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軍以逸待勞,又占據地利優勢。

  項燕不敵,只得帶著軍隊趕緊回了楚國。

  李牧等人一路追擊,直取楚國五座城池才將將停下,然後以這五座城池為據點,安營紮寨,籌謀以後。

  項燕戰敗,楚國上層看到了秦國的威脅,竟下令召集了三十萬軍隊想要收復失地。

  誰知抵達失地卻發現,當地竟然駐紮著近五十萬軍隊。

  項燕都懵了,派人打探之後才知道,原來王翦捨棄了即將到手的大梁,帶著大半兵力趕來與李牧、蒙武等人匯合了。

  這特麼怎麼打?

  在兩方兵力幾乎相差一倍的情況下,這幾人聯合起來,簡直可以摁著項燕一個人打。

  -

  王翦放棄了大梁,大梁就真的安全了?

  別忘了,還有信陵君呢。

  信陵君與王翦做了一齣戲,假裝一起撤兵離開了大梁。

  但王翦是真的帶著大部隊離開了,信陵君卻帶著剩下約十萬兵力調轉槍頭,半路沖回了大梁。

  魏王等人正為逃過一劫而歡喜非常,正載歌載舞慶祝自己劫後餘生。

  然後,被得到城內百姓與士兵配合的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大晚上的,魏國權貴載歌載舞、酒肉池林,軍隊也在歡慶一場後陷入了沉睡。

  半夜子時,大梁城的城門開了。

  是得到秦軍想要截斷黃河,水淹大梁城的守城士兵與百姓互相合作打開的。

  消息是信陵君讓自己在城內的親信傳的。

  雖然不願意這麼做,但確實有這麼個可能,所以得到消息的所有百姓都相信了。

  一個城門不能進入太多人,信陵君也擔心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被瓮中捉鱉,所以他將終於送到前線的炸、藥包分給手下士兵,然後將大梁的城牆炸了個稀巴爛。

  自此,大梁失守。

  魏國其他城池之後得到消息,卻已經無力回天。

  恰好這時候李牧等人與項燕交鋒,在勇奪十幾座城池後帶兵回援,兩邊夾擊,很快將魏國其他城池收入囊中。

  自此,魏國滅亡。

  消息傳回咸陽,趙馨有些疑惑:「這六十萬兵力從何而來?」

  她記得之前不是只徵召了四十萬?

  嬴政大笑:「韓趙燕三國戰敗後收編的士兵,以及為了擺脫身份而主動報名的奴隸,除了韓趙燕三國外,魏國奴隸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其實還有一些不甘現狀,而想要掙爵位的百姓,只是數量不多,他就沒有多提。

  趙馨先是驚訝,旋即失笑:「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說明這些人對秦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同感,等在秦國統治下生活幾年,發現生活比以前好,對秦國就有了歸屬感。」

  歸屬感這東西,可沒那麼容易產生。

  嬴政點頭:「這並不難。」

  秦國權貴的生活也許沒有其他國家奢靡,但秦國百姓一定比其他國家的生活得更好。

  頓了頓,他看向趙馨:「相里鋒還未將蒸汽機發明出來嗎?」

  趙馨僵住,半晌後搖頭。

  這場戰爭打了將近兩年,正常而言,以相里鋒的速度應該已經讓蒸汽機面世了才對。

  但事實是,沒有。

  因為相里鋒發明到一半,直接走偏了。

  他最後發明出來的機器並非以蒸汽動力驅動,而是電力驅動。

  他發明了電動……

  玩具。

  因為沒有大型發電機發電,沒有儲存量勾大的電池,那個機器根本沒辦法工作太多時間,最後的結果就是放在角落生灰,或者做成玩具給孩子玩。

  趙馨萬分無語,怎麼也沒想到電力的提前出現,竟然會造成這個結果。

  第105章

  但除非趙馨直接將蒸汽機的圖紙拿出來, 否則也只能等著相里鋒自己走回正軌。

  值得慶幸的是,相里鋒是真正的天才。

  他很快就意識到電力驅動的問題,所以已經開始著手尋找這個問題解決辦法。

  一開始, 他毫無意外地選擇了增大發電量。

  但沒多久他就發現,若是發電設備過大, 發電機將無法與其他器械結合。

  若是按照這個方向研究,那在機器做出來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投入使用,必須等他發現新技術,將發電設備縮小之後才可能成功。

  這中間會花掉的時間無法估量,所以他只能暫時放棄。

  而選擇另一個路線, 將會遭遇更多難題。

  因為電池是完全不同的一個領域,想要研發電池無異於從頭再來。

  而且研發電池需要用到的就不僅只是他熟悉的,物理方面的知識了,必須與化學相結合。

  但在化學方面,他幾乎一竅不通。

  若要選擇這個方向,必須從頭開始學習化學知識。

  同樣需要更多,且無法估計的時間。

  最關鍵是, 因為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就有很大的殺傷力,所以趙馨儘管全力支持眉壽老人及其同門的研究,對他們的研究成果卻嚴格保密。

  短時間內,她並不打算將那些知識傳播出去給更多人知道。

  相里鋒的研究生涯一直一帆風順,幾乎毫無波瀾, 這還是他第一次找不到明確方向的。

  無奈之下,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沖。

  但很快他就發現, 若是沒有正確的方向, 他就算有再多的聰明才智, 也只能抓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