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例子,已經出現了好幾個。

  所以盧慧珍非常佩服宋維揚的低調,當即答應不刊登照片,也不使用宋維揚的真名,讓他能安安心心的繼續發展企業。

  原本打算連夜趕回省城,但盧慧珍選擇留下來,她還要去採訪罐頭廠的工人。

  工人們一口一個「小宋廠長說了」,讓盧慧珍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宋維揚的個人魅力。同時,那輛幾十萬的公爵車,以及前來投資的港商鄭老闆,反反覆覆出現在工人口中,讓盧慧珍感到非常疑惑。

  宋維揚笑著解釋道:「那輛公爵車是租來的,港商也是我請來安撫債主的,否則以罐頭廠當時的情況,根本就沒法重新開工。我就是個騙子,盧記者還要堅持報導嗎?」

  「當我沒問。」盧慧珍立馬閉嘴。

  盧慧珍想要甩掉實習記者的帽子轉正,她就必須給出一篇具有轟動效應的報導。騙子容易引起爭議,沒必要節外生枝,還是塑造一個完美的商業傳奇更符合彼此利益。

  在決定報導宋維揚事跡的那一刻,盧慧珍就已經和宋維揚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回到報社,盧慧珍花費兩天時間,寫了一篇5000多字的長篇通訊:《十七歲少年的商業傳奇——記喜豐罐頭暢銷始末》。

  盧慧珍沒有使用化名,而是跟工人們一樣,在文章里把宋維揚稱為「小宋廠長」。故事從宋述民創辦酒廠講起,一直寫到喜豐罐頭熱賣,全篇煽情,宛如散文。

  而且,盧慧珍沒有把文章交給自己的指導老師,因為很可能被黑掉,只能繼續第二署名。

  「咚咚咚!」

  「進來!」

  張曉光看了盧慧珍一眼,感覺有些面熟,問道:「有什麼事?」

  盧慧珍拿出稿件說:「張總編,有篇稿子比較敏感,需要您親自過目。」

  「放下吧。」張曉光說。

  盧慧珍放下稿子卻沒走,說道:「張總編,這篇稿子比較急。」

  張曉光拿起稿子問:「你是編輯部的新人?」

  盧慧珍說:「我是記者部的。」

  「記者部的你找我看稿子?無組織無紀律!」張曉光頓時有點生氣。

  總編可不是編輯部的老大,而是整個報社的老大,一般不過問具體稿件。

  盧慧珍已經豁出去了,硬著頭皮說:「張總編,能花幾分鐘時間,看一看這篇報導嗎?」

  「我倒要看看,你在玩什麼花樣!」張曉光已經決定把盧慧珍開除了,報社改革後,他有這個權利。

  稿件給張曉光的第一印象,是文筆非常優美,但稍顯囉嗦,畢竟新聞通訊不是抒情散文,這屬於新手記者常犯的毛病。

  但把稿件看完後,張曉光立即改變了態度,他說:「通訊寫得很精彩,但宋述民的問題確實很敏感,這牽涉到省領導們對國企改革的態度。」

  「所以我必須來請示張總編。」盧慧珍笑道。

  如今沒有官員敢阻攔改革,但如何改革,卻有分歧。有的認為應該放開膽子,把國企全賣了也在所不惜;有的認為應該慎重行事,避免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宋述民就是撞在這槍口上。

  張曉光點菸抽上,對盧慧珍說:「你先出去!」

  「好的。」盧慧珍連忙離開。

  張曉光悄悄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也打了個電話,終於確定下來——稿件可發,但關於宋述民的內容需要一筆帶過!

  盧慧珍在門外足足等了半個小時,終於聽到總編的聲音:「進來吧。」

  「張總編,稿子需要修改嗎?」盧慧珍問。

  張曉光說:「第一部分寫得省略些,懂了嗎?」

  盧慧珍說:「明白。」

  張曉光看著稿件署名,說道:「盧慧珍是吧,你進報社多久了?」

  盧慧珍道:「去年進報社的,還是實習記者。」

  張曉光瞬間明白,批評道:「以後好好做事,不要搞歪門邪道,遇到問題先跟指導老師商量。」

  盧慧珍內心狂喜,低頭說:「總編批評的對,我一定反省自己的錯誤。」

  「行了,你走吧,稿子改好了直接遞給責編。」張曉光說。

  「謝謝總編!」盧慧珍終於笑了。

  第047章 【風雲際會】

  中秋節之後,七巧杯罐頭的日銷量呈現斷崖式回落,跌幅達到了92%。

  但是,禮品罐頭的一度火爆,成功打響了「喜豐」這塊招牌。在七巧杯系列銷量下跌的同時,喜豐牌水杯罐頭的銷量,卻開始節節攀升,一舉成為西康省罐頭行業的領頭羊。

  這種大好局面之下,市場不但出現了跟風產品,竟連仿冒、假冒產品都有了。

  有的罐頭直接貼上喜豐商標,有的則是「囍豐」、「喜灃」、「喜王」、「喜圭」……反正使用非常潦草的字體,乍看上去都差不多。

  對此,宋維揚毫無辦法。

  在假貨滿天飛的90年代,別說國內,就連出口到西方的中國罐頭都有假冒產品。有些企業打通了關係,貼上名牌罐頭的標籤出口,甚至混在真貨裡面出口。老外對此防不勝防,隔三差五就要冒出假貨新聞,這給中國罐頭的國際聲譽造成惡劣影響。

  幸好那些仿冒貨都屬於小打小鬧,從罐頭瓶就能輕易分辨出來——喜豐的罐頭瓶更厚實、更美觀,同時成本也更高,山寨小廠捨不得花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