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又過約莫一個時辰,楚稷終於忙完了手頭的事務,回到房中,神清氣爽地躺下。
他剛閉上眼,忽覺身邊的人翻過身來。
楚稷睜眼:「沒睡?」
「睡不著。」顧鸞坐起身望著他,「我問你個事,行嗎?」
他笑一聲:「問啊。」
顧鸞:「你怎麼提前知道颱風要來的?」
楚稷眉心微跳,含笑如常:「欽天監算的。」
「真的?」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他。
「真的啊,不然呢?」他嘖聲,「總不能是我自己掐指算的吧。」
萬一你活過一輩子呢?
顧鸞這般想著,目不轉睛地又盯了他良久,可他的神色太過坦然。
她皺皺眉,遲疑著躺回去,他伸手攬住她,嬉皮笑臉地問她:「怎麼了?怕我是龍王降世啊?」
「……沒有。」顧鸞只得姑且信了他的說法。
但心底深處,那份猜測卻散不開了。
從前種種俱是小事,一些改變雖來得看似沒道理,但若說是因她而起,好似也說得通。
可這回,是提前預知颱風的大事。
顧鸞雖不記得上一世的這一年究竟發生過什麼,但眼下颱風襲來,她隱約想起自己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江浙一地好似確有過一場颱風。那時她的家鄉受災不算嚴重,但她的父親也提心弔膽了數日,還在寫給她的家書中提起了此事。
顧鸞一言不發地盯著幔帳上繡龍紋的頂子,腦海中胡思亂想著,上演了好一出驚心動魄的故事。
.
不知不覺,冬日已近。
颱風摧毀的農田宅院尚不及修整,許多災民仍只得暫時住在各地官員臨時搭建的院子裡。但好在錢糧還算充裕,更要緊的是沒怎麼死人。
――那樣大的一場颱風過去,各地報上來的死傷總共只有三百多。若非先前皇帝要修行宮勒令百姓搬離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這樣的數字說出去怕是都沒人信。
於是在一陣陣寒風裡,原本飽含民怨的罵聲一轉,就成了感激涕零的歌功頌德。
顧鸞在行館裡聽說,民間已有百姓將楚稷傳成了「天神下凡,無事不通」,學子們也很是寫了幾篇文章對他大加稱頌。
她一時興起,差宮人去先前經過的那處書院打聽,那幾位學子果然沒讓人失望,如約寫了文章詩歌讚頌天子賢明。
顧鸞心情舒暢,著人謄抄了數份,又花重金命人稍作修改,編成了易於在街頭坊間流傳的歌謠,短短十數日之內就傳便了蘇州城。
她平日並不太摻和與朝政有關的事,歌謠流傳開來,無人知曉與她有關,連楚稷都是過了許久才偶然聽說原來是她幹的好事,心情複雜地看了她半天:「大可不必吧……」
「讓人夸一夸有什麼不好的。」顧鸞道,「宮中有什麼風吹草動,民間向來都要大做文章。你這回救了這麼多人,憑什麼不讓萬民稱頌?」
楚稷嘴角輕扯,不再爭辯,把她拉進懷裡:「花了多少錢?」
「你別管。」
「我不管,我給你補上。」他摸摸她的額頭,顧鸞抿著笑:「不要你補。總共花了五百兩黃金,你依這價尋塊上好的翡翠,打兩個平安扣給我吧。」
楚稷面露惑色:「怎麼突然想要這個?」
還指明要兩個?
顧鸞笑一聲,在他懷裡蹭了蹭,靠成一個舒服的姿勢:「懷永昕永昀那會兒,咱們備了那麼多好東西,卻沒料到最後竟是兩個孩子,只好誰都不給。這回我想好了,就要這平安扣,但直接備下兩個來,多一個不怕,比少了好。」
「行。」楚稷滿口答應,頓了一瞬,忽覺有意。
他低頭看她,對上她的一雙笑眼,心弦一緊:「什麼意思?」
顧鸞垂眸,風輕雲淡:「就這個意思唄。」
「有了啊?!?!」
皇帝突然震聲大吼,立在書房外的一眾宮人都嚇了一跳。
.
臘月,聖駕迴鑾,原就為年關將至而添了一重熱鬧的皇宮為此更忙了數日。聖駕入京當日,皇后率眾妃迎至宮門口。寒風陣陣,眾人就這麼等著,攏在袖中的手爐換了數次,終於遙遙見到了天子御駕的輪廓。
又過約莫一刻,御駕終於在幾丈外停了下來。
皇帝下了車,皇后抿起一貫得體的微笑正要率眾人見禮,卻見皇帝並未直接前行,而是向後折去。
楚稷走到顧鸞車前的時候時間剛好。車簾才剛揭開,燕歌先一步下了車,正要回身攙扶顧鸞。
楚稷上前伸手,燕歌就識趣地退開了。顧鸞將手遞給他,他索性雙臂一身,半扶半抱地讓她穩穩下了車。
「難不難受?」他輕聲問。
她道:「還好。」
言畢二人一併行向宮門,見皇后在,顧鸞守禮地往後退了半步,眾人行禮間亦側過了身。
待得禮罷,皇后笑吟吟地立直身子,朝她頷了頷首:「恭喜貴妃。」
「謝娘娘。」顧鸞施了萬福,皇后又道:「冊禮的事,禮部已挑了幾個吉日,皇上看……」
「冊禮不急。」楚稷笑笑,「朕還要給貴妃再添一字封號,容朕想想。」
皇后的神情難以察覺的一滯,旋即道:「應當的。此番顧大人有功,貴妃又有身孕,一應事宜自當準備得萬全才好,不能委屈了貴妃。」
他剛閉上眼,忽覺身邊的人翻過身來。
楚稷睜眼:「沒睡?」
「睡不著。」顧鸞坐起身望著他,「我問你個事,行嗎?」
他笑一聲:「問啊。」
顧鸞:「你怎麼提前知道颱風要來的?」
楚稷眉心微跳,含笑如常:「欽天監算的。」
「真的?」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他。
「真的啊,不然呢?」他嘖聲,「總不能是我自己掐指算的吧。」
萬一你活過一輩子呢?
顧鸞這般想著,目不轉睛地又盯了他良久,可他的神色太過坦然。
她皺皺眉,遲疑著躺回去,他伸手攬住她,嬉皮笑臉地問她:「怎麼了?怕我是龍王降世啊?」
「……沒有。」顧鸞只得姑且信了他的說法。
但心底深處,那份猜測卻散不開了。
從前種種俱是小事,一些改變雖來得看似沒道理,但若說是因她而起,好似也說得通。
可這回,是提前預知颱風的大事。
顧鸞雖不記得上一世的這一年究竟發生過什麼,但眼下颱風襲來,她隱約想起自己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江浙一地好似確有過一場颱風。那時她的家鄉受災不算嚴重,但她的父親也提心弔膽了數日,還在寫給她的家書中提起了此事。
顧鸞一言不發地盯著幔帳上繡龍紋的頂子,腦海中胡思亂想著,上演了好一出驚心動魄的故事。
.
不知不覺,冬日已近。
颱風摧毀的農田宅院尚不及修整,許多災民仍只得暫時住在各地官員臨時搭建的院子裡。但好在錢糧還算充裕,更要緊的是沒怎麼死人。
――那樣大的一場颱風過去,各地報上來的死傷總共只有三百多。若非先前皇帝要修行宮勒令百姓搬離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這樣的數字說出去怕是都沒人信。
於是在一陣陣寒風裡,原本飽含民怨的罵聲一轉,就成了感激涕零的歌功頌德。
顧鸞在行館裡聽說,民間已有百姓將楚稷傳成了「天神下凡,無事不通」,學子們也很是寫了幾篇文章對他大加稱頌。
她一時興起,差宮人去先前經過的那處書院打聽,那幾位學子果然沒讓人失望,如約寫了文章詩歌讚頌天子賢明。
顧鸞心情舒暢,著人謄抄了數份,又花重金命人稍作修改,編成了易於在街頭坊間流傳的歌謠,短短十數日之內就傳便了蘇州城。
她平日並不太摻和與朝政有關的事,歌謠流傳開來,無人知曉與她有關,連楚稷都是過了許久才偶然聽說原來是她幹的好事,心情複雜地看了她半天:「大可不必吧……」
「讓人夸一夸有什麼不好的。」顧鸞道,「宮中有什麼風吹草動,民間向來都要大做文章。你這回救了這麼多人,憑什麼不讓萬民稱頌?」
楚稷嘴角輕扯,不再爭辯,把她拉進懷裡:「花了多少錢?」
「你別管。」
「我不管,我給你補上。」他摸摸她的額頭,顧鸞抿著笑:「不要你補。總共花了五百兩黃金,你依這價尋塊上好的翡翠,打兩個平安扣給我吧。」
楚稷面露惑色:「怎麼突然想要這個?」
還指明要兩個?
顧鸞笑一聲,在他懷裡蹭了蹭,靠成一個舒服的姿勢:「懷永昕永昀那會兒,咱們備了那麼多好東西,卻沒料到最後竟是兩個孩子,只好誰都不給。這回我想好了,就要這平安扣,但直接備下兩個來,多一個不怕,比少了好。」
「行。」楚稷滿口答應,頓了一瞬,忽覺有意。
他低頭看她,對上她的一雙笑眼,心弦一緊:「什麼意思?」
顧鸞垂眸,風輕雲淡:「就這個意思唄。」
「有了啊?!?!」
皇帝突然震聲大吼,立在書房外的一眾宮人都嚇了一跳。
.
臘月,聖駕迴鑾,原就為年關將至而添了一重熱鬧的皇宮為此更忙了數日。聖駕入京當日,皇后率眾妃迎至宮門口。寒風陣陣,眾人就這麼等著,攏在袖中的手爐換了數次,終於遙遙見到了天子御駕的輪廓。
又過約莫一刻,御駕終於在幾丈外停了下來。
皇帝下了車,皇后抿起一貫得體的微笑正要率眾人見禮,卻見皇帝並未直接前行,而是向後折去。
楚稷走到顧鸞車前的時候時間剛好。車簾才剛揭開,燕歌先一步下了車,正要回身攙扶顧鸞。
楚稷上前伸手,燕歌就識趣地退開了。顧鸞將手遞給他,他索性雙臂一身,半扶半抱地讓她穩穩下了車。
「難不難受?」他輕聲問。
她道:「還好。」
言畢二人一併行向宮門,見皇后在,顧鸞守禮地往後退了半步,眾人行禮間亦側過了身。
待得禮罷,皇后笑吟吟地立直身子,朝她頷了頷首:「恭喜貴妃。」
「謝娘娘。」顧鸞施了萬福,皇后又道:「冊禮的事,禮部已挑了幾個吉日,皇上看……」
「冊禮不急。」楚稷笑笑,「朕還要給貴妃再添一字封號,容朕想想。」
皇后的神情難以察覺的一滯,旋即道:「應當的。此番顧大人有功,貴妃又有身孕,一應事宜自當準備得萬全才好,不能委屈了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