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我擦了擦眼淚,可它們還在繼續流淌。我感動於他們隱秘的生活,和那段只屬於他們的別樣愛情。說到底,真正的愛情難道不正是游離於一切世俗之外嗎?這種純粹的、接近於化學反應的愛情,弗朗西斯和我母親曾真正經歷過,而我,只是通過書籍幻想過而已。
牆上的最後一張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很小,顏色棕紫,是一張非常老舊的班級合影,拍攝於一座小鎮的廣場上。照片上還用羽毛筆記錄著時間和地點:蒙達奇諾,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二日。孩子們坐成三排,看起來十幾歲的模樣。所有人的頭髮都像烏木一般黑,除了一個小女孩,她有一頭金髮,目光清亮,和大家的距離稍稍有些遠。每個孩子都看著鏡頭,除了一個小男孩,他臉蛋滾圓,表情令人捉摸不透。就在攝影師按動快門時,弗朗西斯轉過頭去,眼裡只有那個奧地利丫頭。那個學校里最美的女生。他們的故事已然被這張照片詮釋得淋漓盡致。在童年,在那座見證了他們成長的義大利小鎮裡,一切早已註定。
我走上原木懸梯,來到了臥室。我抬眼望去,二樓的格局盡收眼底:一間寬敞的主臥、幾間次臥、書房、衣帽間、土耳其浴室。與一樓相比,二樓遍布的落地窗更是打破了室內與室外的界限。這裡的視野堪稱絕美。森林近在咫尺,小河流水與簌簌雨聲融為一體。玻璃露台通向一座透明蓋頂泳池,從泳池望去,可以看到藍天和一座懸空花園,園內種有紫藤、含羞草和日本櫻花。
有那麼一會兒,由於害怕面對即將發現的秘密,我差點折返出去。但時間緊迫,容不得拖延了。我推開臥室的旋轉門,走進一個更加私密的空間。又是照片,但這回全是我的照片。從小到大,每個年齡段都有。一天下來,我始終有種感覺,而且,隨著調查的推進,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刻:想要查明雯卡事件,首先需要調查的,是我自己。
最老的一張照片是張黑白照。貞德婦產醫院,一九七四年十月八日,托馬斯出生。一張超前的自拍。拿著相機的是弗朗西斯。他緊緊擁抱著我母親,而母親懷裡則抱著剛剛產下的嬰兒。那個嬰兒,就是我。
令人驚愕,卻不容置疑。真相好比一記耳光,重重打在我的臉上。我胸中頓時湧起一陣波濤。浪潮退去時留下的泡沫令我渾渾噩噩。一切都清楚了,一切都各歸其位了,但個中代價卻是殘忍、痛苦的。我死死盯著那張照片。我看著弗朗西斯,覺得仿佛是在看鏡中的自己。這麼久了,我怎麼能一無所知?現在,我什麼都懂了。為什麼我從沒覺得自己是里夏爾的兒子,為什麼我始終把馬克西姆視為兄弟,為什麼每次有人攻擊弗朗西斯時,一種動物的本能都會讓我與之針鋒相對。
在巨大的情感衝擊下,我坐到了床邊,擦拭淚水。知道自己是弗朗西斯的兒子讓我如釋重負;然而,想到我再也無法和他說話,心中不禁生出無限遺憾。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里夏爾知道這個秘密和他妻子的雙重生活嗎?也許吧,但也不一定。也許,這些年來,他一直是只鴕鳥,並不清楚安娜貝爾對他數次出軌如此寬容的真正原因。
我站起身準備離開臥室,但又走了回去,想拿走那張在婦產醫院拍的照片。我必須帶走它,它能證明我來自何處。掀起相框時,我發現牆裡嵌有一個小保險柜。數字鍵盤提示我輸入六位數密碼。難道是我的生日?我其實完全不相信這樣就能打開保險柜,卻忍不住想要試一下。有時,想當然不見得行不通……
咔嚓一聲,保險柜門開了。鋼材櫃身並不是很深。我把手伸進去,掏出了一把手槍。就是那把弗朗西斯在受害時沒來得及用上的槍。在一個小帆布袋裡,我發現了十幾顆三十八口徑的子彈。對武器,我從未有過興趣。一般來說,我比較反感這些東西。但為了給我的小說創作積累素材,我曾硬著頭皮做過些研究。我掂了掂這把手槍。厚重、結實,應該是把老式的史密斯-韋森M36左輪手槍。就是那款家喻戶曉的「警長特別版」,木質槍托、鋼質槍身。
在這張照片後放一把手槍,寓意為何?說明幸福和真愛需要不擇手段來保護?或者,想要得到它們,必須付出血淚代價?
我取出五顆子彈,把彈巢裝滿,將手槍別在腰間。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怎麼開槍,但我知道,從此以後,危險無處不在。有人認為雯卡被人所害,正在清除他心目中的所有元兇。而我,定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走下樓梯時,我的電話響了。我猶豫著,不知該不該接聽。凌晨三點打來的隱藏號碼來電,絕對不是什麼好兆頭。最後,我按了接聽鍵。是警察。昂蒂布警局的文森·德布魯因局長在電話里告訴我,我母親遇害身亡,我父親承認,他是殺害她的兇手。
安娜貝爾
昂蒂布
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
我叫安娜貝爾·德加萊。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我出生在義大利皮埃蒙特區的一個小鎮裡。接下來的幾分鐘,也許將是我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弗朗西斯在咽氣前給我打來電話,用最後的氣力說出了半句話:保護托馬斯和馬克西姆……
那天晚上,我明白,有人回來翻舊帳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系列的恐嚇、危機與死亡。此後,通過報紙上的文章,我了解到弗朗西斯在離開前承受了怎樣的痛苦,也隨即明白,那樁舊事只能在鮮血和恐懼中結束,一如它的開始。
牆上的最後一張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很小,顏色棕紫,是一張非常老舊的班級合影,拍攝於一座小鎮的廣場上。照片上還用羽毛筆記錄著時間和地點:蒙達奇諾,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二日。孩子們坐成三排,看起來十幾歲的模樣。所有人的頭髮都像烏木一般黑,除了一個小女孩,她有一頭金髮,目光清亮,和大家的距離稍稍有些遠。每個孩子都看著鏡頭,除了一個小男孩,他臉蛋滾圓,表情令人捉摸不透。就在攝影師按動快門時,弗朗西斯轉過頭去,眼裡只有那個奧地利丫頭。那個學校里最美的女生。他們的故事已然被這張照片詮釋得淋漓盡致。在童年,在那座見證了他們成長的義大利小鎮裡,一切早已註定。
我走上原木懸梯,來到了臥室。我抬眼望去,二樓的格局盡收眼底:一間寬敞的主臥、幾間次臥、書房、衣帽間、土耳其浴室。與一樓相比,二樓遍布的落地窗更是打破了室內與室外的界限。這裡的視野堪稱絕美。森林近在咫尺,小河流水與簌簌雨聲融為一體。玻璃露台通向一座透明蓋頂泳池,從泳池望去,可以看到藍天和一座懸空花園,園內種有紫藤、含羞草和日本櫻花。
有那麼一會兒,由於害怕面對即將發現的秘密,我差點折返出去。但時間緊迫,容不得拖延了。我推開臥室的旋轉門,走進一個更加私密的空間。又是照片,但這回全是我的照片。從小到大,每個年齡段都有。一天下來,我始終有種感覺,而且,隨著調查的推進,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刻:想要查明雯卡事件,首先需要調查的,是我自己。
最老的一張照片是張黑白照。貞德婦產醫院,一九七四年十月八日,托馬斯出生。一張超前的自拍。拿著相機的是弗朗西斯。他緊緊擁抱著我母親,而母親懷裡則抱著剛剛產下的嬰兒。那個嬰兒,就是我。
令人驚愕,卻不容置疑。真相好比一記耳光,重重打在我的臉上。我胸中頓時湧起一陣波濤。浪潮退去時留下的泡沫令我渾渾噩噩。一切都清楚了,一切都各歸其位了,但個中代價卻是殘忍、痛苦的。我死死盯著那張照片。我看著弗朗西斯,覺得仿佛是在看鏡中的自己。這麼久了,我怎麼能一無所知?現在,我什麼都懂了。為什麼我從沒覺得自己是里夏爾的兒子,為什麼我始終把馬克西姆視為兄弟,為什麼每次有人攻擊弗朗西斯時,一種動物的本能都會讓我與之針鋒相對。
在巨大的情感衝擊下,我坐到了床邊,擦拭淚水。知道自己是弗朗西斯的兒子讓我如釋重負;然而,想到我再也無法和他說話,心中不禁生出無限遺憾。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里夏爾知道這個秘密和他妻子的雙重生活嗎?也許吧,但也不一定。也許,這些年來,他一直是只鴕鳥,並不清楚安娜貝爾對他數次出軌如此寬容的真正原因。
我站起身準備離開臥室,但又走了回去,想拿走那張在婦產醫院拍的照片。我必須帶走它,它能證明我來自何處。掀起相框時,我發現牆裡嵌有一個小保險柜。數字鍵盤提示我輸入六位數密碼。難道是我的生日?我其實完全不相信這樣就能打開保險柜,卻忍不住想要試一下。有時,想當然不見得行不通……
咔嚓一聲,保險柜門開了。鋼材櫃身並不是很深。我把手伸進去,掏出了一把手槍。就是那把弗朗西斯在受害時沒來得及用上的槍。在一個小帆布袋裡,我發現了十幾顆三十八口徑的子彈。對武器,我從未有過興趣。一般來說,我比較反感這些東西。但為了給我的小說創作積累素材,我曾硬著頭皮做過些研究。我掂了掂這把手槍。厚重、結實,應該是把老式的史密斯-韋森M36左輪手槍。就是那款家喻戶曉的「警長特別版」,木質槍托、鋼質槍身。
在這張照片後放一把手槍,寓意為何?說明幸福和真愛需要不擇手段來保護?或者,想要得到它們,必須付出血淚代價?
我取出五顆子彈,把彈巢裝滿,將手槍別在腰間。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怎麼開槍,但我知道,從此以後,危險無處不在。有人認為雯卡被人所害,正在清除他心目中的所有元兇。而我,定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走下樓梯時,我的電話響了。我猶豫著,不知該不該接聽。凌晨三點打來的隱藏號碼來電,絕對不是什麼好兆頭。最後,我按了接聽鍵。是警察。昂蒂布警局的文森·德布魯因局長在電話里告訴我,我母親遇害身亡,我父親承認,他是殺害她的兇手。
安娜貝爾
昂蒂布
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
我叫安娜貝爾·德加萊。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我出生在義大利皮埃蒙特區的一個小鎮裡。接下來的幾分鐘,也許將是我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弗朗西斯在咽氣前給我打來電話,用最後的氣力說出了半句話:保護托馬斯和馬克西姆……
那天晚上,我明白,有人回來翻舊帳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系列的恐嚇、危機與死亡。此後,通過報紙上的文章,我了解到弗朗西斯在離開前承受了怎樣的痛苦,也隨即明白,那樁舊事只能在鮮血和恐懼中結束,一如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