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你何時回山?」花鱗見凌霄撐起傘要下山,若有所思地問道。
凌霄腳步不停,也再沒有回頭,輕聲說道:「我興盡之時吧。」
傘下之人衣袂翻飛,與他來時一般,去時也不曾有絲毫的留戀。
沒了回山的牽絆,這世間還有許多際遇在等著他,絕不會在這一處絆住自己的腳步。
-------------------------------------
羅剎惡鬼驚嚇到了宮中眾人,可隨之又出現了天王法相將其鎮壓,反倒讓不少人覺得是神仙顯靈收服鬼怪,私下議論紛紛,各有所憂。而李淮反倒藉機命人散播這是意有所指的祥瑞之兆,為他接下來的登位,提前做好了準備。
傳位旨意他早就擬好一份,可沒想到在蓬萊殿的暗閣里還搜出一份李延慶親手所寫的,李淮心下瞭然,他失憶後的一番作為,想必又得李延慶看重。
那旨意上只差一個龍印,只有一國之君才又資格蓋上傳國玉璽。
此時傳國玉璽被新的總領太監端在玉盤上,恭恭敬敬地朝李淮獻去。
他雙手托起這沉重的玉璽,最後看了一眼詔書所寫,便毫不猶豫地將龍印穩穩蓋在了上面。
至此,塵埃落定。
今夜的長安城已翻天覆地,待兩個時辰後晨鼓從太極門上敲響,便是新帝登基之時。
而在這兩個時辰,皇宮之中忙成了一團,李淮反倒得了空隙,方才那羅剎之相讓他極是擔憂元思蓁的安危,現在便立刻遣人去尋。
元思蓁此時還坐在望仙台的高台之上,氣頭已過,只剩落寞,心裡頭空落落的,一時不知該何去何從。
她已經嚎啕大哭了一場,現在只剩幾滴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就在她獨自悲傷之時,一聲突兀的嘆氣聲在空蕩蕩的望仙台上迴蕩,她立刻朝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不遠處的牆上掛著一幅隨風飄蕩的捲軸,那捲軸上畫的是仙人奏樂,而有一女子坐在雲端向她看來,正是尉遲才人的模樣。
「你果然是器靈。」元思蓁的聲音有些沙啞,她起身走到捲軸跟前,看著尉遲才人問道:「為何你要扮做尉遲小娘子?」
器靈從雲端飄下,落在畫中的宮殿上,若有所思地說:「看熱鬧罷了。」
「看熱鬧?」元思蓁不解。
「哎,我在畫中待了好些年,每日都對著三面白牆,只能瞧見道觀里打掃的道士,還有尉遲夫人偶爾來瞧我一眼。」器靈倒也不隱瞞,語氣輕柔地說道。
「她知道你是......」元思蓁皺眉又問。
器靈搖了搖頭,心中也對尉遲夫人有著感激之心,「她只以為我是一幅畫,將對女兒的思念都寄托在我身上,十幾年來的首飾衣物全都帶給我,還總在房中給我念那些雜書話本。」
聽完這話元思蓁便明白過來,為何這器靈的種種行事總仿照著書中所寫,想必是百無聊賴的時光中,只能從書冊里獲得樂趣,將那些故事都看做是世間常態。
「你入宮勾引吳王,再陷害李淮,可是按著那本演義而來?」她雖能理解器靈不似常人的心態,可對她做的事卻不能苟同,這一個舉動,不僅會置李淮於死地,更會讓尉遲家毀於一旦。
器靈看出她眼中的不虞,捂著臉輕笑了幾聲,才說:「入宮非我之意,那日在梅園我只想按著《玉燈記》所說與李淮攀談,沒想到還引來了李沐,那天之後,我就忽然被聖人召進了宮中。」
元思蓁皺眉一想,難道李延慶瞧見梅園之事,以為是他兩人爭奪尉遲小娘子,才刻意為此,好引得兄弟相鬥?
她回想李延慶養蠱般的所作所為,便覺這個猜測應是無錯,只是李延慶估計也沒想到尉遲小娘子是個心智不全的器靈。
若真按著那本演義中的情節發展,李淮會逃獄造反,兄弟相爭社稷覆滅,引出一個亂世之局,如今雖不是如此,可也演了一場宮闈鬥爭。
「你可看夠了?」元思蓁語氣涼涼地問,思忖起如何將這器靈給收了,那副從道觀里取下來的捲軸就帶在身上,或許要再用上它。
器靈還真認真地想了想,有些可惜地說:「雖然精彩,可總是差點什麼。」
元思蓁將手背在身後,擋著器靈的視線從蓮花燈中抽出畫卷,她之前也沒想到,因著畫卷與燈面材質相同,竟能被收到燈中。
她想將器靈引出這副畫,便試探地問道:「你為何能在道觀中修煉成器靈?」
「我本就是器靈,根本不需再修煉,不過是被真人放在了道觀中罷了,他只說要我待上十七年,年頭到了,我就出來了。」器靈微微揚首,竟還有些得意。
元思蓁本就想過會不會與師父有些關聯,聽到『真人』二字心下一驚,連忙又問:「哪位真人?」
器靈見此卻不答話,只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那他為何將你放在道觀之中?」元思蓁心中已有了答案,更是迫切地想知道師父為何要這麼做?
第129章 心意相通 「讓我在那兒....……
「讓我在那兒......」似是因著年頭久了, 器靈有些記不清,「在那兒,解一解尉遲夫人的思女之情。還讓我將道觀中的發生的事, 及時告訴他,可我離開畫卷後, 他便再不能控制於我。」
元思蓁的思緒紛亂, 一個古怪又荒誕的猜測冒了出來, 尉遲家的女兒三歲便得了怪病, 師父要這器靈待上十七年,而如今她正好是二十歲......
凌霄腳步不停,也再沒有回頭,輕聲說道:「我興盡之時吧。」
傘下之人衣袂翻飛,與他來時一般,去時也不曾有絲毫的留戀。
沒了回山的牽絆,這世間還有許多際遇在等著他,絕不會在這一處絆住自己的腳步。
-------------------------------------
羅剎惡鬼驚嚇到了宮中眾人,可隨之又出現了天王法相將其鎮壓,反倒讓不少人覺得是神仙顯靈收服鬼怪,私下議論紛紛,各有所憂。而李淮反倒藉機命人散播這是意有所指的祥瑞之兆,為他接下來的登位,提前做好了準備。
傳位旨意他早就擬好一份,可沒想到在蓬萊殿的暗閣里還搜出一份李延慶親手所寫的,李淮心下瞭然,他失憶後的一番作為,想必又得李延慶看重。
那旨意上只差一個龍印,只有一國之君才又資格蓋上傳國玉璽。
此時傳國玉璽被新的總領太監端在玉盤上,恭恭敬敬地朝李淮獻去。
他雙手托起這沉重的玉璽,最後看了一眼詔書所寫,便毫不猶豫地將龍印穩穩蓋在了上面。
至此,塵埃落定。
今夜的長安城已翻天覆地,待兩個時辰後晨鼓從太極門上敲響,便是新帝登基之時。
而在這兩個時辰,皇宮之中忙成了一團,李淮反倒得了空隙,方才那羅剎之相讓他極是擔憂元思蓁的安危,現在便立刻遣人去尋。
元思蓁此時還坐在望仙台的高台之上,氣頭已過,只剩落寞,心裡頭空落落的,一時不知該何去何從。
她已經嚎啕大哭了一場,現在只剩幾滴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就在她獨自悲傷之時,一聲突兀的嘆氣聲在空蕩蕩的望仙台上迴蕩,她立刻朝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不遠處的牆上掛著一幅隨風飄蕩的捲軸,那捲軸上畫的是仙人奏樂,而有一女子坐在雲端向她看來,正是尉遲才人的模樣。
「你果然是器靈。」元思蓁的聲音有些沙啞,她起身走到捲軸跟前,看著尉遲才人問道:「為何你要扮做尉遲小娘子?」
器靈從雲端飄下,落在畫中的宮殿上,若有所思地說:「看熱鬧罷了。」
「看熱鬧?」元思蓁不解。
「哎,我在畫中待了好些年,每日都對著三面白牆,只能瞧見道觀里打掃的道士,還有尉遲夫人偶爾來瞧我一眼。」器靈倒也不隱瞞,語氣輕柔地說道。
「她知道你是......」元思蓁皺眉又問。
器靈搖了搖頭,心中也對尉遲夫人有著感激之心,「她只以為我是一幅畫,將對女兒的思念都寄托在我身上,十幾年來的首飾衣物全都帶給我,還總在房中給我念那些雜書話本。」
聽完這話元思蓁便明白過來,為何這器靈的種種行事總仿照著書中所寫,想必是百無聊賴的時光中,只能從書冊里獲得樂趣,將那些故事都看做是世間常態。
「你入宮勾引吳王,再陷害李淮,可是按著那本演義而來?」她雖能理解器靈不似常人的心態,可對她做的事卻不能苟同,這一個舉動,不僅會置李淮於死地,更會讓尉遲家毀於一旦。
器靈看出她眼中的不虞,捂著臉輕笑了幾聲,才說:「入宮非我之意,那日在梅園我只想按著《玉燈記》所說與李淮攀談,沒想到還引來了李沐,那天之後,我就忽然被聖人召進了宮中。」
元思蓁皺眉一想,難道李延慶瞧見梅園之事,以為是他兩人爭奪尉遲小娘子,才刻意為此,好引得兄弟相鬥?
她回想李延慶養蠱般的所作所為,便覺這個猜測應是無錯,只是李延慶估計也沒想到尉遲小娘子是個心智不全的器靈。
若真按著那本演義中的情節發展,李淮會逃獄造反,兄弟相爭社稷覆滅,引出一個亂世之局,如今雖不是如此,可也演了一場宮闈鬥爭。
「你可看夠了?」元思蓁語氣涼涼地問,思忖起如何將這器靈給收了,那副從道觀里取下來的捲軸就帶在身上,或許要再用上它。
器靈還真認真地想了想,有些可惜地說:「雖然精彩,可總是差點什麼。」
元思蓁將手背在身後,擋著器靈的視線從蓮花燈中抽出畫卷,她之前也沒想到,因著畫卷與燈面材質相同,竟能被收到燈中。
她想將器靈引出這副畫,便試探地問道:「你為何能在道觀中修煉成器靈?」
「我本就是器靈,根本不需再修煉,不過是被真人放在了道觀中罷了,他只說要我待上十七年,年頭到了,我就出來了。」器靈微微揚首,竟還有些得意。
元思蓁本就想過會不會與師父有些關聯,聽到『真人』二字心下一驚,連忙又問:「哪位真人?」
器靈見此卻不答話,只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那他為何將你放在道觀之中?」元思蓁心中已有了答案,更是迫切地想知道師父為何要這麼做?
第129章 心意相通 「讓我在那兒....……
「讓我在那兒......」似是因著年頭久了, 器靈有些記不清,「在那兒,解一解尉遲夫人的思女之情。還讓我將道觀中的發生的事, 及時告訴他,可我離開畫卷後, 他便再不能控制於我。」
元思蓁的思緒紛亂, 一個古怪又荒誕的猜測冒了出來, 尉遲家的女兒三歲便得了怪病, 師父要這器靈待上十七年,而如今她正好是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