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鍵是心情好,每日笑容滿面的。

  聽到嬴政召見, 呂不韋不敢耽誤, 整理好儀表後便立刻入了宮。

  嬴政對呂不韋沒什麼好印象, 也不和他多談, 直接將帳冊交給內侍, 又轉交給了他。

  這些生意本就是呂不韋負責,他也比嬴政趙馨二人了解得多。

  只粗略地翻了翻,他就明白帳目沒有大問題。

  然後,他翻到了最後一本。

  最後一本帳冊便是最近一年的,帳目非常反常,卻沒有大問題。

  呂不韋認真看過後,有些茫然:「不知大王與太后召臣過來,究竟所謂何事?這帳冊似乎沒有問題啊?」

  趙馨與嬴政對視一眼,開口道:「齊楚魏三國之前一年的盈利比之前上漲了三成,你可知道具體緣由?」

  原來是這個!

  呂不韋鬆了口氣,旋即認真解釋道:「雖然戰爭時期盈利上漲三成聽起來喲徐誒不敢置信,但在這本身其實並不奇怪。因為上漲的這部分盈利,全是貴族購買。」

  見二人不明白,他又道,「秦國與燕國的戰爭打起來後,其他國家的王室貴族也都看在眼裡,知道我們在這幾個國家開設的商鋪在戰爭打起來後,肯定會關門,甚至可能直接撤回秦國。他們擔心以後再也買不到這些產品,所以才會比之前買得更多。」

  「他們並非急需,只是為了囤貨。」

  趙馨:「……」

  她當然知道戰爭開始之前,乃至於開始之後,為了不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很多人都會大肆囤貨。

  但這種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的囤貨行為,難道不應該發生在糧食與布匹這種必需品上?

  秦國開在其他國家的,可不是糧鋪或布莊。

  那都是價值千金的奢侈品!

  怎麼可能有人在戰爭時期囤奢侈品的啊?這太可笑了!

  最可笑的是,這些奢侈品還是出自秦國,是極有可能與他們國家發生戰爭的敵對國。

  趙馨:「……」

  別說是趙馨了,就連嬴政都有些無語。

  不過嬴政對這些貴族的脾性足夠了解,所以很快就恢復好了心情,同時嗤笑一聲:「雖然聽著可笑,但想想他們以往奢靡的生活,就不會覺得奇怪了。他們本就是一群只顧自己,而不會顧忌國家,完全不懂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他們沉溺於奢靡富裕的生活,少有人會去關注與之無關的事情。

  只要有錢,到了其他國家同樣可以當貴族。

  貴族本就是這樣的一群人。

  不單單是如今的貴族,魏晉時期的世家同樣如此。

  想到後世世家之禍,嬴政陷入了沉思。

  趙馨見他在思考,便沒有打擾。

  呂不韋更是小心謹慎,大氣也不敢出一個。

  許久後,嬴政突然來了一句:「打地主,分田產聽起來不錯,不知道這時候這麼做行不行……」

  趙馨:「……行,怎麼可能不行!」

  嬴政瞬間回頭:「母親試過?」

  趙馨頓了頓,將自己之前對韓國那群王室貴族們的田產的處置告訴了嬴政。

  「雖然當時為了避免百姓爭搶良田,或是因分配不均衍生出其他禍亂,我仍定了一個價格讓人購買。但價格很低,哪怕最窮的老百姓,咬咬牙也能買上一塊田地。」

  也許不夠肥沃,但確實能買。

  「那些買到田地的百姓幾乎立刻歸順了秦國,打心眼兒里認為自己是秦人。」

  趙馨看向嬴政:「若你只為收服人心,此舉當然可行。免費將田地送給百姓沒問題,但這過程中可能引發的一些隱患,你卻要做好準備。」

  「不只是為了收服人心,也為了削減貴族勢力,免得以後鬧事。」想起統一之後,所謂六國遺民在各地鬧出的事,嬴政一臉厭煩。

  趙馨恍然,於是和他說起具體操作。

  二人說得興起,一時忘了下面站著的呂不韋。

  呂不韋聽著二人談話,作為「地主」的一員,嚇得冷汗直冒,再次慶幸自己早早投靠了秦國。

  不然如今被商量著「打地主,分田地」的,只怕就有他的一份了。

  呂不韋噤若寒蟬,打定主意回去後約束下面的人,一定要杜絕被抓把柄的可能。

  此次議事之後,呂不韋不但自己謹言慎行,連手下門客都安分許多。

  其他人忍不住詢問,呂不韋卻閉口不言。

  一直到嬴政一聲令下,所有百姓蜂擁而上,在秦國的帶領下將燕國貴族田產瓜分一空,財產則直接充入了國庫。

  燕國貴族勢力在短短半個月內土崩瓦解,再無翻身之力。

  所有人不禁將目光投向呂不韋——

  這人自己就是秦國新貴,卻為秦王出了個這麼損的主意,也不怕被打死!

  呂不韋:「……」

  我啥時候出這主意了?沒看到我也嚇得不行嗎?誰挖坑會逮著自己的坑的啊?

  後來一問,竟是因為自己那次入宮。

  喔,那沒事了。

  面對他人或好奇或嘲諷或怨怪的目光,呂不韋竟只能強顏歡笑,而不能解釋半分。

  趙馨也沒想到嬴政的突發奇想,最後竟然是呂不韋背了鍋。

  但怎麼說呢,背背更健康?

  秦國也不是沒有貴族,要是知道這主意是嬴政想的,只怕要鬧個不停。




章節目錄