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又不是脾氣好的,到時怕是要出事。

  為了君臣和諧,這鍋也只能呂不韋背著了,畢竟有嬴政鎮著,其他人也不敢拿他怎麼樣。

  就是煩了點。

  -

  燕國貴族勢力的全部瓦解,看呆了一群人。

  哪怕是趙馨之前在韓國的操作,都有人覺得不妥,因為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種從其他國家大貴族手上得到的土地,若不充入國庫,就是成為秦王私有,或者賞給有功之臣,最次也是讓大臣與貴族優先購買。

  百姓就算兜里有錢,也有購買意願,都不可能找到渠道購買。

  但趙馨直接低價,賣給了百姓。

  此消彼長,朝中官員與貴族的勢力其實受到了削減。

  他們當然會不滿。

  但因為趙馨做得不出格,賣田所得錢財都入了國庫,韓國百姓還以一種超乎所有人預料到速度歸順了秦國。

  而且趙馨並未對小貴族手中田產動手,只是對那些與國家關聯至深的大貴族出手。

  他們想發作都找不到理由。

  但這次,免費?

  更讓如今尚存的貴族害怕的是,當有了足夠利益,百姓聚集起來的力量實在太過可怕。

  有一些貴族想要反抗,卻被百姓群起而攻之,一番折騰之後,不但自己財產土地沒保住,就連性命都沒了。

  原本高高在上,將百姓視作魚肉的貴族得知消息後,全被嚇破了膽。

  在他們眼裡,那些隨時可能對自己出手的百姓就是吸附在身上的蝗蟲,因為無法割裂,只能任其吸血,甚至可能發生更可怕的事情。

  但可悲的是,他們對此毫無辦法。

  於是原本無所謂的貴族們,突然團結起來。

  秦國貴族抓住機會,狠狠批評了一番「呂不韋」

  的主意,想要讓嬴政將土地從百姓手中收回來。

  嬴政也光棍,同意了。

  然後,他讓開口的貴族打頭,親自去收。

  毫無意外地,那名貴族與帶去的人全部被憤怒又團結的百姓套麻袋暴揍了一頓,若非顧忌秦律之嚴苛,那貴族能不能回到咸陽都是個未知數。

  想要調查是誰打了吧……

  所有人口徑一致,不知道。

  秦律嚴苛,但抓人是要講證據的,必須人證物證齊全才行。

  於是此事不了了之。

  嬴政對此態度平靜,毫無追究責任的打算,那些送給百姓的土地,自然也沒要回來。

  其他人明白了,再不敢多提此事。

  但齊楚魏三國貴族的空前團結,還是讓秦國將領們深感頭大。

  信陵君在這時站了出來,表示他有辦法。

  他本是魏國人,當初也與魏國貴族關係頗好,雖然後來由於魏王的關係被背棄,但那些貴族的隱秘,他還是知道的。

  嬴政力排眾議,將此事交給了他。

  信陵君不負眾望,沒多久就將魏國國內局勢搞得一團糟。

  信陵君趁機回秦,再領兵出征。

  雖然已經打定主意為秦效力,信陵君想到即將與故國之人兵戎相見,心裡也頗不是滋味。

  王翦多次勸慰,也無法讓他心情鬆快幾分。

  直到……

  二人兵分兩路,準備將魏國安邑包圍。

  包圍之勢未成,二人竟遠遠看見安邑城門大開,將領與郡守被五花大綁,正跪在城門外。旁邊還站著一群穿著甲冑,卻毫無鋒銳之氣的「士兵」。

  信陵君與王翦面面相覷,一時竟不知該不該上前。

  不上吧,這城門打開之景只怕再難見到;上吧,又擔心有詐。

  眼前狀況,竟有幾分諸葛亮的空城計之感。

  不過很快,郡守與安邑駐守將領旁站著的士兵見他們抵達安邑,便大聲開口問道:「你們把安邑攻下後,會分土地給我們嗎?」

  第104章

  王翦與信陵君二人打過這麼多次仗, 還從未贏過如此輕鬆的戰爭。

  在他們到來之前,人自己就將城裡的主要負責人給抓了,然後城門大開, 就像是在歡迎他們入城一樣。

  當然, 二人也清楚,若是自己的答覆不能讓他們滿意,也許這城門說關就關。

  但……

  眼前這一幕景象還是讓人驚愕不已, 二人許久說不出話來。

  信陵君忍不住懷疑——

  魏國的統治已經這麼不得人心了?

  可與此同時,信陵君也不由因為這一突然的變故而心生歡喜, 畢竟不用與故國之人兵戎相見,還能得到戰功,讓他以後在秦國可以更好地立足,這顯然是好事。

  千言萬語藏在心裡,信陵君久久說不出話來。

  與他相比,王翦就是純然地開心了。

  雖然嬴政點了信陵君為主將, 但在打仗之外的事情上, 信陵君的話語權並不如王翦。

  所以在聽到這話之後,王翦直接讓手下喊話, 同意了百姓的請求。

  然後, 那幾個雖然穿著甲冑,卻明顯不是軍人的男人嘿嘿一笑,然後直接將安邑城駐守的將軍與郡守全都拖到了王翦與信陵君二人面前。

  膽子大破天了,完全不擔心王翦二人將耍詐。

  但從這也能發現,他們沒有一點兒軍事素養,確實不是軍人。

  等將「人質」交給秦軍之後, 幾個人非常熱情地邀請二人入城, 還說聽到消息之後就一直盼著他們過來, 都等了好幾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