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八貝勒在京城「禁足」,那麼他還是別去探究老八如今在何處為妙。

  後來,胤禛聽說當地官府抓住了白蓮教餘孽,那一瞬間猶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怪不得汗阿瑪要將老八秘密帶來,不讓八貝勒待在明面上,是為了方便他秘密去查白蓮教。

  待南巡隊伍回到京城,老八果真解除禁足了,而《大唐傳奇》的下一篇,他並沒有繼續寫,傾城給天下人的理由是被汗阿瑪禁足在家,心情煩悶寫不出話本,時刻都在懊惱之中輾轉反側。

  胤禛瞭然:我看是沒有時間寫吧?

  兄弟們之間的互相爭鬥漸漸挑明了,有時候還真挺羨慕老八及時抽身。

  年羹堯勸胤禛「八貝勒拉攏了九貝勒、十貝勒,四貝勒何不也拉攏兄弟們呢?」

  他是想要勸胤禛與十四阿哥胤禎修復關係,拉攏這位頗受皇上寵愛的同母弟弟,胤禛搖了搖頭,沒有去拉攏十四,反而對十三阿哥胤祥頗為照顧。

  「十四與我早已離心,前去拉攏,不過是熱臉帖冷屁股,不僅拉不到,還要受他氣。」

  胤禛不認為能拉攏得到對自己有敵意的十四,倒是十三,敦厚純良,聰慧識大體,最重要的是為人正直,懂感恩,兄弟之間的情誼倒是比親兄弟都要好。

  年羹堯又勸說胤禛拉攏「八貝勒」,理由是「別看八貝勒被皇上屢次禁足,實則盛寵不衰,且八貝勒在民間的名聲響亮,於文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影響。」

  胤禛搖了搖頭:「別打老八的主意,他,我們是拉攏不到的。」

  年羹堯聽見胤禛暗含警告的一句「別打老八的主意」,心頭一跳。

  南巡迴來後,京城的空中似乎也瀰漫著從江南帶來的水汽,天氣煩悶,人心也浮躁起來。

  第六次南巡後,康熙便寫下文章,自稱「年事已高,經不住舟車勞頓」,又道「江南河道治理已有成效」,「百姓安居樂業亦有盛世之兆」。

  因此,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南巡,日後若無意外,將不會再南巡了。

  也許是認為如今的民間風貌已經符合太平盛世的模樣,康熙對文武大臣與皇子們道:「時機已到,朕欲追繳戶部欠款。」

  此言即出,如同一石激起三層波浪,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從大臣到皇子,就沒有人沒有借過錢的,再清廉的人,也曾在戶部意思意思借過幾兩銀子。

  皇子阿哥們出宮建府也問戶部借錢過,只是就說從前幾年起,戶部借錢變得難了,不僅要寫下欠條,還要上報。

  饒是如此,仍有欠款多者,借朝廷的錢去放私利。

  突然之間皇上說要追繳欠款,其中難度之大,還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康熙老神在在詢問了一圈,問兒子們「你們可有人毛遂自薦?」

  胤禩若是沒記錯,追繳欠款一事在各戲文之中時常提及,其餘皇子避之不及,卻也是老四的機遇。

  只聽眾位阿哥紛紛說自己不能勝任此重任,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如直郡王說自己忙於軍務,不善理財,如三貝勒說修書正是關鍵時候,無暇他顧,又如太子,他自愧道「兒子自己還欠了戶部的帳,兒臣可以掏錢平帳做了表率,卻愧於無法去做追繳之人。」

  胤禟撓撓頭,笑道:「兒臣倒是善於理帳,只是兒臣並不適合做這個,追繳欠款恐怕要和許多人打交道,兒臣自己有錢,怕得罪人,也怕到時候一心軟自掏腰包來平帳。」

  康熙淡淡道:「老九說的不錯,這活兒就是會得罪人,只看是誰有這個膽量來為朕分憂了。」

  君父究竟想要做什麼?皇子們不得而知,胤禩卻知道,汗阿瑪是嫌棄一直烏雲沉沉電閃雷鳴卻偏偏不見雨滴,厭惡極了這被吊在半空中好幾年的感覺,他不讓胤禩出手調和了,定要讓醞釀許久的大雨下下來不可!

  胤禩瞥了一眼胤禛,那眼神仿佛是篤定了胤禛會自薦一般。

  胤禛看懂了,老八是在問他「你怎麼還不上!」

  胤禛心中一動,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接到老八遞來的眼神,立刻便明白了若是去做這件事,那麼老八定也會在暗中相助。

  既然如此,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降低了難度,還能趁此得到汗阿瑪的賞識,留下能幹的印象,或許還能觸到汗阿瑪隱藏勢力的冰山一角。

  胤禟聽胤禛上前了一步自告奮勇,那一瞬間眼眸暗沉猶如深淵,冷冷凝視著胤禛。

  胤禛的查帳之路,在最開始就受到了阻礙,朝臣們雖口口聲聲說籌備銀兩,實則陽奉陰違,正在還錢給戶部的只在少數,有一些是借的少,有一些是借多了當真拿不出錢。

  要抓,就一定要抓典型,要殺雞儆猴!

  接到查帳的任命後,胤禛便動身起來,十三弟胤祥來尋胤禛,正色道:「我來幫四哥!」

  胤禛見他神情堅定,一臉認真,笑了笑:「這差事沒那麼容易,要做可是會得罪人的,你不擔心得罪人?」

  胤祥一點不怕得罪人,聞言還笑了:「四哥都不怕,我怕什麼?」

  「如今四哥正孤立無援,弟弟又怎麼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呢?」

  有了最親近的弟弟十三幫胤禛,戶部的欠條很快便打理完成,接著便是上門去「要債」了,只是這要債也並不順利,多得是賴皮的老狐狸,或是與他們打太極,意圖拖延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