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皇帝嘴角染上一絲笑意,伸手想要撫撫他的肩膀,一頓又蜷了回去,淡道:「你去殷師傅府上讀陣子書吧。」
第104章 番外三(三)
天陰了兩日, 倏忽就下了一場雪,清冽的北風當中,雪花打著旋兒的從天空中飄下來,不多時就在地上鋪了一層白絨絨的雪毯。
書房門口的寒梅競相怒放, 漫天漫地的雪白當中腥紅點點,正是最動人的時候。合惠一眼瞥見,進門時就略頓住了腳,若有所思的感嘆, 「師傅府里原也有梅花。」
「六阿哥不喜歡麼?」琉璃世界, 白雪紅梅,殷陸離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 語氣和緩而認真, 並不把他當作小孩子看待。
「沒有。」合惠抬手觸了觸花瓣上輕盈而潔白的雪花,「我是想到母親去蘇州的那年了……」
宣政十二年的春天來得很遲, 直到二月裏白水莊的幾株老梅才陸陸續續的坐了花骨朵兒,方開沒幾日就下了一場雪,雪後初晴, 夜裡就出了月亮,淡淡月華之下茅檐低矮,白雪紅梅, 不需修飾就是一幅動人的工筆丹青。
那晚上娘親興致極好, 親自動手在涵虛亭里圍爐烤肉, 喜兒纏著他帶了幾個小毛頭與她堆雪人, 倏忽自己卻滾了個雪球抱走, 一把丟到了燒得通紅的爐子裡,滋啦一聲,只把爐邊相偎著烤鹿肉的阿瑪與娘親都嚇了一跳……
娘親是雪化了以後走的,喜兒一大早起來,先還乖乖的,後來就悄悄的跑到屋後頭,倚在一株老梅樹下哭得昏天黑地,恰叫他看見跟過去哄她,卻怎麼也哄不住。後來就只好空著兩手呆呆的看她,再後來阿瑪就來了,一直抱著她把她哄睡了才罷。
他半點體會不到她的悲傷,站在床邊看著阿瑪給她擦臉,懵懵的思量了許久,直到阿瑪回頭問他怎麼了。
他頷了頷首道:「兒子在想,娘親才走,妹妹為什麼就這麼傷心?為什麼……兒子不難過?」
記憶中,阿瑪很久沒有說話,最後才長長一嘆,「是我的錯。」他拿一種悲憫又無力的眼神看著他,嘆息道:「你事事強於喜兒,只有在對你母親上,便你做得再好,也不能及她一顆赤子心。」
他那時不懂,便後來遷到阿哥所的時候,阿瑪叫人把白水莊的一株老梅挪到西窗下,告訴他常思爾母,他也不過每日思索,究竟他為何不像妹妹一樣難過,是不是他也應該像妹妹一樣痛哭一場才對。
就這樣過了兩年,直到有一天他因為額涅身體不豫輾轉反側之時,驀然想起初進阿哥所的時候,自個兒表面無事,背地卻因思念額涅夜夜難安時,適才明白過來。
一直以來,他不過省得李妃是母親,也事事按著額涅所交代的侍奉她孝敬她,心裡卻從未把她真正當作過母親。而這一個結,他困惑了兩年,直到今天也沒有想通該怎麼解決。
他深深吸了口氣。
殷陸離看他一眼,隨後斂眸,捋著鬍子思索片刻,卻道:「前兩日陛下說叫二阿哥與犬子去江南巡視河工,倒說及想叫六爺一道跟過去長長見識,只慮及您年紀小,出門在外,底下人照顧不周……」他望了望他,「六爺倘若不怕舟車勞頓,不妨往江南一趟,順道去看看李妃娘娘……」
「我尚且……」合惠低了低眸,言語間有些艱澀,「並非思量這個。」他朝他頷首一禮,有一會子才下定了開口的決心,「學生有話與師傅講,仰求師傅為我指點迷津。」
他不太明白為何自己就這樣把深藏心中四年的秘密宣之於口,或許是因為離宮之前,阿瑪特意交代的一番話——殷師傅高屋建瓴,你有什麼為難之處,盡可詢問於他;或許是因為數年師生,他信賴於他;也或許是隨著年齡漸長,他對娘親不盡其然的愧對,一日深過一日。總之他是說了,將胸中塊壘盡數傾吐,滿懷忐忑的等著他的回答。
「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殷陸離心中嘆息,面上卻不顯露,只朝他頷了頷首道:「六爺年紀尚幼,實不必為此日日憂心自責,等你再長些年紀,自然就知道了。而今只要您心裡記著李妃娘娘能盡心孝順她就夠了。」
「果然麼?」合惠不甚確定的看了看他,「即便我只是為記著而記著,為孝順而孝順?」
阿瑪,額涅,祖母,曾祖母,妹妹,甚至於其他的叔伯長輩、兄弟姐妹,他心裡有每一個人的位置,獨獨不知該將他的生母擺在何處。
「自然……」殷陸離默了一會兒方才開口,卻倏忽被一個聲音打斷,「自然不是。」
他回過頭,卻見風雪當中,長公主裹著披風渥著手爐款款走來,他一貫豁達大方的妻子臉上,此刻寫滿了不贊同,開口亦句句誅心:「永言孝思,孝思維則。不知思,談何孝?」
「大姑姑——」長公主與殷師傅成親多年,卻因一個忙於辦學,一個忙於政事,猶常居兩處。科舉逐步廢止以後,聖上下旨在京師、直隸各地興辦新式學堂,同時令長公主主持,並辦女學。為著北洋大學堂在辦,長公主臘月二十八回京,方過初二就返回了天津,因合惠對於她的到來有些吃驚,卻仍依著禮節請安,為著殷師傅的面子沒有搭她的話,只轉頭望了望殷陸離。
叫妻子當面拆台,殷陸離倒是不慍不火,面上也不見羞慚,只朝她一拱手,謙遜道:「請夫人賜教。」
「紙上得來尚覺淺,空談又能有幾分意思?」長公主斂眼搖了搖頭,而後看向合惠,有些莫測的一笑,閒話般道:「我這趟去天津,不過才呆了幾天就回來了。合惠,你猜猜看大姑姑是為著什麼回來的?」
第104章 番外三(三)
天陰了兩日, 倏忽就下了一場雪,清冽的北風當中,雪花打著旋兒的從天空中飄下來,不多時就在地上鋪了一層白絨絨的雪毯。
書房門口的寒梅競相怒放, 漫天漫地的雪白當中腥紅點點,正是最動人的時候。合惠一眼瞥見,進門時就略頓住了腳,若有所思的感嘆, 「師傅府里原也有梅花。」
「六阿哥不喜歡麼?」琉璃世界, 白雪紅梅,殷陸離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 語氣和緩而認真, 並不把他當作小孩子看待。
「沒有。」合惠抬手觸了觸花瓣上輕盈而潔白的雪花,「我是想到母親去蘇州的那年了……」
宣政十二年的春天來得很遲, 直到二月裏白水莊的幾株老梅才陸陸續續的坐了花骨朵兒,方開沒幾日就下了一場雪,雪後初晴, 夜裡就出了月亮,淡淡月華之下茅檐低矮,白雪紅梅, 不需修飾就是一幅動人的工筆丹青。
那晚上娘親興致極好, 親自動手在涵虛亭里圍爐烤肉, 喜兒纏著他帶了幾個小毛頭與她堆雪人, 倏忽自己卻滾了個雪球抱走, 一把丟到了燒得通紅的爐子裡,滋啦一聲,只把爐邊相偎著烤鹿肉的阿瑪與娘親都嚇了一跳……
娘親是雪化了以後走的,喜兒一大早起來,先還乖乖的,後來就悄悄的跑到屋後頭,倚在一株老梅樹下哭得昏天黑地,恰叫他看見跟過去哄她,卻怎麼也哄不住。後來就只好空著兩手呆呆的看她,再後來阿瑪就來了,一直抱著她把她哄睡了才罷。
他半點體會不到她的悲傷,站在床邊看著阿瑪給她擦臉,懵懵的思量了許久,直到阿瑪回頭問他怎麼了。
他頷了頷首道:「兒子在想,娘親才走,妹妹為什麼就這麼傷心?為什麼……兒子不難過?」
記憶中,阿瑪很久沒有說話,最後才長長一嘆,「是我的錯。」他拿一種悲憫又無力的眼神看著他,嘆息道:「你事事強於喜兒,只有在對你母親上,便你做得再好,也不能及她一顆赤子心。」
他那時不懂,便後來遷到阿哥所的時候,阿瑪叫人把白水莊的一株老梅挪到西窗下,告訴他常思爾母,他也不過每日思索,究竟他為何不像妹妹一樣難過,是不是他也應該像妹妹一樣痛哭一場才對。
就這樣過了兩年,直到有一天他因為額涅身體不豫輾轉反側之時,驀然想起初進阿哥所的時候,自個兒表面無事,背地卻因思念額涅夜夜難安時,適才明白過來。
一直以來,他不過省得李妃是母親,也事事按著額涅所交代的侍奉她孝敬她,心裡卻從未把她真正當作過母親。而這一個結,他困惑了兩年,直到今天也沒有想通該怎麼解決。
他深深吸了口氣。
殷陸離看他一眼,隨後斂眸,捋著鬍子思索片刻,卻道:「前兩日陛下說叫二阿哥與犬子去江南巡視河工,倒說及想叫六爺一道跟過去長長見識,只慮及您年紀小,出門在外,底下人照顧不周……」他望了望他,「六爺倘若不怕舟車勞頓,不妨往江南一趟,順道去看看李妃娘娘……」
「我尚且……」合惠低了低眸,言語間有些艱澀,「並非思量這個。」他朝他頷首一禮,有一會子才下定了開口的決心,「學生有話與師傅講,仰求師傅為我指點迷津。」
他不太明白為何自己就這樣把深藏心中四年的秘密宣之於口,或許是因為離宮之前,阿瑪特意交代的一番話——殷師傅高屋建瓴,你有什麼為難之處,盡可詢問於他;或許是因為數年師生,他信賴於他;也或許是隨著年齡漸長,他對娘親不盡其然的愧對,一日深過一日。總之他是說了,將胸中塊壘盡數傾吐,滿懷忐忑的等著他的回答。
「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殷陸離心中嘆息,面上卻不顯露,只朝他頷了頷首道:「六爺年紀尚幼,實不必為此日日憂心自責,等你再長些年紀,自然就知道了。而今只要您心裡記著李妃娘娘能盡心孝順她就夠了。」
「果然麼?」合惠不甚確定的看了看他,「即便我只是為記著而記著,為孝順而孝順?」
阿瑪,額涅,祖母,曾祖母,妹妹,甚至於其他的叔伯長輩、兄弟姐妹,他心裡有每一個人的位置,獨獨不知該將他的生母擺在何處。
「自然……」殷陸離默了一會兒方才開口,卻倏忽被一個聲音打斷,「自然不是。」
他回過頭,卻見風雪當中,長公主裹著披風渥著手爐款款走來,他一貫豁達大方的妻子臉上,此刻寫滿了不贊同,開口亦句句誅心:「永言孝思,孝思維則。不知思,談何孝?」
「大姑姑——」長公主與殷師傅成親多年,卻因一個忙於辦學,一個忙於政事,猶常居兩處。科舉逐步廢止以後,聖上下旨在京師、直隸各地興辦新式學堂,同時令長公主主持,並辦女學。為著北洋大學堂在辦,長公主臘月二十八回京,方過初二就返回了天津,因合惠對於她的到來有些吃驚,卻仍依著禮節請安,為著殷師傅的面子沒有搭她的話,只轉頭望了望殷陸離。
叫妻子當面拆台,殷陸離倒是不慍不火,面上也不見羞慚,只朝她一拱手,謙遜道:「請夫人賜教。」
「紙上得來尚覺淺,空談又能有幾分意思?」長公主斂眼搖了搖頭,而後看向合惠,有些莫測的一笑,閒話般道:「我這趟去天津,不過才呆了幾天就回來了。合惠,你猜猜看大姑姑是為著什麼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