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貴妃也聽聞尉遲小娘子回來一事,一臉喜色地與尉遲夫人攀談,「瞧你這女兒,與你生得八分相似,是個美人坯子!如今苦盡甘來,可要給她尋個頂好的親事,若是拿不定主意,儘管來找本宮。」

  尉遲小娘子低眉順眼地叩謝,眼神卻總時不時地瞟向身後的大殿。

  元思蓁還以為她是在看自己,便想著也上去聊幾句,誰知尉遲小娘子跟高貴妃行完禮,就與別家的娘子一同去了邊上的梅林,而尉遲夫人則拉著她說起了話。

  「我家善光就聽得進去晉王殿下的話,老身斗膽求晉王妃相助,能讓殿下勸一勸他,收了玩心,好好成家。」尉遲夫人沒說幾句,便臉色憂愁地提到尉遲善光。

  「或許左郎將心裡頭早就有了打算,怕你們不同意,不敢說罷了。」元思蓁想了想才隱晦地說。

  尉遲夫人是個聰明人,立刻聽出了她的暗示,連忙道:「若是如此,只要是清白人家,我哪有不願的,他父親那兒我也會去勸的。」

  元思蓁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微微一笑,尤三娘現下是自立門戶的商戶女,不知算不算得上尉遲夫人口中的清白人家,再者,她又有那一重身份......

  「想必這些日子左郎將也忙得很,或許沒心思想這些。」元思蓁換了個話頭,又打探起李淮的行蹤,「王爺這些日子也沒落王府幾次。」

  尉遲夫人嘆了口氣道:「聽老爺說,今日善光是與見王殿下一道準備圍獵的事兒。」

  「圍獵?不是先前才......」元思蓁驚訝道。

  「聖人興致不減,想著去西北邊的獵場再來一回。」尉遲夫人自然不能論聖人的長短,只簡短地說。

  李淮如今在京中,聖人出行圍獵他定會帶著人馬跟隨,一去至少要兩三日,倒是個不錯的時機。

  元思蓁朝尉遲夫人點頭告辭,若有所思地行到一旁的梅林邊上,在心裡頭謀划起了離開的細節安排。

  她讓玉秋在好幾步外跟著,不知不覺走到了梅林深處,宴席的喧囂聲也逐漸遠去,卻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熟悉的聲音,便立刻停下了腳步,躲到林子後邊朝里看去。

  李淮的背影她一眼便認出來,此時他沒在宴席上,怎麼也來了梅林裡頭。

  待她再走近幾步時,才瞧見邊上的涼亭里亮著燭火,有位身著淡紫襦裙的小娘子正在裡頭描著一盞燈籠。

  第106章 孤男寡女     孤男寡女不在宴席上待……

  孤男寡女不在宴席上待著, 跑到沒幾個人的梅林裡頭來,元思蓁怎麼瞧怎麼覺得不對,可李淮又不像是孟浪多情的人, 她雖是疑惑,卻不敢出聲打擾, 放輕腳步慢慢朝那邊靠過去。

  也不知李淮在這兒待了多久, 此時竟已要轉身往回走, 嚇得元思蓁往邊上一縮, 生怕直接正面撞上。

  好在那亭中的小娘子出聲喊道:「晉王殿下留步。」李淮才停下了腳步。

  元思蓁這時才看清,亭中人正是方才見過的尉遲小娘子,她心中更是不解, 尉遲小娘子這是在做什麼?這時候在皇宮的梅林里畫什麼燈籠。

  「晉王殿下。」尉遲小娘子聲音婉轉清脆,她一手提著燈籠走到李淮身後,裙邊上繡的蝴蝶隨步子擺動, 栩栩如生, 「不知晉王殿下覺得我這花燈如何?」

  元思蓁看不清李淮的神情,只見他微微扭頭, 打量了一會兒那燈籠,才聽不出喜怒地說:「尚可。」

  尉遲小娘子輕笑一聲, 「只是尚可?我在莊子上待了這麼多年,日子無趣,成日就愛擺弄這些玩意,竟還得不上殿下一句讚美。」

  李淮聞言卻不答話, 尉遲小娘子便將燈籠舉到了他面前, 面露羞赧地說:「殿下可願收下我這燈籠?」

  女子私下贈花燈給男子,元思蓁這般聰慧,哪裡還猜不出尉遲小娘子的意思, 她只覺荒謬非常,想不到隔了十幾年,尉遲小娘子心裡頭還念著李淮。

  李淮沉默了好一陣,才冷聲說道:「既然燈籠是尉遲娘子親手扎的,我又怎能奪人所愛?」

  尉遲小娘子還是不放棄,絲毫不顧及此處是隨時會有人來的梅林,繼續說道:「你我年少相識的情誼,不過是一盞燈籠,殿下也要見外?還是說殿下早就將我忘得一乾二淨?」

  饒是元思蓁不愛論人長短,此時也忍不住心中腹誹,你與李淮認得時,只怕都是毛沒長齊的小孩,哪裡能談得上情誼二字。

  不過她倒是沒想到,李淮聽完這話,再沒猶豫轉身就走,將尉遲小娘子一個人留在了原地。

  元思蓁趕忙蹲下身子躲過李淮的視線,等他走遠後她才鑽出腦袋,見尉遲小娘子提著燈籠坐回了亭中,臉上看不出絲毫的不忿,只有些失落地晃著雙腿,低聲喃喃:「果然話本都是杜撰的。」

  話本?

  元思蓁看著她手上的燈籠,又看著李淮遠去的方向,不由想起了《玉燈記》里的情節,難不成這尉遲小娘子是在模仿《玉燈記》中她與李淮的初遇不成?

  若真是如此,她真要懷疑尉遲小娘子是不是病還沒好,借著高貴妃的生辰宴在皇宮禁地與皇子親近,這要是被人瞧見,不但她的清白沒了,還讓李淮也蒙了壞名聲,不過好在李淮是個心思清明的,沒被美色沖昏了頭腦。

  元思蓁也不願再藏著,尋了個時機悄悄回到大路上,朝不遠處的玉秋招手,領著人又回了宴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