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密不透風,朝廷里可能除皇帝外也沒幾個人知道。

  在朝為官的人,都想做出風風光光的政績,博取上位者的關注,即使不被皇帝注意,如能博的百姓口碑也足矣。如有為他們著書立傳,將自己的好官形象流傳於後世,更是光耀門楣的好事。

  但殷莫愁卻選擇一條與他們截然相反的路,默默地,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為這個帝國擋風遮雨。

  戰爭從未結束,只是換了個戰場。

  和平來之不易,是因為有人替他們在黑暗中踽踽獨行。

  劉孚第一次不再將殷莫愁當對手,心裡油然升起一股對這個年輕人的欽佩。

  龍隱門惡行與陰謀終於被大告天下,現在連街邊婦孺都知道了龍隱門是北漠人的滲透組織。幾朝幾代,北漠都是中原宿敵,這點早已根植在每個人心裡,如今陰謀暴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幾萬人就在民間,在你我之中,平時與常人無異,一旦發動戰爭,瞬間集合,多麼可怕。把其形容為大寧帝國的「毒瘤」也不為過。

  如今殷莫愁親自操刀,切割毒瘤,病人才恍然看見血淋淋的一面,但作為病人幾乎感受不到疼痛,可見操刀者技藝高明。

  但這中間也發生一些曲折。

  隴右軍里藏著龍隱門的人,在後續圍剿中反戈,直接導致龍隱門的一支隊伍逃走。這些烏合之眾占據了一個山頭,以當地百姓作挾,令殷莫愁也投鼠忌器,暫停進攻,保持對峙。

  作為隴右軍鎮軍,羅嘯大為驚訝,對軍內進行徹查,由此又牽扯出龍隱門隱藏在隴右太守府里的官員。想來也是,韓家那爺倆在靈州耕耘多年,本就是情部部主,專事情報刺探,京城的官場裡都有不少被龍隱門收買的人,隴右更是重災區。這些都在殷莫愁預料中,她勸羅嘯除賊務盡,但也不能傷及無辜。

  這些人嚴格意義並不算龍隱門的人,只是充當眼線,隴右太守萬德主動站出來清理門戶,羅嘯親自領兵去圍困龍隱門的窮寇。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想必用不了多久,從隴右官場到鄉野都將得到清潔。

  殷莫愁則騰出手來,捕殺最後一條大魚——龍隱門門主。

  靈州城。

  羅悅香真的渴,初冬的天,也不顧井裡的水涼,下屬剛剛打上來的井水還來不及燒,少女將軍直接捧起喝了一口又一口,又就著涼水搓把臉,洗去通宵跟蹤的疲憊。

  「悅香,都查到些什麼了?」殷莫愁放下手裡的卷宗。崔純和黎原也都上前。

  第101章 歸去來(2)  「難道你不想親自逮捕楚……

  「書童沈聰原來一直呆在家裡面, 昨晚終於出府,露出狐狸尾巴。」羅悅香說,「多虧崔大人的妙計。」

  「沒什麼。」崔純擺擺手, 「要多虧小羅將軍才是!這幾日真是辛苦你。」

  聽到崔純稱呼「小羅將軍」, 羅悅香黝黑的臉龐驟然紅起來。

  自脫離韓亦明派出的跟蹤者, 殷莫愁一行人直奔靈州,崔純已經早早得信, 將靈州太守府徵用為作戰中軍,殷莫愁一到,「滅蟲行動」大小軍令均由此發出。

  誰也想不到, 殷帥抵達中軍發出的第一道帥令不是別的, 而是暫授羅悅香六品驃騎將軍銜職。

  諸將譁然, 但很快又接受此舉。

  雖說本朝沒有女人當官的先例,但不代表就不行。本朝文武分治,文官與武將職銜有別,殷莫愁就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掌三軍虎符, 是軍方至高掌權者, 軍方要封誰當將軍行不行她說了算。

  而且隴右軍在軍方體系里較為特殊,掌軍將軍一職採取世襲制, 隴右軍基本稱得上「羅家軍」。為羅嘯女兒授予軍銜, 也是羅家軍內部的事。羅悅香自己也爭氣, 這些年很受將士擁戴, 就連悍將賈石宜都佩服這位大小姐。如今羅悅香雖只領六品官銜, 隴右軍上下已經暗暗認可她會接過老羅將軍衣缽,成為下一任隴右鎮軍。

  這麼些年,羅悅香跟在父親羅嘯身邊行軍打仗, 無名無分的,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戰功一點點累積,羅嘯也不是沒動過把隴右軍鎮軍位置傳給她的念頭。但最大的難題在於,隴右軍是戍邊軍,遠離朝廷中樞,唯一在京城說得上話的老上司鹿國公黎朗早不理俗事,封女人當將軍這種破天荒的事,沒有強有力的後台支持,只怕給羅大小姐授軍銜的奏摺會被壓個三五年都說不定。

  讓羅悅香真正成為女將,老羅將軍要面臨的難題太多了。

  現在,殷莫愁一道帥令,解決所有問題。殷莫愁京城的說法是「戰時」機宜,又夸羅悅香頗有「武略」,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避重就輕,偏偏不談其是女兒身,即使人人都知道。想必用不了多久,京城正式的任命就會下來,羅悅香即將成為本朝「首位」女將。

  羅悅香的名字將載入本朝國史。

  羅嘯感佩殷莫愁冒天下之大不韙提拔愛女兒,隴右軍上下也對這位傳聞的兵馬大元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大為激動。

  羅悅香性子跳脫,平時羅嘯也管不住,可這些天跟在殷莫愁身邊辦事,見識到殷大帥有領兵打戰的豐富經驗,也有精準布局的謀略萬千,羅悅香愈發崇拜她。比如這次跟蹤書童沈聰,以前大理寺查案都是崔純主內、余啟江主外,但余少卿在養傷,黎原雖然足夠有能力,卻對靈州不熟悉,最後是羅悅香主動站出來領任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