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殷莫愁沒看錯人,小羅將軍不辜負期待,出色完成。
原來,崔純設計,讓羅嘯演出苦肉戲,把麾下副將賈石宜大揍一頓,再關起來。讓人以為已經抓到殺害他兒子的兇手就是賈將軍。如此,殺害羅威的真正兇手——書童沈聰就放鬆了警惕。
羅悅香道:「我吩咐下人給書童沈聰安排重活累活,這小子,自小陪少爺讀書,哪經得起操勞,果然不出十天,他就準備逃了。」
崔純想了下,問:「接頭人是誰?」
「沈聰找到一個當鋪,我剛開始以為是他偷了羅家值錢的東西出來典當,換取跑路資金。直到我跟蹤這當鋪的夥計幾天後,發現當鋪與一個首飾店有聯絡。按理說,典當鋪最常收的就是金銀飾品,與首飾店有生意往來也屬正常。直到我夜裡潛入首飾店,發現了那個機關。」
書童沈聰能殺死羅威並偽裝成綁架案,最關鍵的道具就是放置於馬車上、用於製造羅威還活著假象的機關。
找到這個機關,崔純和余啟江之前的推測已經驗證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沈聰與龍隱門之間的聯繫。
「沈聰從小跟在羅府,那機關之精巧,絕不是小小書童可以做得出來,須得能工巧匠才行。難怪了,是首飾店的工匠啊。那兩個店鋪老闆是何人?」
問歸問,崔純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羅悅香:「他們分別叫詩衍和詩銘,為義兄妹的關係。只不過現在都不在城裡,據店小二說,此二人在靈州有多處產業,他們都是被一個叫楚慎的人收養。楚慎此人在隴右頗有名氣,煤礦、航運、糧食,均有涉獵。商圈裡人稱楚大掌柜,也稱楚伯。我只查到楚伯是背靠一個神秘大賈,至於這個大賈是何方神聖,暫時還沒查到。」
何方神聖,楚伯是李非的大掌柜,楚伯背後的人不就是李非麼?
好個楚伯,利用李非欲蓋彌彰。李非身份特殊,祖父是先帝,祖母是尤貴妃,尤氏又因謀反罪被抄家。楚伯知道早晚有一日身份敗露,仍可推李非出來當擋箭牌,一方面李非是皇長孫,隨時涉及皇家奪嫡,另一方面李非又是尤氏後人,把他描述成為家族復仇者也可以。
如果不是殷莫愁與李非的關係,誰也不會懷疑一個兢兢業業幾十年的老管家會是龍隱門門主。老管家那麼不容易,為奴為仆,能有什麼壞心思,還不都是執行東家的旨意。
李非沒有與殷莫愁重逢,殷莫愁也不會知道大皇子死於「幽靈客棧」,死於龍隱門設的局。到時,李非就真是百口莫辯。
而楚伯則將藉機脫身。
龍隱門門主籌算幾十年,無事不成,唯一算漏的,大概就是殷莫愁和李非的重逢。
人的感情,真的很難講。
如果兩年前有人告訴楚伯,嚮往自由、四海為家的李非會甘願雀入樊籠,陪伴他人身負重擔,又或者冷硬如萬年冰山的兵馬大元帥會對男人動情,楚伯大概會當個笑話聽,哈哈大笑說簡直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殷莫愁臉色冷厲,羅悅香心頭一顫,以為大帥在怪她辦事不利,因又拱手說:「大帥放心,楚伯既然在靈州這麼多產業,知道他的人不少,末將再去打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揪出其背後的主子!」
「不必了。」殷莫愁抬手打斷,「你做得很好,你的任務到此為止,楚伯背後的人我已經知道是誰。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明天去你爹軍營歸隊。」
羅悅香走後,堂內寂靜良久。
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
最後是崔純感嘆一聲:「難以置信,龍隱門門主竟然真的是燕王爺的管家,楚伯?!一開始,我對這個人也只是懷疑,因想著事關重大,第一時間告訴你。我主要是怕你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楚伯欺騙,也怕走漏消息,才在信中以暗語表示。」
殷莫愁點頭:「純哥,你小心謹慎是對的。」
崔純曾在殷莫愁來的路上,讓人著急送來一封信,信上說余啟江遭遇埋伏,最重要的其實是那句「屈原投江,古來著鬢如霜」。
「屈原投江」通「楚」,「古來者鬢如霜」意思是人白了頭髮,通「伯」。
殷莫愁明白了崔純的暗示,當場臉色大變,但崔純信里也說龍隱門門主隱藏極深,尚需再查,殷莫愁一時間還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告訴李非。
試想李非剛剛經歷過紀家寨種種,殷莫愁幾度將他從傷心難過、被親人算計而變得疑神疑鬼的邊緣拉回來。紀家寨還只是陪伴了李非少年時代的兄弟,李非已如此重情重義,楚伯更是李非從小就依賴的長輩和親人,如同父母。
哪有父母會害自己的孩子,李非若得知真相,恐怕會徹底崩潰。這一點,不通人情如殷莫愁也感受到了。
權衡之下,殷莫愁只好讓李非答應她要留在寨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楚伯如果真的是龍隱門門主,這件事就由她替李非解決罷。
所以到了靈州,正面戰場交給羅嘯與孟海英,她親自和崔純、黎原調查楚伯的真實身份。
崔純舉起手裡一本卷宗:「之前懷疑其是幕後黑手,是因為者兩年我走遍各地,以調查全新教的由頭調取了十幾年來的卷宗。在各地有記載的龍隱門製造的事件背後,都或多或少能看見詩銘、詩衍等楚伯義子義女的身影。雖說楚伯替大哥管理生意,走南闖北,但總不會那麼湊巧,每次龍隱門作案後,楚伯都剛好出現?!」
原來,崔純設計,讓羅嘯演出苦肉戲,把麾下副將賈石宜大揍一頓,再關起來。讓人以為已經抓到殺害他兒子的兇手就是賈將軍。如此,殺害羅威的真正兇手——書童沈聰就放鬆了警惕。
羅悅香道:「我吩咐下人給書童沈聰安排重活累活,這小子,自小陪少爺讀書,哪經得起操勞,果然不出十天,他就準備逃了。」
崔純想了下,問:「接頭人是誰?」
「沈聰找到一個當鋪,我剛開始以為是他偷了羅家值錢的東西出來典當,換取跑路資金。直到我跟蹤這當鋪的夥計幾天後,發現當鋪與一個首飾店有聯絡。按理說,典當鋪最常收的就是金銀飾品,與首飾店有生意往來也屬正常。直到我夜裡潛入首飾店,發現了那個機關。」
書童沈聰能殺死羅威並偽裝成綁架案,最關鍵的道具就是放置於馬車上、用於製造羅威還活著假象的機關。
找到這個機關,崔純和余啟江之前的推測已經驗證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沈聰與龍隱門之間的聯繫。
「沈聰從小跟在羅府,那機關之精巧,絕不是小小書童可以做得出來,須得能工巧匠才行。難怪了,是首飾店的工匠啊。那兩個店鋪老闆是何人?」
問歸問,崔純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羅悅香:「他們分別叫詩衍和詩銘,為義兄妹的關係。只不過現在都不在城裡,據店小二說,此二人在靈州有多處產業,他們都是被一個叫楚慎的人收養。楚慎此人在隴右頗有名氣,煤礦、航運、糧食,均有涉獵。商圈裡人稱楚大掌柜,也稱楚伯。我只查到楚伯是背靠一個神秘大賈,至於這個大賈是何方神聖,暫時還沒查到。」
何方神聖,楚伯是李非的大掌柜,楚伯背後的人不就是李非麼?
好個楚伯,利用李非欲蓋彌彰。李非身份特殊,祖父是先帝,祖母是尤貴妃,尤氏又因謀反罪被抄家。楚伯知道早晚有一日身份敗露,仍可推李非出來當擋箭牌,一方面李非是皇長孫,隨時涉及皇家奪嫡,另一方面李非又是尤氏後人,把他描述成為家族復仇者也可以。
如果不是殷莫愁與李非的關係,誰也不會懷疑一個兢兢業業幾十年的老管家會是龍隱門門主。老管家那麼不容易,為奴為仆,能有什麼壞心思,還不都是執行東家的旨意。
李非沒有與殷莫愁重逢,殷莫愁也不會知道大皇子死於「幽靈客棧」,死於龍隱門設的局。到時,李非就真是百口莫辯。
而楚伯則將藉機脫身。
龍隱門門主籌算幾十年,無事不成,唯一算漏的,大概就是殷莫愁和李非的重逢。
人的感情,真的很難講。
如果兩年前有人告訴楚伯,嚮往自由、四海為家的李非會甘願雀入樊籠,陪伴他人身負重擔,又或者冷硬如萬年冰山的兵馬大元帥會對男人動情,楚伯大概會當個笑話聽,哈哈大笑說簡直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殷莫愁臉色冷厲,羅悅香心頭一顫,以為大帥在怪她辦事不利,因又拱手說:「大帥放心,楚伯既然在靈州這麼多產業,知道他的人不少,末將再去打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揪出其背後的主子!」
「不必了。」殷莫愁抬手打斷,「你做得很好,你的任務到此為止,楚伯背後的人我已經知道是誰。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明天去你爹軍營歸隊。」
羅悅香走後,堂內寂靜良久。
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
最後是崔純感嘆一聲:「難以置信,龍隱門門主竟然真的是燕王爺的管家,楚伯?!一開始,我對這個人也只是懷疑,因想著事關重大,第一時間告訴你。我主要是怕你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楚伯欺騙,也怕走漏消息,才在信中以暗語表示。」
殷莫愁點頭:「純哥,你小心謹慎是對的。」
崔純曾在殷莫愁來的路上,讓人著急送來一封信,信上說余啟江遭遇埋伏,最重要的其實是那句「屈原投江,古來著鬢如霜」。
「屈原投江」通「楚」,「古來者鬢如霜」意思是人白了頭髮,通「伯」。
殷莫愁明白了崔純的暗示,當場臉色大變,但崔純信里也說龍隱門門主隱藏極深,尚需再查,殷莫愁一時間還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告訴李非。
試想李非剛剛經歷過紀家寨種種,殷莫愁幾度將他從傷心難過、被親人算計而變得疑神疑鬼的邊緣拉回來。紀家寨還只是陪伴了李非少年時代的兄弟,李非已如此重情重義,楚伯更是李非從小就依賴的長輩和親人,如同父母。
哪有父母會害自己的孩子,李非若得知真相,恐怕會徹底崩潰。這一點,不通人情如殷莫愁也感受到了。
權衡之下,殷莫愁只好讓李非答應她要留在寨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楚伯如果真的是龍隱門門主,這件事就由她替李非解決罷。
所以到了靈州,正面戰場交給羅嘯與孟海英,她親自和崔純、黎原調查楚伯的真實身份。
崔純舉起手裡一本卷宗:「之前懷疑其是幕後黑手,是因為者兩年我走遍各地,以調查全新教的由頭調取了十幾年來的卷宗。在各地有記載的龍隱門製造的事件背後,都或多或少能看見詩銘、詩衍等楚伯義子義女的身影。雖說楚伯替大哥管理生意,走南闖北,但總不會那麼湊巧,每次龍隱門作案後,楚伯都剛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