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虧得胤禩雞賊成功溜走,不然還真差點兒被良妃立規矩,指李嬤嬤按著他學禮儀。

  嚇得胤禩一連幾天都恢復了馬公公的身份,老老實實跟著仿佛改邪歸正的汗阿瑪處理政事。

  作者有話要說:  良妃娘娘剝洋蔥的番外在92章,藍衣美人出現是第六次南巡。

  不正經的情節回放:

  被抓包的藍衣美人:娘娘快看,有飛機!

  良妃扭頭……

  胤禩腳底抹油ε=ε=ε=(~ ̄▽ ̄)~

  Ps:經歷了幾天凌晨掙扎,團團咕的作息終於恢復了!

  注釋(1):百度百科魚玄機

  第115章 不要欺負十三

  胤禩在早些年的喬裝改扮與更換筆名時,總是在不斷的翻車,事到如今,他已然在過去的翻車經驗中吸取教訓,成長到更為圓滑的模樣,也比以前更穩!

  穩到什麼程度呢?

  他這個江南美人扮演至今,連以前總是會陰差陽錯拆穿他的老四都沒看出來。

  無意間撞見汗阿瑪「攜妃嬪」賞風景,阿哥們都一一自覺迴避,他作為汗阿瑪新納的美人,誰敢打量他長什麼樣?

  在南巡的途中,胤禩發現了白蓮教橫行的蹤跡,順藤摸瓜之下,還抓住了妖言惑眾,蠱惑百姓喝符水的妖道。

  由於消息靈通,在喬裝改扮一途已然是大師的胤禩同樣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場原本針對康熙的刺殺直接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嘖嘖嘖,按照胤禩腦子裡的戲文演的,有刺客前來,江南美人為皇上擋刀的劇情。結果呢,因為他太厲害,讓刺客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明面上,康熙不能給八貝勒獎賞,但胤禩立了大功,他便從別的地方去賞去補償,比如賞賜給良妃。

  這一天,正巧是胤禛伴駕,恢復成馬公公的胤禩匆忙從外頭回來,在康熙耳邊說了幾句話。

  在胤禛的印象中,這位御前紅人馬公公,結黨營私、收受賄賂,為人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卻又有著極硬的後台,他行事囂張,卻經常隨汗阿瑪左右,御前紅人紅到如今仍然深受汗阿瑪信任。

  他對馬公公無遺是不喜的,只是從未在康熙面前表現出來罷了。

  康熙聽胤禩稟告「太子趁著南巡的機會,與索額圖見了一面」,皺了皺眉,旁若無人地冷冷道:「他們說了什麼?」

  胤禛聞言,專注看桌案前的水河圖紙,避嫌般地離遠了幾步,讓自己「聽不見」。

  馬公公悄聲又而耳語了幾句,具體說了些什麼胤禛還真沒聽見。

  只是汗阿瑪燃起了怒意一直未消,沉著臉滿面不悅。

  「索額圖勸太子繼續忍耐。」

  他一個靠著朕開恩的罪臣,憑什麼再與太子見面,又憑什麼讓太子聽他的話,讓太子繼續忍耐他的君父?

  索額圖算個什麼東西!

  胤禩嘆息一聲。

  既然勸太子忍耐,那麼這一次面就不該去見的。

  汗阿瑪對於太子與索額圖來說,可不是寵妾滅妻話本中被侍妾冒犯後要立規矩的正妻,也不是王母娘娘拆散牛郎與織女,而是君與臣,是權力的巔峰對下位者的絕對掌控。

  此前對待太子寬容,是因為父子之情,當他發現他們父子之間感情是索額圖的三言兩語就能挑唆的,那必不容他,到時候還是會下令趕盡殺絕。

  胤禛低垂下眼帘,目光專注於圖紙,心裡卻暗暗思量。

  御前兩大太監,梁九功時常為太子美言,看似是太子的人,實則以己利為先,他替太子美言幾句,不過是因為汗阿瑪仍重視太子。

  那麼馬賈呢?馬賈又是誰的人脈,他在汗阿瑪身邊可有造成什麼影響?

  胤禛思量近些年馬賈活躍的跡象,將他每一回出場後攪弄風雨造成了什麼結果一一記在心間,再通過這些信息將它們串聯起來進行分析。

  然後他發現,馬賈活躍的時候,有好幾次都害八弟或被禁足,或被汗阿瑪厭棄!

  根據此前江南查案時的經歷,胤禛有理由懷疑八弟實則是汗阿瑪的眼線,走的是純臣孤臣的路子,做的是隱蔽常人不能發現的暗事。

  禁足、厭棄,極有可能是假的,因為好幾次都是八弟自己先搞出了事情在先,給了汗阿瑪禁足他的理由。

  那麼,禁足在京城的八貝勒,真的是在京城嗎?

  胤禛心裡有個聲音在告訴他:未必。

  若是老八隨汗阿瑪一起來了江南,那麼這位馬賈與老八之間有什麼關係?

  他們關係惡劣,每次馬賈出手都打壓老八?

  還是他們本就是一道的,馬賈的出手令老八能名正言順地改換身份?

  胤禛瞥了一眼馬公公的老臉,那一臉褶子皮,佝僂著背,又老又丑,還有幾分猥瑣。

  丑到讓人沒有耐心順著他的皺紋去細細打量其五官比例,胤禛挪開了目光,深思:馬賈是老八的人?還是汗阿瑪的人?他們之間是合作、敵對,還是上下級?

  抱著這樣的疑惑,胤禛觀察起了馬賈。

  由於良妃因濕氣入體而引發傷寒,汗阿瑪派了馬賈前去跑動為其召見太醫。

  從這件事上,胤禛得出結論:這馬太監與老八是友善的關係。

  得出這個結論後,令他對「囂張跋扈」、「結黨營私」的馬太監倒是改觀了。

  如果這一切都是假的,那麼這位馬公公,極有可能是貼身保護汗阿瑪,為汗阿瑪做「大事」的太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