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妙的是,京城貴女們、才女們,還真有人寫詩附和傾城,贊同傾城的觀點。

  於是便有人指責八貝勒「以文鬧事」、「罔顧聖人之學」。

  ——聖人之學教了,夫為妻綱!

  ——教了存天理、滅人慾。

  ——女德,女戒,才是正道。

  「呸!聖人從未說過女子不能學習,聖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說女子若是才華不足,有德行也是很好的。別當女子就不學聖人之學,經史子集、四書五經,郎君能學會的,我們也能學會。」

  大清的貴女們可不少會拉弓射箭的,如今盛行劍氣之舞,女子閨閣之中開始學劍技了!

  宋明之時的思想,與唐、元之時思想碰撞。她們渴望追求情感自由,她們不願落入卑微,不願活在一方庭院之中。

  外面的世界那麼美妙,若此生將困於後宅,寧願出家為道士。

  便有人發出質疑「傾城心中,根本就沒有對聖人之學的敬重!」

  真正博通古今又有才華的士人並不在意這些,他們更加在意在話本的潮流下寬鬆了許多的文學環境。

  與朝堂上壓抑暗潮不同,民間整天跟抓開了鍋一樣。

  輿論環境的鬆動,使得百姓家中婦女也加入了勞動之中,無形之中令婦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拋頭露面的人多了,就不叫拋頭露面了。

  胤禩寫了這些,看似對朝中局勢沒造成什麼影響,康熙眼光放長遠,發現這麼鬧倒是利大於弊。

  因為不涉及政務相關,算不上國家大事,未引起官府重視。

  又因為變化來自民間內部,他們自己鬥來鬥去,全都是扯嘴皮子,噴口水,也沒動刀動槍。

  大清過去曾推行禁纏足,之後因反抗激烈而不了了之,現如今禁纏足的風聲又起,這回是民間出現爭論呼籲起來的,與朝廷的政令可沒關係。

  康熙靜觀其變,又聽胤禩「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得說自己手藝好,「連皺紋都能以假亂真」,讓汗阿瑪相信兒臣的手藝。

  他點了點頭,應允了胤禩為他染鬍子與髮辮。

  一天折騰下來,染髮的味道並不好聞,康熙便命人點了薰香。

  照著鏡子中年輕了不止十歲,神采奕奕的自己,帝王左右看看,很是滿意地勾起了唇。

  哪兒還有半分老態?分明是個壯年帝王!

  康熙一連幾天都召集朝臣前來面聖,又恢復了勤於政務的樣子,每一位朝臣見到年輕了十歲的康熙,都面露驚奇,驚嘆之色,這讓康熙笑容滿面。

  現在五十四,還沒有到遮皺紋的地步,胤禩表示等汗阿瑪到了七十八十歲,把皺紋減少都是能做到的。

  康熙笑罵道:「還八十歲?八十歲朕就該頤養天年了,你想讓朕到八十歲還勤政做事?到那時候就該是兒孫們的天下了。」

  胤禩沒有說話,但看其神態便知他還真是這樣想的。

  在見識過兄弟們的鬧騰勁兒以後,胤禩便認為,還是汗阿瑪在位時日子最好過,以後不管哪個兄弟幾位,他都得謹慎起來,可不能瞎鬧騰了,兄弟們可沒這個耐心給他收拾攤子。

  胤禩道:「汗阿瑪身體底子好,好好養生,定能再干四十年。」

  他這個態度,讓康熙心情大好,他笑道:「好,朕能不能到八十歲不一定,但朕定能做到七十。」

  老八說朕還能幹四十年,雖是拍馬屁的話,卻真心實意,這馬屁動聽。

  心情好了,到了晚上康熙便打算召美人侍寢。若只是要寵幸江南送來的小美人,胤禩一般是不管的,結果他還召太醫院給他進獻小藥丸!

  「您之前還說能做到七十,怎麼又打算吃小藥丸了呢?萬事得要適度才是。您再這樣,兒臣勸不住您,就只能用別的法子了。」

  「怎麼,你還想請來太后勸說朕?」康熙橫眉道。

  胤禩搖了搖頭。

  他知道康熙瞧上的小美人,與赫舍里皇后年少時有三分相似,身份上有些問題,卻因那張與元後有三分相似的臉而被康熙收下了。

  胤禩悄悄告訴康熙:「汗阿瑪,二哥打扮成的金氏你可有見過?」

  康熙打了個激靈,已是明白了胤禩言下之意。

  您思念元後娘娘,世界上與元後娘娘最像的當然是她的兒子太子殿下了,他就在您身邊呀!

  康熙呵斥他:「胡鬧!」

  胡鬧就對了,胤禩自己打扮的江南美人兒,可比那幾個庸脂俗粉好看多了。

  想要清冷款兒、妖艷款兒還是俏麗款兒?兒臣都會扮。

  小藥丸還吃不?身後勢力盤根錯節有大麻煩的美人還收不?

  不管是妃嬪、宮女、太監、侍衛,還是女官、武將、文官、蒙古大鬍子諳達,神出鬼沒的胤禩,哪一個都能扮得活靈活現,他還會假扮異域風情的舞娘。

  各種各樣的人冒出來,南巡這一路,總是遇到有猝不及防的人一接近就脫口而出一句汗阿瑪,害得康熙現在一見到江南的美人兒,下意識就在猜她會不會回頭來一句男聲喊他「汗阿瑪」。

  世俗的欲望都被折騰淡了,康熙頭疼得揉揉眉心,對故意露出破綻給他看的藍衣漢服美人道:「夠了胤禩,朕不會再服藥了。」

  藍衣美人聞言,笑容滿面地俯了俯身。

  康熙有些惱意,讓人去將良妃給叫來,將良妃引去收拾那「以下犯上」得藍衣美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