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思蓁回頭一看,正是望仙台所在的龍首山。

  龍首山是皇宮地勢最高之處,能俯瞰整個太液池,而望仙台勢侵天漢, 高足有百五十尺, 廊舍五百三十九間,登上此台,仿佛能瞧見天庭的瓊樓玉宇, 是以名為望仙。

  而地勢之高於他們飛天羅剎而言極為有利,她與凌霄對視了一眼,便將傘中的紫火撤去,飛快往望仙台奔去。

  少了一人壓制,羅剎就要掙傘而出,凌霄長袖一甩手中法訣不松,拼著最後一點兒力托著羅剎往望仙台去。

  靠近望仙台,殘破的龍氣漸漸恢復,羅剎鬼氣更是濃重,它的身體在空中逐漸變大,齜牙咧嘴地發出幾聲嘶吼,皇城中的眾人聽著猶如磨骨割肉,心神震盪。

  此時無論是剛入宮的官員,還是宮中的守衛宮女,都太抬頭去尋那嘶吼聲的來處,卻見空中的赤發羅剎,猶如惡鬼降世,膽子小的甚至嚇得抱頭鼠竄。

  元思蓁聽著四起的呼喊聲,更是加快了腳步奔跑,他們要將羅剎引到此處,趁他龍氣匯聚之時尋到龍脈蹤跡,再斬斷龍脈將其誅滅,而她則要先入內與凌霄接應。

  可就在她踏入望仙台的一瞬間,一種說不出的怪異之感湧出,她下意識朝周邊望去,卻是什麼也沒瞧見。

  元思蓁沒多做停留,祭出蓮花燈就躍上望仙台最高之處,將整個皇城俯瞰在眼底。

  而空中嘶吼的羅剎就要上龍首山,凌霄一揮袖撤去油紙傘,傘面收起紅光卻不滅,朝羅剎身上重重一擊,將其打進瞭望仙台的範圍之中。

  這盤龍之處雖已枯竭,可四周殘留的龍氣仍是聚在了羅剎周身,隱隱之間,又顯出黑龍盤旋的姿態。

  元思蓁剛要燃起紫火,尋找龍氣來源之處時,她站的高台忽然微微震動了一下,還未等她反應過來,望仙閣四周金光四起,一瞬間,在龍首山四周顯出十二天王之相,各個手持法器怒目圓瞪,將羅剎圍在正中心。

  「這是.....十二天王陣?」元思蓁驚呼一聲,十二天王陣乃是師門秘法,是祖師爺從封神之戰殘留的上古殺陣繼承而來,這陣法喚出十二天王法相,能將在陣法中的妖魔絞殺得一乾二淨。

  十二天王陣猶如屠龍之地,那羅剎鬼影本就被元思蓁與凌霄打得元氣大傷,一入陣法再沒了脫逃的機會,周身龍氣被天王法器撕裂,沒了龍氣護體,它在陣法中垂死掙扎,嘶吼聲驚天震地,就連元思蓁聽來也心頭一震,只覺周遭都沉浸在了巨大悲憤之中。

  羅剎鬼影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最後一擊便能將其收服,元思蓁飛快掐起法訣,將蓮花燈直接往天王陣中祭去,紫火從燈芯猛然躍出,熊熊火焰勢如滔天。

  而還在山腳下的凌霄也不甘示弱,油紙傘隨著他的指引從半空墜下,傘面閃耀著盈盈波光,朝羅剎鬼影蓋去。

  這功德歸誰,看此一擊了。

  就在油紙傘和蓮花燈要同時撞上之時,一陣疾風從陣心地底而起卷上羅剎,一時間陣中金光四溢,巨大的羅剎惡鬼猶如被風刃攪碎,驟然消散在陣中,只留最後一絲微風拂動,吹開地上的花叢,露出一把畫滿繁複花紋的摺扇。

  元思蓁的紫火已止不住去勢,與油紙傘撲在一團滾落在地,眼見到手的功德就被搶了去,她在這一瞬間腦中一片空白,好半晌怒意才翻湧而出。

  「花鱗!你勝之不武!」她咬牙切齒地喊道。

  此時十二天王法相已散,花鱗不知從那兒冒了出來,閒庭信步地走向她的摺扇,根本不去聽元思蓁在望仙台上的悲憤怒罵。

  收了這功德,她的摺扇正中便畫上了一個赤發綠瞳的惡鬼,鬼影身邊還纏繞著一條黑色巨龍,將摺扇上的所有空隙填補得滿滿當當。

  至此,她已功德圓滿。

  即便離得遠,元思蓁也能看到她扇面的金光,心中更是一片絕望,花鱗功德圓滿,而她前功盡棄,即便蓮花燈也只差這一個功德,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元思蓁又是氣惱又是傷心,一個人在高台之上恨得直跺腳,卻沒有任何改變的辦法。

  功歸花鱗的一瞬,凌霄也難得面露怒容,待已成定局之後,他倒沒像元思蓁那般難以接受,反而又掛上如沐春風般的微笑,走上了龍首山,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油紙傘,一邊可惜地摸著傘面,一邊對花鱗說道:「想不到是小師妹漁翁得利了。」

  花鱗眼中雖有喜意,可面上仍是無甚表情,也不多看扇面上的花紋,就將摺扇收起別在了腰間,對凌霄說道:「師兄此話不對,我並非漁翁得利,若是沒我這陣法,你倆只怕收不了這羅剎。」

  她回宮之時便察覺了黑龍之氣,還費了些時間推衍龍脈布置陣法。

  凌霄聞言輕笑,「若沒我倆耗它精力,再將他牽制到此,師妹的陣法擺了也是白擺。」他抖了抖油紙傘上的水珠,眼中雖還有失望之色,可心裡已沒了糾結,繼續說道:「不過你能擺此殺陣,倒是有些本事,到時繼承祖師道統,想必師父也是滿意的。」

  他們師兄妹三人修行多年,皆有向道之心,下山歷練一番,也是師父對他們的考驗,畢竟三人各有所長,難論一個孰高孰低。

  現下祖師道統歸了小師妹,凌霄竟有些覺得是天意如此,他與元思蓁性子都不如花鱗穩重,心中更是有不少雜念,真要說誰更適合繼續潛心修道,那還真是花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