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七八年前,我親眼在蘇州看見過李嬪與一個男人……行止親密……」

  七八年前,李氏應當還在教坊司呆著,卻出現在江南……瑜貴妃尚自納罕,就聽薛宓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扯著她的裙子哭道:「要是給皇上知道我背地裡編派李嬪娘娘,必定饒不了我,貴妃娘娘,你可一定要替我保守秘密……」

  瑜貴妃從來自負,除了皇后卻還沒吃過誰的虧,並沒把她一個小丫頭放在眼裡,且因她父親正得皇帝重用,兩家裡近兩年又連了姻親,便沒把她算計進去,只半是誘哄半是安慰的說:「你甭擔這個心。這樣的風言風語傳出去,不獨你受牽連,萬歲爺還得遷怒翊坤宮,我們便厭煩李嬪,也不能傷人一百,自損八千。倒是你要仔細想想,你可認得出那個男人是誰?」

  她原沒指望薛宓能說出來個一二三四,一面問一面低眸喝茶,一抬眼卻瞧見她一副猶猶豫豫的表情,立馬斷定了她知情。她一斂眼,只把茶杯往桌上一擱,問她:「你可是曉得是誰?」

  「我……」薛宓期期艾艾低了頭,「我不知道。」

  「你可想清楚了再說。」瑜貴妃細細的眉梢一挑,「倘你知道些什麼告訴我,我或還可以找到證據向皇上揭穿她的面目,倘你不知道或是不說,你可就要一直替咱們萬歲爺不值下去了。」

  薛宓想了一會兒,抬眼看她,但說:「皇上駕臨薛園時,我認出那人是他身邊的一個侍衛,不過並不知道是誰。」

  侍衛,既還作得禁衛,皇上對於此事必然還是不知情的。他出行江南,身邊的侍衛不少,可是能與李嬪有所牽扯還能把她帶出教坊司的,恐怕也沒有幾個,查起來必然易如反掌。瑜貴妃心中暗中計較,又問了薛宓幾句,見從她嘴裡已套不出來什麼話,便三言兩語的打發了她。

  薛宓像是辦了錯事一般,忐忑不安的拜別她,瑜貴妃卻賞了她一支髮釵,又交代她,今日說的話盡都爛在肚子裡,別魂不守舍的叫人看出來,倘太皇太后與老太妃問起,就說她留她在翊坤宮變了幾手戲法解悶兒,千萬不能說旁的。

  薛宓一副全然信她的模樣,點頭如搗鼓,出得門卻微一斂眼,不著痕跡的挑了挑嘴角。

  宣政四年,官府出手抄沒的留園,當時競售,薛家出價只在第四位,卻因有人運作而如願拿到了那個園子,來人嘴不嚴實,酒過三巡,就漏了一句能叫他們撿這般便宜全是他兄弟為博美人一笑,替這園子找個稱心的買家。他大伯不識趣,再三追問,才叫那人後悔失言,也不知扯些什麼,就稀里糊塗的混了過去。彼時她扮作薛守去陪宴,對此一樁事印象極為深刻。後來是她分析李明微太多,偶然想起此事有些懷疑,便順著這條線查了下去,卻沒想到一下子發現了那些陳年往事。

  怎麼捅出去是個問題,她是沉得住氣的人,兩年前用了吳七巧試水,沒料她尚沒來得及給她指路就叫襄王察覺她乃蕭氏以前的丫鬟,竟狠心將孕中的小妾遷到別院限制行動。

  能叫個男人這麼死心塌地的護她,李明微是真有些本事。也是她小,不及考慮周全,直計劃了這麼久才找到瑜貴妃這麼一個適合捅婁子的人,話說到那份兒上,她要是再查不出是勇毅侯府的蒙三爺,她個貴妃也就白當了這許多年了。她倒要看看皇上的心有多大,倘若此事揭露人前,他是不是還能容得下她。

  第95章 螳螂捕蟬

  打從七巧被送到別院開始, 除去外出,襄王雷打不動的半個月會來看她一次。待得孩子出生以後抱回府中,等到滿六個月的時候,他每每過來時便會抱了孩子一起,與她小住幾日。只是任七巧怎麼哀求哭鬧, 他都不肯吐口叫她回府。

  一連兩年才消停, 他照例帶孩子過去陪了她幾天, 不想方迴轉府中兩日,別院就報吳格格不見了。

  一下晌都沒找見人影,他一時心慌意亂, 下意識的就騎馬往長公主府趕。

  「七巧不見了。」他眉頭沒腦的一句話, 只叫長公主一擰眉, 一頭霧水的問他:「什麼七巧不見了?」

  襄王掃眼殷陸離未語, 待得他尋了個藉口出去,方才道:「此前, 蒙三兒別院裡頭,是她在伺候明微。」

  長公主腦中轟得一炸,待得前因後果聽他講過,更是眉頭深鎖,氣道:「你既知她會害了明微,竟還敢留著她。」

  襄王只是惱恨的以手捶頭, 又掩面道:「她總也沒錯。」

  長公主一時氣不打一處來, 拍桌怒道:「如此你倒是把人看好!」

  知道不是生氣的時候, 罵過這一聲便迅速整理心中紛亂的思緒, 片刻就吩咐下人備車,隨後與他道:「我去順天府,你去大理寺,她未必摸得清這些,另外派人去往各處官衙看著。倘若找去了這兩處,無論你給我使什麼手段也把事情壓在府衙裡頭!」

  倘若襄郡王能夠早早的像她一般當機立斷,此事即便有人刻意推動,或也能壓下,只是遲了這幾個時辰,便長公主算得再准也已經無力回天。

  天陰雨雪,烏雲黑沉沉的覆蓋了大半個北京城,冷風刺骨,路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而順天府門外,圍觀的人群卻是里三層外三層,都在議論襄王府的吳格格敲鳴冤鼓,踩釘板狀告勇毅侯府蒙三爺,欺君罔上,草菅人命的消息。

  說是蒙三爺假借蕭楚楚之名,私換被沒入教坊司的李氏出為外宅,其後李氏入宮得寵,蒙立為隱瞞其行跡,又不擇手段,對此前在別院伺候李氏的一家三口趕盡殺絕,至吳氏夫妻雙亡,吳格格拖著斷腿擊鼓鳴冤,請求為爹娘討回公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