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容裔看著那清婉明麗的姑娘侃侃而談,好似看著一朵不羞於世的桃花盡情綻開。他只願一直這樣守護下去,不在意她是否為這勞什子攝政王贏不贏的,甚而不在意她是輸是贏。
他的心情,只是仿佛怕一個小朋友不能玩得盡興,怕她受了委屈。
而當第一場辯合的幾番互搏傳到辟雍殿中,婉太后臉色很不好看。
她對華蓉道:「你的這位姐姐,果然好口才。」
華蓉斂住目光,唯有虛聲以應。
此日她能一同來到這裡觀禮,全賴婉太后一念之仁。
沒有人會知道,她的兩條手臂至今仍有針扎般的痛覺,也無人知道她每天晚上遭受著什麼煎熬,衣袖遮掩下頭是什麼樣子。
將她帶入宮闈的太后娘娘隻字不問,她自然無法向太后告她嫡親侄女的狀。
而她唯一可取悅的靠山太子殿下,在她入東宮的第二天夜晚,從她身上下來後便大失興味地甩了她一巴掌。
那少年天子照著她的臉涼笑一聲:「憑你這樣的姿色,也配與華雲裳作姐妹。」此後再沒召過她。
這一樁樁的凌.辱,華蓉都一筆不落地記下。她每天都提醒著自己,她的所有痛苦都來源於華雲裳,總有一天,她會連本帶利地向那賤人討還!
華蓉餘光看向太子妃,只見婉湘君露出的半張臉,神情比婉太后還要陰沉。
眾所周知太子妃面上有瑕,所以常年用面具遮擋,可偏偏華雲裳作《妙色評》,張口閉口說美貌,犯了婉湘君的忌諱,這向來妒色的女子又豈能咽下這口氣?
疼吧,恨吧,華蓉心說,你們斗個你死我活才好!
婉湘君心裡正堵,似感覺到一道視線,陰冷地轉頭,華蓉早在她轉過來前便低下頭,恭順如一隻羔羊。
婉湘君看了那鵪鶉一樣的蓉側妃兩眼,心頭冷笑:姐妹兩個都不是好東西,待我一個一個地收拾去……轉念未完,忽聞嗡嗡的聲響,那明倫閣里傳出鬨堂的議論。
屏風後的三位中宮娘娘同時轉眸,婉太后皺眉:「何事喧吵?」
原來關於妙色之辯,雲裳已將晏落簪的話術截盡,她本欲舉《詩經》之例作結束:「《碩人》有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語未了,突有一人道聲「荒謬」,卻是旁席的崔瑾聽不慣這浮浪言論,捺不住拂袖近前:
「你這後生既知此語,亦應知在論語中還有後半句話,便是孔夫子所說的『繪事後素』!」
雲裳猝不及防地噎了一下,明明是一對一的辯合,怎的還有人助拳來了?
「呔!」穆少霖在檻外急得豎眉頭,扭頭看向他名義上的師父:「欺負人麼這不是,崔夫子聲名在外,怎麼也倚老賣老?分明咱們都要贏下第一場了!」
有琴顏示意他稍安忽躁,凝目盯緊場中情況。
「九爺,這……」
容裔抬手止住折寓蘭的話音,劍目隱隱現出鋒芒,靜觀其變。
但見場中方席上,雲裳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欲起身施禮,不防崔瑾說到興頭處,一揮寬袖:「吾輩追隨聖教,當以養浩然之氣為己任,怎能苟且於聲色之間?!」
他這邊一揮,雲裳那廂一起,頭上的帽冠便被拂了下來,簪發的玉笄隨之掉落,一把及腰的長髮如瀑絲散落下來。
場外三千人齊眼望見這副場景,不約而同的為之心折。
雲裳自己忽然就成了她前番言論最有力的註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電光石火間,無暇做作,也無關狎昵,僅僅是為美麗本身而心動。
本能而已,何須多言。
容裔望著場中青絲如緞的姑娘,長身而起。
第57章 撐腰
「這北學掌院忒欺負人也!」
國子監偏廈中, 一人忿忿收回千里鏡,為落帽的雲裳打抱不平。
他旁邊一個沒得正形的膏粱子弟接過千里鏡,窺向明倫堂中墨發垂落的麗女, 且賞且憐, 斜睨身邊人:
「記得世子爺是鬱陶君的忠實擁躉啊,入京時不是叫嚷著非郁君不娶麼, 這麼快就轉舵了?」
先前那人嘆氣:「井底之蛙,貽笑大方了。」
這兩人便是青州世子容天琪與江平侯世子郝穡, 許是嗅味相投, 二人見過一面後便混在了一處。以他們的身份, 想混個前排觀禮的坐席不是難事, 但難得這一對紈絝還有些自知之明,沒臉混在三千讀書種子裡, 便與許多京城的閒散少爺軍挨擠在這一處,一面觀禮一面嘰嘰咕咕。
「哎,小王活到如今, 這位華姑娘是第一次讓小王知曉,原來『好色之徒』也可以這般坦蕩美好。」容天琪搖頭晃腦拽他的酸話, 「不知如我這等皮囊, 能得華姑娘幾分青眼?」
名字就叫「好色」的郝穡翻個斗大白眼, 把千里鏡不客氣地拍在他身上, 「你呀, 惦記不上了。」
沒見明倫堂中, 那位衝冠為紅顏的爺眼看就要出面護短了麼?
場中晏落簪瞥見容裔的動作, 生怕老師落人口舌,以至局面不好收拾,忙上前解圍道:「家師一時不察, 我為姑娘挽發。」
雲裳若非覺得當著眾人面前理髮不雅,何用他人,自己便動手綰了。她輕搖頭,落落大方道:「方才是小子冒狀。不過崔夫子適才之言,小子試駁論之,養浩然正氣,與保養容顏也並不衝突啊。」
他的心情,只是仿佛怕一個小朋友不能玩得盡興,怕她受了委屈。
而當第一場辯合的幾番互搏傳到辟雍殿中,婉太后臉色很不好看。
她對華蓉道:「你的這位姐姐,果然好口才。」
華蓉斂住目光,唯有虛聲以應。
此日她能一同來到這裡觀禮,全賴婉太后一念之仁。
沒有人會知道,她的兩條手臂至今仍有針扎般的痛覺,也無人知道她每天晚上遭受著什麼煎熬,衣袖遮掩下頭是什麼樣子。
將她帶入宮闈的太后娘娘隻字不問,她自然無法向太后告她嫡親侄女的狀。
而她唯一可取悅的靠山太子殿下,在她入東宮的第二天夜晚,從她身上下來後便大失興味地甩了她一巴掌。
那少年天子照著她的臉涼笑一聲:「憑你這樣的姿色,也配與華雲裳作姐妹。」此後再沒召過她。
這一樁樁的凌.辱,華蓉都一筆不落地記下。她每天都提醒著自己,她的所有痛苦都來源於華雲裳,總有一天,她會連本帶利地向那賤人討還!
華蓉餘光看向太子妃,只見婉湘君露出的半張臉,神情比婉太后還要陰沉。
眾所周知太子妃面上有瑕,所以常年用面具遮擋,可偏偏華雲裳作《妙色評》,張口閉口說美貌,犯了婉湘君的忌諱,這向來妒色的女子又豈能咽下這口氣?
疼吧,恨吧,華蓉心說,你們斗個你死我活才好!
婉湘君心裡正堵,似感覺到一道視線,陰冷地轉頭,華蓉早在她轉過來前便低下頭,恭順如一隻羔羊。
婉湘君看了那鵪鶉一樣的蓉側妃兩眼,心頭冷笑:姐妹兩個都不是好東西,待我一個一個地收拾去……轉念未完,忽聞嗡嗡的聲響,那明倫閣里傳出鬨堂的議論。
屏風後的三位中宮娘娘同時轉眸,婉太后皺眉:「何事喧吵?」
原來關於妙色之辯,雲裳已將晏落簪的話術截盡,她本欲舉《詩經》之例作結束:「《碩人》有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語未了,突有一人道聲「荒謬」,卻是旁席的崔瑾聽不慣這浮浪言論,捺不住拂袖近前:
「你這後生既知此語,亦應知在論語中還有後半句話,便是孔夫子所說的『繪事後素』!」
雲裳猝不及防地噎了一下,明明是一對一的辯合,怎的還有人助拳來了?
「呔!」穆少霖在檻外急得豎眉頭,扭頭看向他名義上的師父:「欺負人麼這不是,崔夫子聲名在外,怎麼也倚老賣老?分明咱們都要贏下第一場了!」
有琴顏示意他稍安忽躁,凝目盯緊場中情況。
「九爺,這……」
容裔抬手止住折寓蘭的話音,劍目隱隱現出鋒芒,靜觀其變。
但見場中方席上,雲裳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欲起身施禮,不防崔瑾說到興頭處,一揮寬袖:「吾輩追隨聖教,當以養浩然之氣為己任,怎能苟且於聲色之間?!」
他這邊一揮,雲裳那廂一起,頭上的帽冠便被拂了下來,簪發的玉笄隨之掉落,一把及腰的長髮如瀑絲散落下來。
場外三千人齊眼望見這副場景,不約而同的為之心折。
雲裳自己忽然就成了她前番言論最有力的註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電光石火間,無暇做作,也無關狎昵,僅僅是為美麗本身而心動。
本能而已,何須多言。
容裔望著場中青絲如緞的姑娘,長身而起。
第57章 撐腰
「這北學掌院忒欺負人也!」
國子監偏廈中, 一人忿忿收回千里鏡,為落帽的雲裳打抱不平。
他旁邊一個沒得正形的膏粱子弟接過千里鏡,窺向明倫堂中墨發垂落的麗女, 且賞且憐, 斜睨身邊人:
「記得世子爺是鬱陶君的忠實擁躉啊,入京時不是叫嚷著非郁君不娶麼, 這麼快就轉舵了?」
先前那人嘆氣:「井底之蛙,貽笑大方了。」
這兩人便是青州世子容天琪與江平侯世子郝穡, 許是嗅味相投, 二人見過一面後便混在了一處。以他們的身份, 想混個前排觀禮的坐席不是難事, 但難得這一對紈絝還有些自知之明,沒臉混在三千讀書種子裡, 便與許多京城的閒散少爺軍挨擠在這一處,一面觀禮一面嘰嘰咕咕。
「哎,小王活到如今, 這位華姑娘是第一次讓小王知曉,原來『好色之徒』也可以這般坦蕩美好。」容天琪搖頭晃腦拽他的酸話, 「不知如我這等皮囊, 能得華姑娘幾分青眼?」
名字就叫「好色」的郝穡翻個斗大白眼, 把千里鏡不客氣地拍在他身上, 「你呀, 惦記不上了。」
沒見明倫堂中, 那位衝冠為紅顏的爺眼看就要出面護短了麼?
場中晏落簪瞥見容裔的動作, 生怕老師落人口舌,以至局面不好收拾,忙上前解圍道:「家師一時不察, 我為姑娘挽發。」
雲裳若非覺得當著眾人面前理髮不雅,何用他人,自己便動手綰了。她輕搖頭,落落大方道:「方才是小子冒狀。不過崔夫子適才之言,小子試駁論之,養浩然正氣,與保養容顏也並不衝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