得妹夫可能還有救,念著家裡的妹妹,對他還算照顧。

  章懷秀動動眼珠子,嘴唇幾不可見地動動,到底是什麼也沒說。

  幾番「經歷生死」,剛醒來時候的豪情壯志,都沒有了,對現實環境努力接受,包括大便後用土疙瘩擦屁股,包括這顛簸的人吐血的騾子車,還包括這完全不同的風俗人情,包括再也見不到親友的哀痛。

  章懷秀轉頭,低頭,那句「謝謝大舅兄照顧」,放在心裡。

  汪直……他來肅州,做什麼?章懷秀不得不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