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里鋒將自己困在房間內, 連武器坊都不去了。

  趙馨有些擔心,不但因為他過於優秀的大腦,還因為長時間相處下來,她已經將相里鋒當做了自己的小輩。

  她猶豫著,給相里鋒提醒了一句:「也許你可以試試不需要用電的機械造物?」

  相里鋒不解:「怎麼可能有機器不用電的呢?」

  趙馨無奈失笑:「你之前發明的那些農具,難道不是機械嗎?你忘了,那些農具一開始也是金屬製品,與你現在研究的東西除了不用電之外,沒有太大差別。」

  她頓了頓,又道,「你以前就能做出不用電的機械,沒道理現在做不出。」

  相里鋒皺眉:「可那些東西必須人力操作,與我想像的完全不同。」

  「這世界上又不是只有電這一種驅動能量,你不要被電局限住了。」趙馨笑了笑,「比如你之前參與製作的水車,不就沒有任你驅動?」

  相里鋒似懂非懂,好似明白了什麼。

  趙馨見狀鬆了口氣。

  不過電的存在對相里鋒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局限,因為他在化設計圖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將電當做驅動能源。

  等回過神來,原本的圖紙就廢了。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某天,相里鋒突然決定拋掉一切將自己關在武器坊,想要以此忘掉電的存在。

  他一進去,就是足足一年。

  在嬴政開口詢問的時候,相里鋒都還沒從武器坊出來呢。

  所以……

  好在嬴政只是隨口一問,並未想過得到肯定的結果。

  相里鋒沉寂下來,墨家那群人卻並未消停。

  相里悟就不提了,他沉迷於物理知識不可自拔,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在公眾場合露面了。

  若非趙馨每隔幾個月就能收到他的研究成果,她都要以為這人出事兒。

  但其他人在發明創造一途,也並非無能之輩。

  只是以前趙馨等人的視線被相里悟、相里鋒這對師徒吸引,已經分不出多餘的注意力去關注其他人,這才出現了整個墨家似乎只有這二人有真本事的想法。

  但事實是,墨家其他人也許不如相里悟、相里鋒這對師徒,卻也絕對超出普通人一大截。

  在相里鋒沉寂,相里悟也不出面後,約摸半年的時間而已,墨家就再次拿出了讓趙馨感到驚喜的發明——

  紡織機。

  準確來說,是在現有基礎上提升了無數效率的,珍妮紡織機。

  二者並不完全一樣,但都做了同樣改良——

  他們的發明者將紡織機的紡錐,從橫放改為了豎放。

  這樣紡錐占據的空間變小,可以安放更多紡錐。

  當然,這種紡織機現在可不叫這個名字,而被他的發明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如今叫做墨魚紡織機。

  墨魚是個孤兒,被墨家收養。

  他本來無名無姓,尋常百姓也確實沒有「姓氏」這種東西。

  但春秋戰國禮樂崩壞,發展了幾百年後,姓氏的分別已經變得混亂,很多人都出現了姓氏混用的情況,最出名的就是嬴政。

  他是嬴姓趙氏,也可以國為氏,稱作秦政。

  而除了最後一個名字,無論是嬴政還是趙政,史書上都在使用。

  姓與名這個稱呼定式,是到漢朝才確定下來的。

  但在沒有法律強制規定的情況下,這種約定俗成的情況必然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

  最可能的就是在戰國末期,民間百姓中間就已經產生了給自己取姓取名,並讓自己的孩子延續姓的情況,並逐步成為了所有人認定的事實。

  哪怕是老百姓,也想讓自己的血脈傳承下去。

  擁有一個與自己相同姓氏的孩子,是一件非常讓人感動的事。

  比較出名的,就是劉邦父輩了。

  劉邦及其父輩並非貴族,但仍舊有名有姓,只是不像貴族那般除了姓還有氏。

  墨魚也這樣想,他不想孤零零的一個人。

  所以他以「墨」為姓,又因為愛吃魚,所以以「魚」為名,最後才有了「墨魚」這個名字。

  像是墨魚這樣的人,墨家還有很多。

  趙馨看過了墨魚紡織機,驚喜得不行。

  想要解放女性生產力,其實改良紡織機才是被歷史驗證過的,真實有效的辦法。

  但趙馨沒有拿出珍妮紡織機,也並非毫無道理。

  改良之前的紡織機,其實已經完全足夠將現有的麻與蠶絲紡織成布,並沒有更多的原材料讓紡織機工作。

  原材料的限制,導致趙馨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但墨魚能將這種紡織機做出來,仍舊讓人高興,而且這也證明,他確實是個可以培養的人才。

  趙馨讓人給墨魚賞賜一番後,提出搖頭:「若是你手上沒有其他事的話,不如將墨魚紡織機進一步改良。我瞧著這個紡織機如今只有六個紡錐,空間還有餘裕,大可以再增加幾個。」

  畢竟歷史上的珍妮紡織機,是可以八十個紡錐同時工作的超高效機器。

  墨魚得到太后面見,又得了一大批賞賜,正是情緒最激動的時候,當即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承了下來。

  而趙馨,也開始為秦國剛增加的城市的發展忙碌。

  韓國併入秦國的土地與百姓,已經很好地消化下來了,燕國也在秦國與魏國打仗這兩年有了很好的發展,如今就只剩下剛剛併入秦國的魏國那些地方該如何發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