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另一派卻以為雲裳所言不無道理。你看,這一個人長得是美是丑,只要不是瞎子都能辯識出來,即使沒有妙色評,難道大家在心中就沒個評價?且人之愛美惡惡,與趨吉避凶一樣,都是天性所至,想違拗也不切實際啊。
侍立在攝政王身後的折寓蘭刮刮自己俊俏的小臉,向容裔俯身低笑,「嘿,華姑娘真是說得委婉了,小的聽著怎麼就是一句話:我樂呵我的,關你屁事?」
容裔斜乜他一眼,折寓蘭反應過來,忙吐舌頭:「九爺,不是對您……」
「閉嘴吧。」容裔看著他這張得瑟的臉牙根痒痒,恨上回沒能給這混帳毀個容,目光落回雲裳身上。
他知她拜得名師,亦知她心有溝壑,但親眼看雲裳辯合還是第一次。
扣在座椅把手的掌心不知何時浸出一層汗,容裔竟比自己第一次上陣殺人還緊張些。
面上依舊作得威風凜凜。
「……所謂五色令人目盲,」場中分辯仍在繼續,晏落簪神色遊刃有餘:「倘若世間人人以美色為追求,則是放縱靡靡之欲,繼而便會不思進取,敗壞國風。
「方才足下言世人有士農工商之分、伯仲叔季之別,恰因此種秩序便于氏族管理,使社稷穩固,而品評一個人的相貌是上品下品,於家於國又有何好處?」
雲裳比出一根纖纖指,道:「其一,『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是道家論調,我儒家的君子求仁與道家的齊物消遙,道不同,故不可將五色一筆抹銷。
「其二,女君言『倘若』二字,立足處先已不合實際。所謂金銀財帛,人之所欲也,高官厚祿,人亦所欲也,所欲有甚於食色者,尚有枕肱窮巷不利銀白,放曠山林不為顯達者。
「可見,本源並不在於要人人目中無色,或不貴難得之貨,而在於如何教育引導,只要有節制不過分,則愛美之心亦可延伸出愛人之心,先愛於己,再推己及人,不是也與聖賢教義相符嗎?
「否則,何止見色而失節,更有見利而忘義,見權而忘義,見威武而忘義,女君以為然否?」
學子中有人點頭道:「是啊,想隔絕人慾一了百了是行不通的。」
也有人存疑:「我怎麼覺得這論點聽著肖似稷中藺三郎的新儒路子,巧辯歪曲而已。」
晏落簪頓了一下,說道:「可若依足下所言,將人的相貌按等級分,則容貌上品者自負,傲矜不事他務,下品者自卑,無故受人奚落,以至羞於見人,這豈非足下之過?」
雲裳訝異於她的想法,笑道,「我見鬱陶君乃天品之姿,請問鬱陶君,你聽了可會自矜自傲,可會奚凌他人?」
「你!」一句誇讚的話到了晏落簪耳中,好似成了莫大羞辱,「辯禮就事論事,如何編派起我來!」
雲裳心中無奈,她不過是延伸方才的話題舉例,早在攝政王府第一次見晏落簪的時候,雲裳便誠心覺得她美貌,哪裡是編派她呢?
便道:「女君擔心評榜有高低,會使人心浮動,可譬如科舉選士,奪得文魁狀元的,只見得是國之棟樑,與同年相交善,怎麼會驕凌同儕?落了選的,雖有呼天號地者,但也不乏回家閉門苦讀的有志者,以待三年之後再戰,怎麼會羞於見人?」
晏落簪額心見汗,她之前收集雲裳許多信息,卻唯獨不曾見過她辯合,也就想不到這國公府的嬌小姐口才如此了得,思忖片刻,蜷指道:
「非也,才學是後天努力的結果,容貌卻是天生天長的,不可同日而語。」
雲裳搖頭,「非也。殊不知一個人的容貌,也可以通過後天的修飾而改變呢。這便是所謂畫眉修鬢、澡頸膏面了。
「我總以為,先秦之世兵戈大亂,民生艱難,人人為生存計,所以對個人的形容無力十分在意。待到國泰民安之時,世民心寬體閒,對自身形象的注意之心也便漸漸覺醒,所以私認為,今後未嘗不會單發展出一門專以『形美』為要的產業……」言及此處,雲裳自覺說得太多了,倩然一笑:「當然,此為後話了。」
這一篇論述新鮮奇特,相比那些老生長談的天理人慾,可是開了在場學子的眼界。
坐席間的低笑聲不絕如縷:「別說,這姑娘的話有些意思,吾等讀聖賢書,胸納百川,也不可太泥古拘方了……」
「有琴先生,鬱陶君落下風了!」踞坐在有琴顏身邊的年輕男子撫掌而呼。
此人是司禮穆家的子孫穆少霖,時年未及弱冠,為人頗有些奇處,既飽讀詩書,同時又是個打馬賞花的紈絝。
穆家在朝中的根基不算深,卻是實打實的汝川派,容裔有意安排此子入國子監,於是令有琴顏以收徒的名義,將穆少霖掛在稷中學宮名下,稍後的辯禮,便有他與北學對陣的一場。
有琴顏笑而不語,輕輕鬆了一口氣,餘光見穆家少年猶如逛集一樣自在看熱鬧,半點也不見緊張,那顆從早晨起來一直提吊的心,總算擱下一半。
「老師放心,文林定為您守住稷中的名譽。」南學掌院心中自語,「您老人家也請給學生個盼想,平安歸來,疼您最喜歡的小徒弟一疼,可好?」
容裔見場內局勢逐漸明朗,那眼神也跟著晴明幾分,悄悄鬆開掌心。
今日坐在這裡的人,無論是他還是太后,都只是來觀禮,在三千學生的眼皮子底下,無法左右結果。
侍立在攝政王身後的折寓蘭刮刮自己俊俏的小臉,向容裔俯身低笑,「嘿,華姑娘真是說得委婉了,小的聽著怎麼就是一句話:我樂呵我的,關你屁事?」
容裔斜乜他一眼,折寓蘭反應過來,忙吐舌頭:「九爺,不是對您……」
「閉嘴吧。」容裔看著他這張得瑟的臉牙根痒痒,恨上回沒能給這混帳毀個容,目光落回雲裳身上。
他知她拜得名師,亦知她心有溝壑,但親眼看雲裳辯合還是第一次。
扣在座椅把手的掌心不知何時浸出一層汗,容裔竟比自己第一次上陣殺人還緊張些。
面上依舊作得威風凜凜。
「……所謂五色令人目盲,」場中分辯仍在繼續,晏落簪神色遊刃有餘:「倘若世間人人以美色為追求,則是放縱靡靡之欲,繼而便會不思進取,敗壞國風。
「方才足下言世人有士農工商之分、伯仲叔季之別,恰因此種秩序便于氏族管理,使社稷穩固,而品評一個人的相貌是上品下品,於家於國又有何好處?」
雲裳比出一根纖纖指,道:「其一,『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是道家論調,我儒家的君子求仁與道家的齊物消遙,道不同,故不可將五色一筆抹銷。
「其二,女君言『倘若』二字,立足處先已不合實際。所謂金銀財帛,人之所欲也,高官厚祿,人亦所欲也,所欲有甚於食色者,尚有枕肱窮巷不利銀白,放曠山林不為顯達者。
「可見,本源並不在於要人人目中無色,或不貴難得之貨,而在於如何教育引導,只要有節制不過分,則愛美之心亦可延伸出愛人之心,先愛於己,再推己及人,不是也與聖賢教義相符嗎?
「否則,何止見色而失節,更有見利而忘義,見權而忘義,見威武而忘義,女君以為然否?」
學子中有人點頭道:「是啊,想隔絕人慾一了百了是行不通的。」
也有人存疑:「我怎麼覺得這論點聽著肖似稷中藺三郎的新儒路子,巧辯歪曲而已。」
晏落簪頓了一下,說道:「可若依足下所言,將人的相貌按等級分,則容貌上品者自負,傲矜不事他務,下品者自卑,無故受人奚落,以至羞於見人,這豈非足下之過?」
雲裳訝異於她的想法,笑道,「我見鬱陶君乃天品之姿,請問鬱陶君,你聽了可會自矜自傲,可會奚凌他人?」
「你!」一句誇讚的話到了晏落簪耳中,好似成了莫大羞辱,「辯禮就事論事,如何編派起我來!」
雲裳心中無奈,她不過是延伸方才的話題舉例,早在攝政王府第一次見晏落簪的時候,雲裳便誠心覺得她美貌,哪裡是編派她呢?
便道:「女君擔心評榜有高低,會使人心浮動,可譬如科舉選士,奪得文魁狀元的,只見得是國之棟樑,與同年相交善,怎麼會驕凌同儕?落了選的,雖有呼天號地者,但也不乏回家閉門苦讀的有志者,以待三年之後再戰,怎麼會羞於見人?」
晏落簪額心見汗,她之前收集雲裳許多信息,卻唯獨不曾見過她辯合,也就想不到這國公府的嬌小姐口才如此了得,思忖片刻,蜷指道:
「非也,才學是後天努力的結果,容貌卻是天生天長的,不可同日而語。」
雲裳搖頭,「非也。殊不知一個人的容貌,也可以通過後天的修飾而改變呢。這便是所謂畫眉修鬢、澡頸膏面了。
「我總以為,先秦之世兵戈大亂,民生艱難,人人為生存計,所以對個人的形容無力十分在意。待到國泰民安之時,世民心寬體閒,對自身形象的注意之心也便漸漸覺醒,所以私認為,今後未嘗不會單發展出一門專以『形美』為要的產業……」言及此處,雲裳自覺說得太多了,倩然一笑:「當然,此為後話了。」
這一篇論述新鮮奇特,相比那些老生長談的天理人慾,可是開了在場學子的眼界。
坐席間的低笑聲不絕如縷:「別說,這姑娘的話有些意思,吾等讀聖賢書,胸納百川,也不可太泥古拘方了……」
「有琴先生,鬱陶君落下風了!」踞坐在有琴顏身邊的年輕男子撫掌而呼。
此人是司禮穆家的子孫穆少霖,時年未及弱冠,為人頗有些奇處,既飽讀詩書,同時又是個打馬賞花的紈絝。
穆家在朝中的根基不算深,卻是實打實的汝川派,容裔有意安排此子入國子監,於是令有琴顏以收徒的名義,將穆少霖掛在稷中學宮名下,稍後的辯禮,便有他與北學對陣的一場。
有琴顏笑而不語,輕輕鬆了一口氣,餘光見穆家少年猶如逛集一樣自在看熱鬧,半點也不見緊張,那顆從早晨起來一直提吊的心,總算擱下一半。
「老師放心,文林定為您守住稷中的名譽。」南學掌院心中自語,「您老人家也請給學生個盼想,平安歸來,疼您最喜歡的小徒弟一疼,可好?」
容裔見場內局勢逐漸明朗,那眼神也跟著晴明幾分,悄悄鬆開掌心。
今日坐在這裡的人,無論是他還是太后,都只是來觀禮,在三千學生的眼皮子底下,無法左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